“今天的工作量很充足啊,又到了每日巡營的時刻,也不知王德用帶著講武堂的軍生們剿匪,成效如何。” 趙禎伸了個懶腰,對張茂則說道:“茂則,準備一下,該出宮巡營了。” 張茂則領命,出殿通知三千親從官在宮外列隊集結。 趙禎起身走下臺階,向殿外走去,正在這時,門外突然進來一個小黃門,那內侍似乎很是著急,進門就摔了一跤,在地上滾了一圈後正好滑跪到趙禎麵前兩步處。 “……” 趙禎停下腳步,一臉無語。 “官家,開封知府章大人有事上奏,請求麵聖,人已經到垂拱門外了。” 趙禎點了點頭道:“朕知道了。”隨即又忍不住笑著開口:“在宮裡做事還是要穩重點,通報事情而已,搞這麼滑稽作甚?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來給朕表演雜耍的。” 那小黃門恭敬的行禮道:“謹遵官家教誨,小的下次一定注意。” 趙禎返回龍椅上坐好,隨口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入宮幾年了?” “回官家,小的名叫王執,天聖元年一月入宮,距今十年有四個月。” 趙禎繼續問道:“你是何人舉薦入宮?” 王執開口道:“小的無人舉薦,是被爹娘送入宮的,家裡實在是活不下去,爹娘走投無路,這才把我送入宮中,在宮裡至少能活著。” 趙禎緩緩收斂笑意:“倒是個苦命的。行了,去叫章得象覲見吧。” “是。” 片刻後,章得象拿著一本卷宗急匆匆的走進大殿。 入殿先是拱手一禮,而後,章得象開口說道:“官家容稟,今日開封府衙接到了一起棘手的案子,引發城中百姓輿情,臣不敢擅自決斷,因此入宮請官家聖裁。” 說完,將手中的案卷卷宗恭敬的捧給小黃門王執,轉交給趙禎。 趙禎翻看了起來,眉頭逐漸皺起,案情倒是不復雜,大概內容就是: 辰時四刻(8:00),開封府衙的官吏們剛剛上衙,判官廳裡就來了一對夫妻,說他們的孩子不見了。 昨日申時末(17:00),私塾下學後,孩子就一直沒回家,夫妻倆去私塾問夫子,夫子說他們的孩子一下學就跑出去了,不在私塾。 夫妻倆走街串巷的找了好幾個時辰,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找見,直到宵禁了才不得不回家。 等到宵禁解除,二人又開始找,直找到天光大亮,走投無路的夫妻二人才報了官。 判官命人前去探查,快班役頭先去了私塾走訪,一問就發現了不對。 夫子說話遮遮掩掩,一番搜查之下,果然在私塾後院的土地裡,發現了一具被掩埋的稚童屍體。 於是夫子被役頭抓進府衙大牢受審。 據其交代,殺害此稚童的不是自己,而是私塾之中上學的另一名稚童,他隻是害怕自己的私塾之中發生命案,會影響他以後招收學子,這才幫忙掩埋了屍體。 於是府衙又派人去了另一名稚童家中,將那稚童及其父傳喚到府衙審問,稚童倒是口無遮攔,一問就全說了。 兩名稚童年齡相當,都是剛滿九歲,一個是開封主戶家的孩子,一個是外地進開封做工的客戶家的孩子,二童都在一所私塾之中求學。 主戶子被嬌養慣了,從小就喜歡欺負人,但他從不欺負同為主戶家的孩子,隻欺負外來客戶家的孩子,於是這名客戶子就被毫無緣由的盯上了。 主戶子每天下學都會故意找客戶子的麻煩,然後羞辱一番。 一開始是言語辱罵,慢慢的開始損毀物品,逐漸上升到動手推搡,最後到達毆打的地步。 昨日下學,主戶子照例將客戶子拽到私塾院子裡,想毆打他一頓,一開始客戶子還沒反抗,但不知是被打疼了還是下意識的反擊,不小心一頭撞到了主戶子的下頜上,這下就激怒了對方。 主戶子拿起地上的石頭就朝另一人頭上砸去,連著砸了十幾下,將客戶子活活砸死。 完事後,主戶子毫無畏懼的去告訴夫子,說他父親在翰林院中擔任一房孔目,隻要夫子能幫他善後,他就叫他父親幫夫子多招學子。 夫子第一不敢得罪官員,第二擔心命案會把自己的招牌毀了,於是鬼迷心竅之下就幫忙把客戶子的屍體埋在了後院的地裡。 …… 真相查清楚了,開封府衙判處稚童死刑,案卷移送大理寺,然而大理寺重審後認為,依據《宋刑統》規定:十歲以下犯殺人罪應死者上請,盜及傷人者亦收贖,餘皆勿論。 如今這名殺人者年僅九歲,按律法,是否判處死刑要上奏聽裁,於是章得象拿著卷宗前來尋找趙禎聖裁。 “官家,臣以為,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何況此事已經引發民間輿論,萬萬不可姑息養奸。” 趙禎看完卷宗,感覺有些頭大,這著實是有些為難,這案子判不好就載入史冊了。 章得象目光灼灼的等待著趙禎開口聖裁。 趙禎深吸了一口氣吐出,開口說道:“朕也認為,殺人償命乃天經地義之事,此稚童雖年僅九歲,然仍不可免死,讓審刑院再查補一次,若無其他隱情,就收入監牢,等待秋後問斬吧。” 章得象拱手一禮道:“臣遵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處理完此事後,趙禎終於起身離開大殿,前往宮外巡視。 …… 開封府獄。 ‘刑部尚書判審刑院事’張士遜接到了一個差遣,趙禎讓他查補‘稚童案’的案件細節,看看有沒有隱情。 張士遜仔細的翻閱了幾遍卷宗,覺得開封府的判決沒有問題,於是他親自來到開封府獄,見到了那名九歲殺人的稚童。 那稚童見到張士遜,滿臉笑容的跑到牢房木欄處,語氣天真的問道: “阿翁,我什麼時候能回家啊,我真不是故意的,我就是跟他玩耍,不小心把他弄死了,我今年才九歲,而且我已經知道錯了,阿翁您就饒了我這一次吧。” 張士遜一臉慈祥的聽他自述,而後抬頭看了看天色,他從身邊的役頭手中接過一碗魚汁拌飯,那飯上一正一反的插著兩根筷子,張士遜親手將飯碗遞給那稚童,開口說道: “小娃娃半天沒吃東西了吧,先吃口飯,等會慢慢說。” 稚童笑意盈盈的伸手去接飯碗,嘴甜的說道:“謝過阿翁,我確實是餓壞了。” 說罷,稚童接過飯碗,將兩根筷子持順,用筷子圓端大快朵顧起來。 張士遜點了點頭,轉身離開,那稚童趕緊放下碗筷急問道:“阿翁,你不是還要問我問題嗎,怎麼這就走了。” 張士遜頭也不回的說道:“不用再問了,老夫清楚了。” 回到審刑院衙門,張士遜在手劄上將牢房中發生的事據實以錄,最後一句寫道: 此童能辨方圓,已明事理,當斬立決不赦!
第七十五章·稚童案(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