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鏡子”(1 / 1)

仙凡間 王權且富貴 5301 字 2024-03-16

時間如梭,兩年眨眼而過   此時木青遠一如既往生活平淡   村裡的大多數孩童都沒有機會出遠門,一代接著一代,跟隨父母在大山農田討生活   話本裡說的外麵的世界   每個少年人都有向往過,書籍教會了他認字看書,話本緩解他枯燥乏味的生活   老劉頭年輕時走南闖北,   自是見識不少,青遠也會纏著一口一個劉爺爺,想聽各種故事兒,老劉頭高興的時候,就會給少年講很多   從天南講到地北   有些是瞎編亂造的,有些是真實的經歷誇張許多,   木青遠長到現在,也就去過十幾裡外的黃梁鎮,聽到這些故事,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出去   在老劉頭的故事中   木棉村非常小,隻有兩三百戶人家,附近有許多這樣的村子   自是知道一些的,隻是沒怎麼去過別的村子,大壯他們去過,基本跟本村差不多,   黃梁鎮也不大   更遠處還有清溪鎮,廣靈鎮,再大還有靈溪城,月牙城,   屬於南月國的疆土城市,據說南月的國都南月城巨大無比,人口密度數億,至於更遠的地方,劉爺爺也不清楚   少年更喜歡聽劉爺爺口中的江湖   有商隊,飛簷走壁,劫富濟貧,身體的原因讓他迫切希望自己能像個正常健康的孩子   最好會一門強身健體的武功,成為武功絕世的大俠,為此沒少被其他村娃嘲笑   “哈,吃我一劍”   此時的木青遠,一個人在碧雲湖邊的竹林,拿起竹劍,演示精妙劍訣,隻見一裡地路邊的野草齊斷頭,   片刻,少年氣喘籲籲,   不禁抬頭看著藍色天空,真希望自己身體好起來,不讓阿爹阿娘勞心勞力,隨即轉身準備回村,擔心阿娘回來尋自己   剛走到河邊小路拐角處停住腳步   河麵波光粼粼,河邊泥土裡一個不知名物件反射出光芒,跟河水光芒不太一樣   少年覺得是鐵,銅,或是金銀,不由得興奮起來,少年習性,都是如此,撅著屁股趴在河邊,用木劍挑,差點一頭栽河裡,   費了半天力氣,終於撈出淤泥裡的物件兒   顧不上泥土,一路慢悠悠的回家,足足走了半個時辰,要是大壯,一刻鐘就能回去,心中更有些泄氣   愣神的時候,想起來了兜裡的物件兒   青遠終歸是年少,喜歡稀奇古怪的玩意兒,立刻開始清洗研究了起來   此物外表晶瑩剔透,顏色淡白透明,   隻有一個成年人巴掌大小,狀如一麵橢圓形小巧玲瓏的鏡子,邊緣處有許多密密麻麻金色花紋   背麵略厚,好似刻著三個古篆,   用手摸起來,又格外的光滑平整,三個古篆非常小,不仔細觀察,根本看不清,顏色呈金銀白三色   鏡麵模糊朦朧,   用清水洗了很多遍,還是如此,   非桐非鐵,說不清是什麼材質,跟玉石有點相似,沒有玉的溫潤感覺,入手卻很輕盈,少年越看此物越喜歡,愛不釋手,   跑去把此物給老劉頭分辨,老劉頭瞅了瞅   不屑的說了句,可能是某種礦石燃燒後做的玩意兒就不再理會   青遠此時卻熱情高漲,   想自己專研出來,查書籍話本,準備給老劉頭一個大大的意外,   這一查就一下午,翻遍了家裡書籍,話本,關於礦鐵金銀銅玉石之類   對照了十多本相關的書籍,都不符合,   急得少年抓心撓肝,有一種想毀掉此物的沖動,可又舍不得,   思考良久,轉身進到廚房,到做飯的時候,把物件兒試著扔到了灶臺裡火燒,不舍卻又堅決的扔了進去   爹娘此刻回家,少年迎了上去,   把此事暫拋腦後,收拾廚房才想起,趕忙用樹枝扒出,當下大吃一驚   物價兒完好無損,一絲一毫融化的痕跡都沒有,光澤如初,還有一種冰冰涼涼的感覺   青遠覺得自己發現了寶貝,   因為書籍上說,金銀銅火煉會融,玉石易碎,此物應是別的好東西,隻是現在年紀小,見識少,分辨不出來,有機會再試   “都十多歲了,怎麼還跟小時候一樣,衣服臟了也不知道換下來,阿娘給你洗洗”,   吃過晚飯,青遠在阿娘的囑咐下,換了衣服,   阿娘摸到兜裡的“小鏡子”覺得甚是喜歡,有些像有錢人家的物件兒   這窮鄉僻壤的地方   生活的不錯的人家也無許多金玉,木青遠家平常就用一些銅錢,好點兒的人家大多用一些碎銀,   “心到,莫不是我兒撿到好東西了?   當即幫孩子小心收起來,放在臥室,省的少年再遺失,等我兒成年,把此物件送給喜歡的姑娘也好   “我兒本就生的好看,唇紅齒白劍眉星目,不似其他村娃,一個個黝黑粗壯”   “等我兒身體恢復健康,定能說上一門好親事兒,”青遠娘無奈的嘆了口氣,自言自語了半天,   想到了什麼不如意的事情,   將洗好的衣物晾曬後,進屋開始熬藥   少年自是不知道娘親已把自己寶貝的“小鏡子當做禮物送給“其他人”此刻還在幻想自己成為絕世大俠   青遠此刻正在沉思   並不是因為鏡子,此時距離撿到物件兒過去了半年   讓他如此的是阿娘的肚子,現在已經高高隆起,他要當哥哥了   做了十多年獨生子的他一時有些接受不了,並不是排斥,隻是有些意外,有些不習慣,   直到阿娘肚子裡的娃娃呱呱墜地,清遠逐漸的喜歡上了小小的人兒   少年會幫爹娘帶弟弟,弟弟名為木青山,父母希望他如青山一樣巍峨高大   “看小山多乖,還會沖哥哥笑”爹娘看在眼裡,心裡也很滿足   要小山並不是意外,爹娘是看青遠已經不小了,希望有一人在世上陪伴青遠   山兒身體確實健康   能吃能喝能睡好養活,此時已經深秋,青遠也想開始幫家裡乾活,開始跟父親學習務農務工   一開始阿爹阿娘不願意他吃苦,種地,下河撈魚,上山打獵采藥,都是需要身強體壯的男人去乾的,   木清遠孱弱   這十來年在家調養,似好了很多,其實底子裡還是先天不足,   阿爹經不住少年央求,便同意少年從不耗體力的采藥種藥開始   男人兩個月內慢慢教了兒子認識大山裡的草藥   種子,幼苗,成熟的,上年份的,分門別類,治療什麼病的,這都是一代代口口相傳傳下的傳承   其實在木棉、大荒、楊樹,等眾多村名,幾乎都會辨別草藥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山野之地並沒有好的特產,無非就是附近的木棉山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碧靈湖養育一代又一代村民,   附近的十幾個村鎮,皆是如此,最富饒也不過就是離黃梁鎮百多裡地的廣靈鎮,   廣靈鎮附近有幾條比較寬曠的河道   上通南月國的京都河道,設有碼頭,來往貿易繁多,下靠木棉山脈近一些,上山采藥打獵便利,   黃梁鎮離荒山還有一些距離,轄下十幾個村子村民,自然需要更辛苦勞作,   去山上打獵,采藥,往往隻能到木棉山比較偏僻一角,不過縱然如此也足夠養育村民世世代代,   木棉山脈非常大,並不高,而是很遼闊,   彎彎曲曲的山脈一望無際   南月國就依建外木棉山脈靠南的部分,黃梁鎮離南月國都城月牙城有大約十天路程,   木青遠經常自己一個人幻想   自己成為了俠客   飛簷走壁   劍仙,可禦劍飛行,懲惡揚善,揪出來當天搶走阿爹百年黃精的賊人,把他們打的落花流水屁股尿流,好不痛快,   回到現實中,卻是腳踏實地的好孩子,勤勤懇懇的跟父親學習辨藥,種藥,采藥,   少年也想上山打獵   父親不教他,理由“打獵需要奔走,耗損體力,你還是就在家裡,幫忙種阿爹帶回來的藥草種子”   每次聽到這些不免一陣兒失落,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撒潑撒嬌,而是越發的懂事兒沉默,   阿娘擔心兒子心裡會憋屈,   經常告誡當家男人   帶遠兒去附近下河撈魚,每次采藥後,阿爹也無奈點頭說是,並實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