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殿下,桑農雖然隻需忙碌半年,但養蠶侍桑卻不是一件易事。生絲價格波動往往令人始料不及,往年也有蘇州府百姓庫存生絲無人問津的情況發生,那些收繳生絲的商戶故意壓價,暫緩收購,逼得百姓不得不低價買賣。長此以往,蘇州府百姓早已對改稻種桑失去念想。 嘉靖三十年,蘇州府共有桑田十七萬六千畝之巨,可現在已不足五萬畝。”鄧九光無奈道,當他看到各縣實際記載之後,也是頓感無力。 他僅是看了吳縣一縣近十年來的卷宗,其中關於生絲買賣而獲罪的案子便有一百餘起,遭受牽連的百姓足有六七千人之多。 “萬事開頭難,有些事總歸是要人去做的。” 朱載堃笑著回了一句,在他看來,造成這種問題的最大原因就是,大明官府現在的公信力不足。 官府失去了公信力,等於將自己推到了百姓的對立麵。 當大量的地方官府信譽破產,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那就是到了亡國的地步。 這就相比有人造反被抓,最後到了審判的時候,官員詢問為何不報官。犯人冷冷回了句,皇帝造反的時候也沒去報官啊!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布衣之怒,以頭搶地爾。 逼得一群老實巴交的農戶造反,隻能說明那個時代已經爛透了。 朱載堃神秘莫測的笑了笑,看的鄧九光心中有些發毛。 知道是一回事,可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理學講究知行合一,可真正去做卻發現難如登天。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事也要一件一件做。”朱載堃語重心長的繼續說道,他早已看透大明官府的現狀,百姓對官府缺少信任,一但國家的暴力機關壓製不足,那便是闖王入京的場麵。 他此前給王文玄普及信譽經濟的意義,便是想讓對方了解一個健康官府該有的運行狀態。 一個官府隻要掌握了這套運載體係,那它完全可以一躍成為一個成熟的運轉機器,放到整個國家,那便是無與倫比的執行力。 官府沒有公信力,就隻能拿真金白銀去換取老百姓的信任。 朱載堃讓趙貞吉去找富商借糧,暗示對方拿富商開刀,目的就是為了籌錢。 想要在蘇州府完成改稻為桑,最重要的就是有人肯為改稻為桑這件事背書。 這種事最好的背書人選自然是地方官府,可是現在蘇州官府的公信力不夠,他便隻能找個人背書。 這要是放在前世,妥妥的一個擾亂治安罪,任何敢挑戰官府權威的存在,無疑是找死。 但放在古代,地方官府隻會覺的那人蠢笨如豬,巴不得這樣的人材多來幾個。 朱載堃之所以肯定的認為百姓連官府背書都不信,會相信個人背書,完全是有先例可循的。 在他眼中,銀票這種東西能夠由民間自發演變出來完全是一種奇跡,銀票的本質說白了其實就是一種信譽貨幣,等於說沒有信譽,那東西就是廁所裡的廢紙。 可在大明朝,銀票合理存在的有些不合理了。 這種本質廢紙一樣的東西,一直延續到了清末。 官府願意替銀票背書,卻完全沒有想著把銀票收為國有,因為各朝官府都知道,一但自己接手,這東西很快就會跟廢紙一樣。 直至民國時,借助西方的經濟理論才開始大量印發紙鈔,結果民國官府還是把自己的公信力玩爛了,最後隻能再次回到價值貨幣上去。 朱載堃認為,把一個國家的公信力當成一次性消耗品,無疑是一件最為愚蠢的事情。信譽的培養遠比破壞要難的太多。 大明朝也有官府印發的大明寶鈔,可惜大明朝的皇帝完全沒意識到它的真正價值,到嘉靖帝這一朝,那東西已經如同廢紙。 古代皇帝將公信力當成一種消耗品,完全把這種國之重器當成薅百姓羊毛的東西,以至於讓銅錢流通幾千年時間。 天意漸暖,四處一抹綠色,大地之上布滿無數生機。 一株株綠草迎風而動,猶如一頭頭饑腸轆轆的惡鬼,貪婪的吞咽著甘霖雨露。 王文玄帶著福王殿下交給自己的幾本書冊連著趙貞吉轉交的賬本,再次來到蘇州府衙。 鄧九光望著王文玄懷裡的幾本書冊顯得無比好奇,他很想看看書裡到底寫了什麼,能讓這位心高氣傲的才子一點辦法都沒有。 “殿下,關於查抄三位富商的賬冊全部在這裡了,他們的財產已經全部被押解進府庫。關於抄沒胡賈二人老家,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南直隸刑部已經獲批,命令不日便會送往二人老家。” 王文玄簡單的匯報了一番趙大人的功績,不忘在朱載堃麵前誇一下這位能臣乾吏。 朱載堃點點頭,繼續問道:“我讓你看的幾本書冊,學習如何。” “回殿下,這幾本書我已研習多遍,卻還是有一些問題尚未理解,還望殿下解惑。”王文玄彎腰行禮道,這些問題讓他這幾日坐立難安。 “但說無妨。” “昔有秦國變法圖強,商鞅於城門立柱,一諾千金。然我大明,自建國已來,便是天災不斷,外有蠻夷擾邊,內有百姓造反。政令朝設夕改,稅賦日益嚴重,可這並非朝廷本意,實乃迫不得已之舉。”王文玄無奈嘆道,在他看來這是無解的。 朝廷也不想亂加賦稅,可國庫收入向來有數,一但遇到突發事故,便隻能增加百姓賦稅。 “能有此問,說明你確實思考過這個問題。 我大明向來依法辦事,地方核準刑事皆需上呈刑部,待朝廷披紅才可開刀問斬。 可我想說,我大明真的在按照大明法律辦事。既然朝廷需要征稅,為何不寫進大明律法,形成定製。”朱載堃認真回答道,想收稅完全可以將其寫進律法,形成慣例,而不是隨意增設,朝令夕改。 “可豐年不需向百姓征稅,此舉不是加重我大明百姓負擔。”王文玄疑惑道,朝廷體諒百姓難處,苛捐雜稅自然要用在國之艱難處。 朱載堃突然想起前世曾看到的一句笑話,頓了頓,隨口回答道:“我可以不收,但他們不能不繳。”
第20章 改稻為桑(3)(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