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個文武大臣,已經陸續來到了晉王宮。王導後麵,王敦後麵,前來的大臣們越來越多。司馬紹、司馬裒、司馬羕和司馬宗,還有司馬承等皇族成員,仍然在王導和王敦中間居前的位置。 大宦官費仁,隨著司馬睿從東北角的側門進入大殿,站立在臺階的右側。司馬睿看了看下麵的文武大臣,滿臉堆笑,隨後坐下。下麵的文武大臣和皇族成員隨後跪倒,口稱:“參見殿下!” “眾位愛卿平身!”司馬睿說道:“費仁,宣讀詔令吧!” “是,殿下。”費仁接過詔令,開始宣讀:“晉王殿下詔曰:長子紹自小知書達理,孝悌有加,德才兼備,平易近人。文韜武略,更是出眾。為晉室長久計,為國家安定計,今立司馬紹為晉王太子。宣城公司馬裒,轉封為瑯琊王。嗣為瑯琊恭王司馬覲之後,將會稽郡、宣城郡五萬兩千戶作為其食邑。撫軍大將軍,西陽王司馬羕為太保;右將軍王導,為都督中外諸軍事,驃騎將軍;征南大將軍,漢安侯王敦為大將軍;左長史刁協,為尚書左仆射。右長史周顗任吏部尚書,右司馬戴淵、王邃任尚書,軍諮祭酒賀循任中書令,司直劉隗任禦史中丞,參軍事孔愉兼任中書郎,行參軍劉超為中書舍人。所有文武大臣的參軍,皆封為奉車都尉,下屬封為駙馬都尉,行參軍舍人拜為騎都尉。” “謝主隆恩!吾王千歲!千歲!千千歲!”下麵一陣歡呼。 “另外,在建康城為太子司馬紹敕建太子府,為瑯琊王司馬裒敕建瑯琊王府。在建康南郊立宗廟、社稷。”費仁接著說道。 “恭賀吾王!恭賀太子!恭喜瑯琊王!”朝堂上一陣歡呼。 司馬睿悄悄把費仁叫到跟前,說了幾句話。費仁點頭,然後站在臺階邊兒上大聲說道:“晉王千歲有請茂弘大人上殿!” 王導一聽站起來,連忙擺手說道:“殿下,此舉萬萬不可!” “茂弘大人,你和孤南渡十年了。十年來你們瑯琊王氏,可以說風裡來雨裡去。為了博得江南名流的支持,你苦口婆心,使‘江南五俊’拋棄舊怨,甘心情願為我朝出力獻策。為了建康城,為了整個江南,你也是嘔心瀝血。孤現在這個半壁天下,有你們瑯琊王氏一半兒的功勛。請茂弘先生,和我一同入座,共享天下!” “殿下,此舉不合規製,萬萬使不得!使不得!”王導推辭道。王敦在下麵得意地笑著,但大多數文武大臣臉上有不悅之色。 散朝以後,大臣們三三兩兩離開宮城。周顗和刁協走在了一起,王敦每次都是和哥哥王含一起。刁協看了看周圍,前麵大多數人走遠了,後麵的王敦和王含在自己二十來步開外的地方。刁協悄悄在周顗耳邊說道:“周大人,今天的朝會有什麼要說的?” “雖然歷史上有太後垂簾聽政的例子,但畢竟事出有因。皇帝要和大臣平起平坐,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雖然今天王導沒有敢在上麵和晉王坐在一起,但保不準以後不會成為事實。雖然晉王現在還沒有登基成為皇帝,但以後出現王導和晉王共享王座、共乘車輦這樣的事兒,恐怕不足為奇。”周顗有些憤憤不平地說道。 “王與馬,共天下,這傳言在建康民間早已經見怪不怪。”刁協說道:“不錯,自衣冠南渡以來,瑯琊王氏的確出力最大。這個功勞是不可磨滅的,但不可以這個樣子。升遷、獎賞,多多益善,群臣們也不會有什麼怨言。長此下去,王氏定會作亂。” 周顗往後看了看,繼續和刁協說道:“王導處事圓滑,但王敦就不一樣了。況且王導、王敦已經是文臣武將裡麵最高的職位了,還想怎樣?我們這個晉王殿下,還真是非常為難啊!” 周顗和刁協分頭回家去了,走在最後的王敦對王含說道:“哥哥,你看晉王怎麼樣?王太子兄弟倆,誰的能力更大一些?!” “司馬睿雖然有個睿字,其實並不怎麼睿智。倒是這兩個兒子,的確不同凡響。司馬紹當了太子,司馬裒繼任了瑯琊王。這弟兄兩個,自幼熟讀儒家經典和兵書戰策。如果以後太子和瑯琊王的勢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強,我們再想控製司馬睿可就難了!”王含說道。王敦說道:“那我們該怎麼辦?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慢慢來不要著急。”王含說道:“‘王與馬,共天下,’,想起來倒也不錯。如果司馬睿登基當皇帝以後,想改變這種狀況,甚至想架空我們瑯琊王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司馬睿就別怪我們翻臉無情了!” “這司馬睿四十一歲,正在壯年。兩個兒子都不到二十歲,尤其是這個司馬紹,我看有當年武帝司馬炎的遺風。到時候這爺兒仨翅膀硬了,想收拾我們王家,我等悔之晚矣!”王敦說道。 “所以我們要想出對策。對待司馬睿,我們要陽奉陰違。表麵上唯唯諾諾,實際上要處處和他作對。對待這兩個王子,我們一定要想一些不露聲色的辦法除掉。沒有了司馬紹和司馬裒這兩個左膀右臂,司馬睿孤家寡人,也強勢不到哪裡去。”王含說道。 說完,兩個人對了一下眼色,哈哈大笑而去。 夏天的雨水就是多。建康城及其附近很多地方,已經連綿不斷下了好幾天大雨,有時候還烏雲滿天、電閃雷鳴。 司馬睿在禦書房裡,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竹簡書《周易》。這時侍衛在門口稟報:“殿下,刁協、賀循二位大人到!” “快快有請!”說著司馬睿站起來,到門口迎接。刁協、賀循見到司馬睿,跪倒行禮。司馬睿說道:“免禮,二位大人請起!” 司馬睿回到龍書案後麵,在禦座上坐下。兩個宮女送來茶水,倒上茶水,兩個宮女施禮退出去了。司馬睿把《周易》放回身後的書架上,然後說道:“國家動蕩已經有幾十年時間了,我們的江左王庭才剛剛草創,很多典章製度還不完備。刁大人曾經在前朝為官,熟悉前朝事務。賀大人乃江左儒學之泰鬥,又精通禮製禮儀。故請二位大人,在參加朝會之餘,抓緊完善朝綱、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