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1般的古樓(1 / 1)

赤玉傳說 風馬五月 2926 字 2024-03-16

自那晚以後,陳老三的家裡一直大門緊鎖。   當晚,周洲他們剛追上去就沒見了人影,他們也沒放棄,索性直接去到陳老三家門口找人,結果敲了半天也沒見屋裡有動靜。他們乾脆就在樓下守著,一直等到破曉被劉誌恒召回也沒見人回來。周洲當然不死心,後來他又去過幾回,回回都是屋門緊閉。聽左鄰右舍說,從那晚以後壓根就沒見有人回來,這個人在當地消失了。   …………   那晚的死者被證實是互毆身亡。死者身上的致命傷都有對方攻擊過的鐵證。最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竟然都維持攻擊行為到生命的最後一秒,這導致兩位死者身上的傷痕過於密集而顯得觸目驚心了。   老吳一輩子工作下來也是第一次見這番慘狀的遺體,驚訝於是什麼力量讓兩個人在忍受巨大疼痛的同時還能不放棄攻擊對方。正常人是絕不可能在受到如此密集的傷害時還有氣力不斷反擊的。難怪目睹過死者慘狀的人才會有一時失語的現象。這換誰不做上一段時間的惡夢?   現在老吳算是能理解老周為什麼會重視那個傳說了。按周洲透露的情況來說,新案子裡頭的兩個死者情況跟半年前老周經辦的那個案子何其相似啊。   兩個平時私交甚好的發小竟然在礦坑裡互相大打出手,這個結果別說他們的至親好友不信,連街坊鄰居都直搖頭。據背調顯示,兩個人好到超越很多手足兄弟,是過命的交情,除非神誌不清中了邪,不然絕不可能跟對方搏命相抗。老吳不得不開始認同老周的推斷,這兩個人應該是受到什麼刺激突然發了瘋,不然真沒辦法解釋這發生的一切。   反觀劉誌恒,他的表現跟其經歷完全相符,一直是沉著冷靜的,麵對這慘烈的現場顯得淡定許多。事實上他已經通過現場勘查大致搞清楚了案情,隻待後續更加詳細的調查驗證他的推斷。   至於周洲家老爺子,他從周洲那裡聽說了第二起案件的情況和陳老三同期消失的事情以後沒忍住又去了一趟老嶽父家裡。老嶽父看自家女婿憂心忡忡的樣子,肉眼可見的坐立難安,整個人都消瘦了一些,他也有些不忍。因為知道這個女婿的性格,這次沒有再攆他了,而是將他喊到書房單獨聊了一陣。   從嶽父家回了以後,老周倒淡定了不少,不再提跟案件相關的話題,全心跟周洲媽搞起了珠寶的生意。不過周洲有幾回都在半夜被隔壁屋的老爺子驚醒,老爺子的動靜特別輕,但是哪裡逃得過警隊出身的人的洞察。等他起身就看到老爺子在院子裡對著夜空發呆。   周洲幾次都忍不住問緣由,老爺子隻是搖頭,不肯搭話。再後來,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一切又歸於平靜。   另一邊,早就按捺不住的劉誌恒擇了一日去古樓尋陳老三,隻是他的目的是為私,避免旁生枝節,他是趁著夜色喬裝打扮後才到地方的,結果跟周洲他們一樣,一無所獲。   劉誌恒何許人也?他不可能一直被動等待,之後的某個深夜,換了思路的劉誌恒尋著機會準備悄摸溜進陳老三的古樓,誰知差點把命搭在那裡!   陳老三住的古樓很古樸,窗戶都是木格子窗,連大門都隻是簡單的兩扇木質門,劉誌恒對此沒有研究,看不出來質地的好賴,心下隻覺得這個陳老三要麼心大,要麼藝高人膽大,在這麼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沒有看出來有任何防盜裝置。   街上絕大多數商家都不隻一道門,基本上都額外裝一道防盜門,氣派一點的大戶還額外配備了其他防盜裝置,讓心懷不軌的人望而卻步。   話說回來,雖然這古樓看起來絲毫沒有進入的難度,但是從正門進去實在太紮眼了,劉誌恒打算在樓體後麵或者側麵尋著一扇窗戶翻進去。   打量了一圈下來,劉誌恒鎖定了一扇二樓側麵的窗戶,這個方位很不錯,旁邊的商鋪早就關門了,周圍黑黢黢一片,也避開了正街的監控。他身手很不錯,徒手翻上去輕而易舉,加上當晚濃雲密布,夜色如墨,正是行事的好機會。劉誌恒瞅準時機三兩下便抓住窗沿穩住了身形。他掏出特製的工具準備撬開窗戶,結果讓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的手剛碰到窗戶一角,幾根鋼針便破空而出直奔麵門而來。   說時遲那時快,這一切幾乎就發生在一瞬間。   他幾乎是本能地堪堪側身躲過這致命一擊,身上早已驚出了一層冷汗。想到裡麵很可能設置了要命的連環機關,他不敢再繼續輕舉妄動了。不清楚裡麵的情況魯莽行事能把命折在這裡。想到這裡,劉誌恒翻身蹬墻下去,幾個順勢側滾消去下墜引力然後閃身躲到了更暗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劉誌恒當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慶幸。他慶幸自己還有著不錯的身手和極佳的聽力。毫不誇張地說,反應稍微慢一點,他就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了。   劫後餘生的劉誌恒對這棟古宅產生了強烈興趣。他俯身在隔壁商鋪門口的花壇裡尋了幾顆小石子,靈活走位,報復似的圍著古樓把每一扇窗戶都扔了個遍。這讓他發現了兩個極為不尋常的地方。   首先,他扔的力氣雖然不算重,但是穿破窗戶紙是輕而易舉的。而這事兒怪就怪在他扔出去的每一顆石子兒都給彈了回來。破空而出的鋼針倒是如約而至,扇扇都有。   先事發突然,劉誌恒隻顧保命,完全來不及注意窗戶紙的異樣。再說他對這類建築毫無研究,設計用材等一竅不通,哪怕東西拿在手上也是看不出門道的。就現在的情況來說他隻能揣測這紙並不是普通材質,相對的,做工定然復雜,絕對是私人訂製的產物,僅僅如此,再無其他思路可循。   光是想進入古樓就夠嗆了,內部定然機關重重,如此神秘又棘手的建築完全脫離了他的認知範疇,可以說是進入知識盲區了。到這一步他才算是清醒地意識到事情變得相當復雜了,接下來更將舉步維艱,單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絕不可能辦到,出師未捷身先死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劉誌恒再不甘心都必須要停下來重新整理思路了。   留下這個銅墻鐵壁般的老宅,陳老三去了哪裡?   不死心的劉誌恒給老友發過去消息:   幫我調查一個人的底細和行蹤,姓名陳澈,外號陳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