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師院4美(1 / 1)

極樂桃源 阿雅雪晴 2437 字 2024-03-16

幾十年過去,師院的學生提起師院的老師,都會在滿懷遺憾又不無羨慕的說,宋明這一屆師生是最幸運也是最不幸的一屆。幸運的是,師院“四美”教師都教過政史係,更難得的是都教過宋明的班級。而且,宋明這一屆學生也是她們四位教師初為人師後帶的第一屆學生,是她們師生關係最好的一屆。真真應了《滕王閣序》中“四美具,二難並”那句話。當然,這四美不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而是教音樂的常老師、教語言學基礎和普通話的李老師、教歷史學的林老師和教體育的董老師。還有雖不俊美但卻迷人的邱老師,恰到好處的起到了綠葉的反襯調劑作用,如果沒有邱老師的調劑,同學們會不會產生審美疲勞也說不定。   這樣說會讓人覺得多少有點腳越小越沿墻根走的賣弄矯情。但直到現在幾十年裡,師院四美仍是師院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顏值巔峰。當然,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之所以被稱為美人,可能並不止是因為她們長得美,甚至她們都不一定是所有女人中長得最美的前幾位。比如今天,我們可以同時讓所有美女一起來參加選美,大家是可以評出個冠亞軍的,但要是讓人在跨越千年中去評選不同時代的美女,就恐怕不知要惹怒多少幽魂倩女。因而,所謂的四大美人,準確地說,應該是四個歷史大時代大事件中的美人,是廣漠深沉的歷史星空中的一輪明月。   這四位教師當年都剛畢業,看上去其實和她們的學生差不多,甚至比她們的學生還年輕。當年,宋明班的王相紅同學已經二十五歲,同學們戲稱他是高中研究生畢業。而常老師邱老師和李老師二十三四歲,而林老師和董老師才二十一二歲。   林老師第一天上課時,就被數學係的姚文強同學當成了新報到的小師妹,一直從校園追到教室裡要姓名,鬧了個大笑話。姚文強同學也是一追成名。對於明星,被人追捧是最好的恭維,追女人可能也是。後來在姚文強住院募捐中,林老師不但給他捐了一大筆錢,還親自到醫院看望他,據說姚文強激動得隻恨自己沒有當即死在醫院。   林老師當年二十二歲,但看上去也就十七八歲,對,是十七八歲,而不是十八九歲。她有著長卵形柔滑圓潤的臉蛋,兩腮還有一點嬰兒肥,一張少女娃娃臉。春天的櫻桃那樣紅潤光澤的嘴唇,玲瓏嬌美的身材,嗓音更是清脆甜膩,像蜂蜜泡透的小青棗。她戴著精致的金絲眼鏡,晨星一樣的眼睛明眸善睞,瞬美目而流眄揚波,含情眸而顧盼生潮。   若論容貌,她可與教語基普通話的李老師媲美。同學們經過三天三夜的大討論,最後一致認定,兩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眼神。   李老師的眼神像貝加爾湖,很純凈,但不是一般清澈見底的純凈,而是深不可測沉靜高貴的純凈,再加上她能用標準流暢的普通話給同學們整章整章地背誦《紅樓夢》,讓同學們心生敬畏。同學們稱她的眼神之為深湖眼。   有次不小心被李老師聽到了,她誤以為是說她神狐眼,她感到受了羞辱,想用標準的普通話罵人時卻找不到合適的詞語,氣得臉色發白,嘴唇發抖。但當她聽了同學們的解釋後,立刻暴雨轉晴怒意全消,還在辦公室美滋滋地把這個美稱添油加醋地講給她那位當主持人的男朋友聽。她男朋友聽了,倒替她罵了一句:娘的,這群機靈鬼,也太有想像力了,我可得把你看嚴實點,千萬別讓哪個仔撲通跳進湖裡,那可就沒我啥事兒了。   而林老師的眼神像三月盛開的桃花,春意盎然,陽光明媚,活潑靈動,讓人忍不住想走近嗅一嗅。同學們稱之為桃花眼。   開始聽林老師講課時,宋明的心思都在她那嬌艷的臉龐上,在她鮮艷的紅唇上,在她那清脆甜膩的嗓音上,至於她到底講的啥內容,倒都成了無關緊要的背景。但宋明聽著聽著,漸漸被她淵博的學識和獨特的見解所吸引,他的腦袋時不時會被一劈兩半,視覺中的嬌美少女與聽覺中的智慧大師怎麼也無法合為一體。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能說出這種見解的人不應該是額頭又高又亮刻著幾道橫紋,頭發有些花白,目光堅定犀利,嗓音渾厚有點滄桑感的人嗎?   有這種姿色的女孩應該都是可以一笑傾城天下橫行的角色,她要再生出淵博深刻的頭腦,可讓那些主要依靠才華吃飯的大師們何以自處?   但現實就這麼怪異,一個美少女在講臺上,偶爾翻翻厚厚的講義,更多時候天馬行空引經據典,思想獨特而犀利,像一支利箭剡地穿透心靈的雲層。   歷史中最容易看到的是事實,最難覓見的是真相。宋明頭腦中的林老師應該撒點嬌說這朵花好美好美呀之類的話,可那春天的紅櫻桃偏偏跑脫了宋明設定的軌道。   你們要看,要瞪大你們的牛眼看,事實,歷史事實,這家夥它一件件就擺在你麵前,你可以一層一層剖開它看,一絲一絲的把它抽出來拉直了,像你母親織布機上的經線一樣,一根一根明明白白用手捊著看,隻要你不怕窮經皓首,你也可以一小塊一小星星的用顯微鏡看。好呀,你覺得你可算看清了看透了看到骨子裡了看穿靈魂了,你無比確信,這就是你想知道的事實,它就是這個樣,詳備而真實,比你捏著放大鏡的咬一口會疼切一刀會流血的手指頭還真實。但是,同學們,我親愛的同學們,我想告訴你們,你們漂亮迷人的林丫頭今天要告訴你們,你們也要記得告訴你們的子子孫孫--歷史的真相常常住在事實的隔壁,住在事實的山那邊,更有可能住在相隔著一個宇宙的另一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