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過頭看,在宋明實習的半年時間中,除了備課上課,處理些學生之間的打打鬧鬧,倒也清閑。半年時間,沒有人來檢查過,也沒有什麼例會,校長有事就說,沒事兩清。那時,家庭作業還是個新鮮詞,偶爾布置一點家庭作業也隻是回家幫忙乾些家務,觀察豆芽生長石榴開花等,基本沒有書麵作業。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戶,大家乾勁十足,糧食連年豐收。初中生不大不小,乾活都能搭把手,多數學生下學後都有活乾,不下地就做家務。和趙老師來學校扛鋤背钁頭一樣,學生中也常有帶繩帶鐮的。 趙老師家除了有十幾畝地,還喂著兩頭豬,一頭牛,一條狗,一群雞,四隻看家護院的大白鵝,實在忙不過來時就喊幾個學生過去幫忙。 校長忙著籌建學校,也沒空來,給了趙老師一個作業本,讓教師在本上簽到。誰記著簽就簽,忘了就忘了,隻要上好課,校長看也不看。 老師得空閑了,幾個老師一合計,就組織學生拔拔河,朗誦朗誦詩歌,跳跳繩,跑跑步,自娛自樂。 趙老師教數學,比大家忙些。因為他需要把所有習題提前做一遍,作業還得當天改。遇到個別難題,他能擰著眉頭想半天,實在想不起時,就找宋明請教。 宋明發現,他教小學教習慣了,善長用算術法解題,本來設個未知數列個方程很容易做出來,他卻常會先入為主的用算術法七拐八轉的去解。審題時更多關注問題情境中具體的物體和具體的數字,對其中蘊含的數量關係或數理結構不夠敏銳,給學生講題時重點在解題方法步驟和格式,對解題思路學習路徑觸及較少…讓一位會開三輪的人去開飛機,雖然都是三個輪,但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有的知識點,趙老師顯然低估了它的難度,導致學生一錯再錯,已成頑疾。如負號這一節,趙老師認為很簡單,總結了幾句口訣讓學生記住,自以為記住口訣就可以像倚天屠龍記中的降龍十八掌所風披靡了。什麼正正為正,負負得正倒也朗朗上口簡明易記。但批改學生習題時卻讓趙老師大跌眼鏡。 他那天下午高高興興地抱著一遝收上來的作業本坐到供桌前,對宋明說,今天我們學的是負數,書上要講好幾頁,要用三四個課時,我給它總結出幾句口訣,一節課就學完了。 宋明說,這可太神奇了!什麼口訣呀讓我也學學。 趙老師給他念了幾句。 確實不錯。宋明說,再笨的學生幾分鐘也能記住。 今天的作業也簡單,我一會兒批改完之後,到第三節自習課你幫我發了。趙老師說。 這個沒問題。宋明知道趙老師家活兒多人忙。 趙老師看了看立在門後的鋤頭,批改了起來。剛批了幾本,眉頭就微微皺了起來:這孩子,上課又想著去打鳥了。 又改了幾本,他有些生氣地剡剡地用力打個叉號:真是馬大哈,總是忘了變號。又改了幾本,他眉頭漸漸擰成圪墶,像四周的陰雲向中間聚攏,壓得兩道眉毛的向鼻根傾斜過去:這幫學生的計算能力可真不敢恭維,這麼簡單問題也學得像小麻雀啄穀穗,吃的沒有撲棱的多。 他又心懷期望的從中翻找出幾位得意弟子的作業,沒改完就把筆一甩,白麵書生紅臉漢的沖著門口外一個學生吼,去,把誰誰給我叫過來。 一頓訓斥,撕了重做。 口決念得一清二楚,習題做的一塌糊塗。一個個不長心沒長進的小家夥。 最終,第三節上課了,宋明看見那鋤頭還斜倚在門後。教室裡學生們在齊聲背誦著口訣:正正為正,負負為正,先定符號,再算數值… 讓趙老師極為困惑的是,他又用了三節課反復訓練才勉強把這個他認為簡單的內容學完。 後來學坐標等內容他又編過一些口訣,他感慨這些在小學中屢試不爽的靈丹妙藥現在卻屢屢碰壁。 宋明看到,趙老師的教法還停留在小學層次--總結出簡明的方法,然後讓學生反復訓練,逐步提高準確度和熟練度,從而得到提高成績的目的。 而這種教法在初中數學中更適合用於比較單一淺顯的問題上,問題稍有點深度或綜合性,這種方法就顯得左支右絀。 但更嚴重的問題是,趙老師沒有意識到這是他教法的問題,這些方法都是經過時間磨煉效果考驗的,他深信不疑。他一直認為是學生出了問題。 他越教越吃力,直罵是領導有意坑他,猜疑是不是因為他在那次會上提了個小小意見就被領導穿小鞋。 我在小學輕車熟路,不看課本閉著眼睛也能竄到火車頭。這倒好,課本課本不熟練,學生學生不好管,內容內容更復雜,作業作業難批改。我犯了什麼罪,把我流放到這裡? 原來,這些老師大都並不願意來中學,一是小學教習慣了,擔心教初中不適應。二是初中知識比小學復雜,擔心教不好。還有一個原因是,小學每天六節課,而中學至少七節課,聽說新學校建好後要增加到八節課,另加一節早自習兩三節晚自習,初中的工作量比小學多了不少。 語文老師的課堂教學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她仍然把教學重點放在字詞上,每節課單單學習字詞就要用去半節課,以至於用於課文閱讀的時間過少,有時學生還沒讀完課文,一節課就結來了。 課標規定這篇課文需要兩個課時,按她那種講法,至少得五個課時。 對故事情境的設置,人物形象分析,文章結構認知,思想情感的揣摩等閱讀理解方麵的處理常常蜻蜓點水淺嘗輒止。 總的來說,這些老師仍在用教小學的教法教初中。又因為抽上來的大多是小學中的優秀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她們對自已摸索了半輩子的成熟教法充滿自信。孰不知,現在已是舟移水行,劍已在後。 期中考試,兩個班數學平均分隻有50分上下。其他各科也不容樂觀。每班都已有十來個學生基本放棄學習,主動要求坐在教室後排睡覺疊飛機刻桌子吃喝玩樂逍遙自在。 這讓宋明看得很是糾結焦灼,但他隻是一位實習生。老校長交待,要讓他虛心向各位前輩好好請教學習。何況他也常是自顧不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高,尤其是各班都有一些男生,就是不願讀不願背,到現在還有幾位學生連作業本都不拿,宋明逼他們,他們就出工不出力消極抵抗,宋明竟奈何不得。 這次期中考試,還有得零分的、個位數的。雖然排名在前半部分的學生中,宋明的英語成績明顯較其他科高。但後十幾位學生的各科成績大致相同,都有不少個位數,連動物和歷史這些比較容易學習的學科也不例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趙老師看著成績單自嘲地說,這一二三四…八,九,再加上兩個圓餅,都夠打一條龍了。 期中考試後,校長終於組織大家開了個像樣的會議,讓各自談談在這次期中考試中得到的經驗教訓。 大家逐個進行了發言,充分肯定成績,找出幾點問題,明確改進方向,未來光明可期。 宋明原本做了充分準備,寫出了詳細的試卷分析,列出了許多他看到的想到的問題,有的他想出了解決辦法,有的還很困惑。尤其在組織課堂調動學生方麵,他還經驗欠缺,希望得到大家的指點。 但他聽著別的教師的發言,大都是大麵上的套套話,沒有一個涉及到真正的問題的,他猶豫了。他明顯地感覺到,這就是個場麵,一個過場,根本沒人想聽你講什麼真正的問題。大家內心真正關心的,是想著都能少講點快點結來會議趕著回家乾活兒呢。他看到有的老師已經有點坐不住了,屁股在凳子上扭來扭去,一會兒看看表一會兒看看窗外的天色,誰要是說的稍長些她們就會在強作鎮定中努力掩藏那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樣耐心的聽著,有時還故意嗯嗯嗯對對對地應和兩聲,表示她確實是在用心聽著。 輪到他最後一個發言了,他有點驚慌失措,準備好的稿子不能用了,他一時又不知講什麼好。於是急迫之中,他竟然期期艾艾地說:大家剛才講了許多,我也學了許多,哪個,那個我今天就不講了。 好!趙老師叫了個好,大家一起熱烈地鼓起掌來。 今天,他講得最短,得到掌聲最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