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也不想參與這個活動,倒不是因為他對張永亮有看法,而是他也比較認同方晴的看法,覺得這個活動對學生來說整個過程過於痛苦,過於殘忍。 方晴說,我們的孩子都很小,他們剛剛步入這個社會。我們應該將更多美好的一麵展示給他們,而不應該過早的把生活的殘酷生活的陰暗麵揭示給他們。人們正是因為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相信未來是光明的,他們的心中才會充滿了希望,充滿了陽光。 宋明也認為,這個活動如果真的按張主任的布置讓每位學生都要這樣做一次,會不會對他們的心裡留下的陰影? 人的一生中確實會經歷親人的離去,但那一般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大多數有眾多親人的共同麵對與陪伴。 而這個活動卻要一位孩子獨自一人在很短時間內麵對和體驗一個個親人的離去,所以宋明覺得這個活動,超出了正常人的心理承受範圍,是否適合用於作為初中生的感恩教育素材,值得商榷。 張永亮主任認為這個活動,很有特色,很有能量很有沖擊力,一旦他們打造成功,極可能引發轟動效應,他張永亮即可一戰成名。所以他迫不急待地積極推進,要求各班立即組織實施。 大多數班主任都積極行動起來,借用了賀珍玲老師的配樂文案,結合本班情況進行修改彩排,然後邀請政教處人員現場觀摩。 政教處組織評委對各班的活動進行評課打分排名。 因為有了打分排名,各班主任更為重視。有的專門讓學生配了服裝學了舞蹈。有的製作了遊船的模型,有的在黑板上畫出了大海和魔鬼背景圖,有的把紙牌變成了紙人,一個人物一個人物畫的有鼻子有眼。 宋明雖然對這個活動心存疑慮,但是他知道如果他拒絕去做,就會被人猜疑他是小肚雞腸,是因為張永亮對他進行了批評而耿耿於懷,故意和張永亮消極作對。 所以他也隻得準備著。不過他不用準備那麼好,因為誰都知道他們九3班的情況,沒有人會對他們有什麼要求。所以,宋明既沒有用配樂,也沒有做紙牌,他準備到時候就直接把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幾個字兒寫在黑板上,讓學生一個一個劃掉,應付應付政教處的檢查評比算了。 方晴拒絕參與活動,也拒絕參與之後各班的觀摩和評比活動。 宋明在賀珍玲班第一次觀摩這個活動時,確實感到了心靈的震動。 在觀摩了賀珍玲老師的活動課之後,杜先枝老師緊隨其後,在本班開展了這個活動,並對全校發出了邀請。 宋明又在杜先枝的七2班第二次觀摩這個活動時,雖然杜先枝的活動比賀珍玲老師準備的更為充分,過程更為流暢細節更為動人,有些語言動作不免有些過於浮誇,他卻隻是僅僅有些感動,有些傷感。 宋明第三次在八四班聽課時,八四班的班主任為了增強現場情境的真實性,竟然把幾位學生的家長請到了現場。 當他們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講臺上為選擇而糾結時,孩子的父親直接站起來說,乖乖,不要為難,讓我跳下去吧。他的母親一把拉住他父親說,讓我去吧,你不能死,咱家全靠你養活呢。要是沒了你,我們都活不下去。他的父母在臺下拉拉扯扯,孩子從臺上跑下來,三人抱頭痛哭。 從這一刻起,宋明堅定的拒絕了參與這次評比活動。不管別人猜疑他小肚雞腸也好,批評他不配合領導工作也好,說他拉幫結派也好,把他這項活動記做零分也好,取消他們班年終評先評優的資格也好……隨他們的便,他堅決不再舉行這個活動。 宋明開始質疑這些主題班會,低頭翻看這片看似繁花下灰暗的土層。 生活中,宋明看到更多的是,一方麵是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感天動地的感恩教育,而另一方麵是孩子們長年都見不到父母人影的迷惘的眼神,宋明看到,凡是平日裡父母在家的孩子,情緒更為穩定,更樂意與人交往溝通,與他人發生沖突的概率較小。而常年見不到父母的孩子,有不少大性格孤僻情緒低落,很容易與他人發生沖突。這樣的孩子生病了,沒有父母陪伴。受欺負了,沒有父母撐腰,心裡有了煩惱,沒有父母可以傾訴。正如一首歌裡麵唱的那樣,有媽的孩子是塊寶,沒媽的孩子是根草。這些高大上的感恩教育,對這些年幼孩子多少有些空洞,缺少現實的溫暖。 還有那些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教育博愛教育,教師們站在講臺上對學生們侃侃而談,但卻對孩子龜裂的小手上洇著鮮血,孩子們掉扣扯破的衣襟,孩子們因為喝不上水而乾裂的嘴唇無動於衷。 一方麵是對孩子進行以德報怨的寬容教育,是千裡捎書隻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仁義教育,一方麵又是孩子們動輒得咎吹毛求疵挨批受訓叫家長的窘迫。 一方麵是對學生激情萬丈地進行理想教育,一方麵卻又不得不麵對缺少基本的生活習慣養成低下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別是學生零亂骯臟臭氣熏天的宿舍…… 一方麵不遺餘力的對學生進行誠信誠信教育,告訴學生說謊是可恥的,要做一個乖孩子。另一方麵,每次迎接檢查時,都要專門培訓學生,教會學生對檢查坦然自若地說我們的音樂、美術、體育課都教得怎麼怎麼認真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培養了同學們濃厚的興趣,我們班沒有留級生沒有復習生絕對一個都沒有。 我們學校從不組織我們征訂教學輔導資料,從來沒有,偶爾有些資料都是我們自己買的。夥房的飯都做的特別香特別有味道特別有營養。所有的老師每星期都定時不定時找他們談話聊天,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 班主任經常家訪與他們的父母溝通交流,共同製定他們的成長方案,他們在學校生活的很幸福快樂,他們對學校充滿了感激,對老師充滿了感激,他們上感謝天,下感謝地,中間感謝陽光和空氣。 當然這並不是說,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博愛教育寬容善良教育誠信教育對學生來說不重要。而是說,我們應該將這些教育與學生自身的成長緊密結合起來。愛的教育的前提是要讓學生體會到的溫暖和愛,是我們要首先打造一個充滿關愛的環境。理想教育也要先從學生身邊的細節做起。先讓學生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然後再去談遠大的理想。 學生的認識和成長總是從自己開始,從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村莊自己的小夥伴自己周圍的同學,逐漸到整個鄉鎮整個城市省國家世界…… 對一個如同棄兒的留守兒童大談什麼感恩教育,對一個從沒有出過十裡八鄉的人大談什麼放眼世界,對一個生活窘迫每日都為吃頓飽飯憂愁的人談什麼麵向未來。麵對一個鞋帶兒都係不好洗臉都洗不乾凈的人談什麼遠大的理想,確實有些好高騖遠了。 方晴說,我們應該學會在熱鬧的轉角處靜靜的沉思,隻有讓心靜下來。我們才能更容易看清未來的方向。 但是很少有人能在熱鬧的拐角處靜下來沉思。張永亮副主任來了之後,新增了一項各班主體班會評比。因為有了評比,各班主任費盡心思花樣百出,做了很多奇葩的主題班會。 按張永亮的評說,這是百花齊放,形勢大好。 但事實是他們的主題教育還是那些主題,並沒有什麼創新,也不可能在主流主題之外有什麼創新。 為了能在班級評比主體班會評比中出奇製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拿到高分,一些主題教育逐漸偏離了軌道。 有的班把感恩擴大到要讓學生時時處處感恩幾乎所有會說話的和不會說話的,所有有靈的和無靈的天地萬物,她們評了高分。 有的教育學生必須時時牢記自己遠大的理想,為貪睡片刻自責一整天,為貪玩一下午悔恨一輩子,學生們一個個列舉自己怎樣的貪睡貪玩,一個個上臺真誠的懺悔,全班同學一起喊口號表決心,氛圍熱烈,她們得了第一。 有的班讓學生每天睡覺前都要心中默念三遍:我為人子為人孫,為人兄為人弟,將來還要為人夫為人妻,為人父為人母,我們要勇於擔當。我要關愛眼前人關心天邊人,關心青山綠水關心地球月球,關心人類的未來命運。 她們形式新穎紮實可行,她們獲得了好評。 還有一個班的寬容教育立竿見影,一位學生帶著真誠的寬容的微笑,主動去擁抱一位上課前剛唾了他一臉蹬了他一腳的同學……大家熱烈鼓掌。 有個班用語言、畫麵、音樂、道具創造了一個愛國教育情境:麵對周圍十幾個狼子野心對我們的突襲圍攻,我們該怎麼辦? 另一個班也以同樣的手段創設了另一個情境,一場世紀災難來臨,一位學生一邊看著身處險境的自己的親人,一麵是哭天喊地的雪國人,他毅然選擇了先救雪國人……他們稱這叫博愛教育。 在這個過程中,絕大多數班主任都積極的配合張永亮的工作,隻有宋明和方晴兩個人消極抵抗,他們兩個班都被取消了年終評先評優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