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亮副主任認為,他必須有所動作,在宋莊中學獲得認可站穩腳跟。雖然對宋明的這一炮,打的不算響亮,但他還是打了出去,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至少可以讓那些還不怎麼熟識自己的老師知道,在宋莊中學二十多位領導中,還有一位叫張永亮的副主任。 他看到了學校版麵上,還有以前華錚和江主任做的感恩教育。他覺得這是一個好的素材,可以剩飯新做老話新說。 他覺得江主任做的這些感恩教育太小家子氣太形式,盡是些文案,沒有實際活動。 如果讓他來做感恩教育,他就會像他以前賣化妝品那樣,撐起大場子,做演說講案例,講故事,組織活動,現身說法。這樣的效果要遠比寫個文案掛在櫥窗好得多。 他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至少比上次通報宋明的主意要好一些,這裡沒有多大冒險的成分,無非做的效果好,效果差了些。他將政教處原來所做的感恩教育延續下來並且發揚光大,政教處自然會密切配合他做好這項工作,他要讓盡量多的人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以增強他的影響力。 他不知從哪裡找到了一個文案,他覺得這個文案非常適合進行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這個文案的大致內容是:一個人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孩子坐在豪華遊艇遊玩兒。結果在海麵上發生了危險,他必須一次選擇一位親人扔到海裡。 實際活動時,他們將寫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孩子的紙條放在一個小紙盒裡,每個紙條代表一位親人,紙盒代表遊艇,講桌代表波濤洶湧冰冷兇險海麵,將紙條吹下講桌代表親人沉沒海中。 學生上臺,一次選擇一個紙條先扔到桌麵上,再吹到桌麵下,主持人播放音樂渲染情境調動情緒,靈活應變,順勢引導學生,讓學生說上幾句理由或自己的心理感受等。根據現場情況。選擇適當時機。和話題,組織臺上臺下互動。 他原本想讓方晴來操作這個文案,他覺得這就像寫了一首歌讓鄧麗君來演唱。但他剛剛在例會上批評了宋明,他估計方晴不會和他配合。 他找到了賀珍玲老師,賀珍玲同意配合他的活動對學生進行一次感恩教育。 她們精選歡快喜悅到纏綿悱惻到痛徹心扉的配樂,主持人用繪聲繪色聲情並茂的描述創設情境。他們精心彩排了幾次,對一些細節進行了修改,準備完畢。 江主任下發了通知,要求周一下午第三節課,全體班主任和相關老師到賀珍玲七1班觀摩主題班會。 因為班裡學生太多,老是坐不下。他們便把一部分學生,調到走廊上。第三節課,大約有30多位老師參與了觀摩活動。 活動開始了,錄音機裡播放出輕鬆歡快的音樂,在賀珍玲老師的主持下,一位女生捧著一個柳條編的禮品花籃,跟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著輕快的舞步,上了講臺。 根據賀老師的語言描述,這是他們一家乘著自家的遊輪,出海遊玩,那天風和日麗風平浪靜,遊人們在沙灘上休閑,海鷗在空中盤旋,發出哦哦呀呀的歡唱。孩子們在遊輪上興奮地奔跑著歡笑著,一切都那麼安然,那麼祥和。 忽然,海麵颶風驟起,波濤洶湧,海鷗們驚恐的叫著。隨著音樂轉向了緊張局促,在講臺上歡快舞蹈的女生也臉色驟變驚恐萬分跌跌撞撞,遊艇就要被海浪吞沒了。 這時。海麵海麵上出現了一個魔鬼的聲音,低沉沙啞陰險無比,他對女孩兒說,你們要想活命,必須向他祭獻一個人來。 女孩呆呆的僵立在講臺上,摸索著花籃中放置的紙牌,一張紙牌代表一個親人。魔鬼不斷翻騰的巨浪,不斷用低沉陰險的聲音恐嚇著她,催促的她,讓她趕緊選擇,扔一個親到海裡祭獻,否則他就把整個遊輪全部掀翻到海裡。 女孩兒糾結了半天,選擇把弟弟扔到了講臺上,魔鬼發出了得意的笑聲。她的弟弟在海麵上掙紮,女孩兒把紙條慢慢地吹到了講臺桌下。 魔鬼就是魔鬼,他們是不遵守信諾的,他又要求女孩兒再丟下一位親人來。 女孩選擇了自己的姐姐。 在淒苦悲慘的背景音樂的渲染下,女孩兒的表情變得痛苦。當她再次對準講桌上的紙條往下吹時,她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著圈圈。 在賀珍玲老師的描述下,隨著她的吹的紙條慢慢地飄下講桌,代表著他的姐姐慢慢地被魔鬼吞噬。 當女孩兒看著紙條到了講桌邊沿就要飄下講桌時,她停止了吹氣。她的眼淚流了出來,她不忍心看著她的姐姐,被魔鬼吞噬。 但最終那個紙條從講桌的邊緣飄飄悠悠的落到了地上。那女孩兒蹲在地講臺上捂著臉低聲的抽泣。 在座的一些學生有的也忍不住小聲的啜泣。 但故事還沒有完,她還要再扔下一位親人。女孩兒已經被帶入了情境,她一手摸索著代表媽媽的紙牌,一手摸索著代表爸爸的紙牌,眼淚嘩嘩的流著,在魔鬼的再三催促恐嚇,她一個也不舍得扔下。 但她必須,二選一再扔一位。 他在糾結著。而賀珍玲老師旁白著父母的日常,描述的她和父母之間的親情細節。 當女孩兒最終不得己,拋下了代表父親的牌時女孩兒泣不成聲嚎啕大哭。 臺下的學生們也哭成了一片。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觀摩的老師也眼眶發紅,有的也流下了眼淚。 本來還有三個環節,一個是繼續把她的最後一位親人扔到海裡。一個是女孩兒講述自己拋下每位親人的心裡感受和想法。最後一個環節是賀老師揭示這個活動的象征意義,並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但由於學生們都哭得稀裡嘩啦,活動沒法再進行下去。賀珍玲老師隻得停止了活動,直接進入了最後一個環節講述了這個活動的象征意義,簡單一句話,人的一生就是自己的親人,一個一個慢慢地離自己而去的過程,她們和自己相親相愛最後,又一個一個消失在時間魔鬼的漩渦裡,從而教育學生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活動結束後,學校組織了教師進行評課討論,張永亮主任認為這節課非常成功,是一個直擊靈魂感恩教育活動,對學生的教育很有實效,建議推廣。從下周開始,全校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月活動。每個班都要上一節這樣的感恩教育課,他們要逐個觀摩。 方晴提出了不同意見,她認為,這個活動本身的教育意義是可以肯定的。但是這種形式用於初中生並不恰當。 方晴說,咱們用一個成人都難以抉擇的有悖倫理的遊戲讓孩子們失去親人的痛苦,再用這種人間至痛讓孩子們體驗感恩,是不是有點過於殘忍? 感恩教育一定要讓學生經受這樣的痛苦嗎?感恩教育一定要讓學生哭著去感恩嗎? 但她的聲音擋不住張永亮阻擋不了,推進感恩教育的決心。他當場對各班開展感恩教育活動的時間進行了統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