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晴的母親告訴宋明,方晴的工作調動有了進展,方晴今年秋季就可以調回城裡工作了。 方晴的母親說,人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別在那鄉村就兩眼死盯著那三畝地。那裡又落後又封閉,特別是在鄉村的學校,待的時間長了,人就呆傻了。除了會教個學生,什麼都不會了。 方晴說,媽,別這麼說。我們不也是農村人嘛?我們不也過得好好的嗎? 方晴的母親說,現在的城市人往前推幾代十幾代,那可大都是農村人。但是現在城市就是城市了,他就不是鄉村了。你看咱們現在城市的學校修建的,一座比一座氣派。再看看你們農村的學校,除了新蓋的個別學校,哪個不是破破落落的破廟草庵似的,夏天外麵下大雨屋裡下小雨,冬天外麵刮大風屋裡冷冷冰冰? 你看城區學校教師的辦公室,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你們的辦公室有啥呢?至多是不透風不漏水。你看看過個夏天,把我家晴晴給熱得滿身出痱子,可憐巴巴的,心疼死我了。 我聽晴晴說,你們一個班都是八九十個人,比那公交車還擠。這麼熱的天,這麼多孩子擠在三間屋裡,擠的擠死了,熱的熱死了,怎麼能學習的好? 你看我們的學校,每個班都不超45個人。雖然都是一個天下,但這城市和鄉村它能一樣嗎? 宋明說,鄉村的條件雖然艱苦,但總得有人去呀,這些孩子也得有人教啊。 方晴的母親說,咱們唯一不缺的就是人。哪件事兒乾不好辦了,不是拿人上?咱不去,自然有人拱著去。 宋明,你最好也找找人,看能不能調到市裡麵的學校,不行就先調到市邊的學校,一步一步來嘛。我聽說,和你一樣畢業的學生大多數都分配到了市裡,你也問問你的那些同學,讓他們幫你找找門路。到時候你和晴晴都調到市裡的學校,我們兩家各自出一部分錢給你們倆買個房,你倆也能安安穩穩的去過時光了。 宋明說,我剛剛畢業,工作時間還短,我想先乾幾年看看情況再說。 方晴的母親說,孩子,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工作安排要趁早。年紀越大,工作時間越長了,牽牽扯扯的事情越多,越不好調動。 這兩年房子價格一直在不斷的漲,你最好和你們家裡人商量商量,一定要盡快買個房子。買的越晚了,房價就越高,房價越高,咱們就越吃力。這事兒等不得,越等成本越高。 我們就這一個寶貝女兒,我們也不想讓她受委屈,到時候我們能幫也會幫襯點兒的。 方晴說,媽,我想送走這一屆學生再回來。我已經帶了人家兩年了,馬上就要升九年級了,中途把這些孩子撂下,我也於心不忍哪。 方晴的母親說,晴晴啊,你以為地球離了你就不轉了嗎?人家說不定還能換一個比你好的老師呢。 方晴說,我怕這些孩子們中間換了老師不適應,影響他們的學習。 方晴的母親說,你不是說你們有的班級一學期都能換三四個老師嗎?哪裡還差你這一個? 方晴說,那我也想把這一屆送走,善始善終嘛。 方晴的母親有些生氣了說,你這小妮子,怎麼這麼執拗呢?為了給你調動工作。你爸找了好些人,費了好大勁呢。現在好不容易說好了,你卻又不想回來了。那你想乾什麼?還想明年再捂一身痱子嗎?還想天天騎這個小自行車趕早趕黑的趕死嗎? 你知不知道,你天天讓我們多操心哪? 方晴說,我讓你們操什麼心了?我不是有宋明照顧著的嗎? 宋明也趕忙接話道,阿姨,放心吧。有我照顧著呢,我不會讓方晴受委屈的。 方晴的母親看了一眼宋明說,還說呢。去年你們那裡的刁蠻潑婦,把晴晴的衣服都給扯爛了。要是抓破了臉毀了容,可怎麼了得?這些鄉村野人,實在太野蠻了,太野蠻了。就這件事兒,我和她爸好幾夜都沒睡好覺。 方晴的大姑姑那時候就下鄉留在了農村,後來費了好大勁,才重新回到了城區,幾乎耽誤了一輩子。我們可不想讓我的寶貝女兒再到那裡受苦受罪。 正說著,方晴的父親乘涼回來了。 他們又坐下聊了起來。 方晴的父親說,宋明啊,你阿姨也是為你考慮,你還是趁早調到城裡來吧。咱們的農村太大了太窮了,很難有發展。你看這一段時間,上麵又在整頓咱們的鄉鎮企業,很多以前辦的紅紅火火的企業都下馬了,很多人都失去了工作。 如果這鄉鎮企業辦不起來,這七八億人都被捆綁在土地上,就算一畝地打上2000斤麥子,也不過1000塊錢。除去成本兒和各種開支,一畝地落在手裡四五百塊錢就已經很不錯了。現在的世道。一瓶可樂都一兩塊,這400塊錢又能乾些啥呢? 城市人多好養人。別說你們這些有工作的,就算在這裡隨便做個生意,每天掙個十塊八塊的,也比種地強。 他們又聊起宋明家的糧食收入。 宋明說,他們家今年一共種了八畝麥田,大約收了近8000斤麥子。這8000斤麥子如果全按今年合同的收購價,大約能賣4000元,各種成本開支大約有2000多元。 其實宋明不敢把成本說那麼高,如果把所有成本真的算進去,別說賺錢了,連底褲都要賠了呢。 宋明說,今年要上繳的費用種類也增加了,費用也提高了。今年他家向上繳的費用一共是677元4角6分,差不多相當於宋明兩三個月的工資。 宋明的母親瞪大了眼睛說,這都什麼費呀,這麼多? 宋明說,今年的費用是他去繳的。他數了數一共16項。 繳給國家的主要是農業稅和特產稅等。交給地方的有x人優撫費,道路維護交通費,民兵訓練費,j戈刂生雲月費等。 對,還有一項教育附加費。特別是這項教育附加費,一年更比一年高,比最開始翻了一倍還不止。這還不夠,鎮裡近幾年又獨立增加了一項教育集資專項費用,也是年年不一樣,一年一個價,也不知道是怎麼確定的錢數。今年我專門到鎮裡問了問這項費用怎麼定的,沒有人能給說的清。 提留一共三項,公積金、公益金和管理費,今年也增加了一些。還有一項共同生產費,現在,村裡的地都分了,村小組都散夥了,隻剩一個村委,誰也說不上這個共同生產費是什麼費,乾什麼用,問誰也問不清,但就這麼收著,也不能不繳。 方晴聽著,一臉的驚訝的說,種個地要繳這麼多費用啊?老臭,你怎麼能記得住的?還有嗎? 宋明說,還有三項,義務工、積累工和防汛抗旱,這三項共交了107元7角8分。 方晴的母親說,這還有零有整的,怎麼算下來的? 方晴說,老臭,虧你記得這麼清,都能當會計了,比咱們學校的袁保全會計還記得清呢。 方晴的母親說,這上過學的人就是不一樣,腦子都靈光。要是讓我記呀,把我腦子撐炸了我也記不住這麼多。 方晴的父親對她說,你的腦子也靈著呢。打起麻將來不也條條杠杠餅餅萬萬的門清嗎? 宋明笑了笑說,這都不用記,親自交幾次自然就記住了。 方晴的父親說,我聽說今年的麥價,連5毛都賣不上了。 宋明說,國家的指導價是7毛多,但是到了我們這裡執行的是5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什麼東西生產的太多了,價格都會降下來,這也是市場規律。 方晴忽然叫了一聲說,啊呀,我聽出來了。今年糧食雖然豐收了,但價格卻降了下來,你們的總收入下降了。但是,需要負擔的各種費用卻大幅增加了,是這麼回事吧? 看那方晴豁然開朗提醍醐灌頂的模樣,連方晴的父親都忍不住笑了說,你個糊塗妮子,這回總算清靈了一次。 方晴說,就種了這八畝麥田,就需要上交我三個月的工資。這要再去去成本啥的,那還剩幾毛錢哪?這我要當農民種地,恐怕要想天天吃雞腿是吃不成了。 方晴的母親對方晴說,你呀,你還種地?我保證你三天到不了頭兒,你就哭著回來了。要靠你種地養活人兒,別說吃雞腿了,雞毛都沒得吃。 方晴的父親說,怪不得這幾年,農村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了。這農民也不好當啊。這辛辛苦苦一年,連自個老小兒都難養活,這以後可怎麼辦呢? 方晴的母親瞪了他一眼說,你管人家怎麼辦?你又不是大領導,鹹操蘿卜淡操心。還是把咱們自家的事辦好吧。咱們家晴晴調動的事,今年你可要抓穩實了,一定要把咱家晴晴給我調回身邊來。 方婷的父親說,好,好。給你調回來,讓晴晴天天陪著你,做你的小棉襖,當你的小尾巴,走到哪兒跟到哪兒,一輩子不離開你,這你可放心了吧? 方晴說,不,我不。我要送了這屆學生再回來。 方婷的母親聽了,啪的把筷子摔在桌子上生氣地說,你個臭妮子,你咋這麼執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