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雅魚賢淑傳0世 範蠡相伴共患難(1 / 1)

吳越夢 夢斷吳越 2919 字 2024-03-16

月色如水,靜靜傾瀉在越國王宮之上,那銀白的月光猶如仙女的羽裳,為這座歷經滄桑的宮殿增添了一層幽深而神秘的麵紗。   在這離愁別緒交織的月光之夜,範蠡孤身一人,靜靜地佇立在宮墻的一角。他的目光深邃而遼遠,似乎能夠穿越那層層疊疊的山巒,再次回到那段與雅魚攜手共度的艱難歲月。   當初,越國戰敗的噩耗傳來,猶如一記重錘,狠狠擊打在每一個越國人的心上,整個國家好像瞬間被悲痛的陰霾籠罩,哀嚎聲此起彼伏。   在那艱難的時刻,雅魚,作為勾踐夫人,以堅定的信念和毫不動搖的勇氣,毅然站在了勾踐的身邊,與他攜手並肩,共同麵對向吳國求和的艱難抉擇。   當求和的消息傳來,夫差命令勾踐夫婦及眾多越國王室子弟必須前往吳國作為人質三年,雅魚心頭一震。她明白,這代表著自己將與家鄉父老長久地別離,或許要在陌生的土地上度過難熬的日日夜夜。但身為勾踐的妻子,她清楚自己與丈夫的命運緊密相連、難以分割。   雅魚凝望著窗外的月光,思緒紛亂。這輪明月,靜靜地守望著越國的山川大地;如今,將伴隨她踏入陌生的國度。   她開始整理行囊,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一段記憶,牽動著她對越國的摯愛之情。出發之際,她的手指輕輕觸碰著那些熟悉的物件,過往的種種情景在腦海中一一浮現。   她決定將那份對越國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憂慮一並壓下,因為她知道自己必須堅強,不能輕易流露情感——她要為勾踐、為越國,守住內心的信念與力量。   在月光的映照下,雅魚與勾踐攜手踏上了前往吳國的旅程。前方的道路充滿未知與挑戰,但他們緊緊相依,懷揣著對未來的希望和對家鄉的不舍之情。無論等待他們的是什麼,他們都將共同麵對,一路前行。   範蠡,這位越國的智者,曾有機會逃離戰爭的陰影,追尋一份人人向往的安逸與自由。然而,他選擇麵對風雨飄搖的越國。   他的眼中,映照著對勾踐的深沉信任,對越國的執著熱愛,還有與雅魚之間那難以言喻的心靈共鳴。   於是,他沒有逃避,沒有猶豫,默默地加入了那場赴吳的征途。那條路,充滿了危險與艱辛,每一步都仿佛重若千斤。但他走得堅定,走得從容,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心早已與古越大地、與古越人緊緊相連。   在吳國漫長的三年裡,範蠡如影隨形地陪伴著勾踐夫婦。   三年中的每個日夜,都似乎被等待與折磨拉長。他們共同承受了吳王的羞辱,體驗了身為囚徒的苦難,身心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某個寒冷的冬夜,吳王宮中燈火輝煌。勾踐夫婦被召去為吳王獻舞,範蠡則隻能在角落裡默默觀望。他看到雅魚在舞動中微微顫抖,但她的眼神卻異常堅定,似乎在無聲地告訴他:“吾等須矢誌不渝!”那一刻,範蠡的內心被深深觸動。   每當勾踐身體抱恙,雅魚總是不離不棄,守護在他的床榻之旁。她以纖細的手指輕撫他的額頭,那溫柔的動作如春風拂麵,低沉而婉轉的聲音如清泉流淌,給予他深深的安慰。   與此同時,範蠡總在一旁默默地調配著草藥,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對勾踐的關心和對雅魚的敬意。盡管三人之間未有言語,但他們的心靈相通,情誼深沉而厚重,好像有一條無形的紐帶將他們緊緊相連。   範蠡還清晰記得,有一次他被一位吳國監軍欺辱,心情跌至穀底。那晚,雅魚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來到他的房間,輕聲說:“此吾依梓裡之方熬之,冀為君稍致暖意。”那一刻,範蠡的眼眶微潤,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情。   可以說,那患難與共的三載歲月,已深刻在勾踐夫婦和範蠡的生命中,成為他們內心不可磨滅的記憶,並深深影響著他們的命運軌跡。   最終,越國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戰勝了吳國。範蠡與雅魚並肩立於越宮之上,仰望碧空如洗、白雲悠悠,心中百感交集。   然而,勝利的喜悅與興奮並未持續太久。   復國後,勾踐與範蠡、文種之間的裂痕逐漸顯現並擴大。勾踐的猜忌與計劃構陷讓範蠡感到心寒與失望,他知道自己再也無法與勾踐共同麵對困境與挑戰了。   而力勸範蠡逃離越國的,正是雅魚。在得知勾踐將對範蠡不利後,她當機立斷,告知範蠡盡早離開這是非之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她深知範蠡的才智對越國而言何等重要,絕不願見他因勾踐的猜忌而身陷囹圄。   雅魚原本可以運用其權力和地位,為範蠡和西施鋪設一條逃離王宮、遠離紛擾、逍遙江湖的道路。然而,她出於對範蠡的器重和對西施的鄙視,最終選擇了放棄。   在雅魚的眼中,西施已被夫差玷汙,不配再與範蠡這樣的完美男子結合。她擔憂範蠡被西施這個紅顏禍水所迷惑、所牽絆,因此她希望範蠡能遠離西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崇高的聲譽。   雅魚這一決定,雖然出於保護範蠡的動機,卻也讓他失去了與西施共度餘生的機會,令他深感痛苦和無奈。   於是,在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範蠡帶著對西施的苦戀、對雅魚的恩情以及對勾踐的遺憾,默默地離開了越國。他明白,自己再也無法在這片土地上找到歸屬和安寧,必須去尋找新的生活和方向。   而雅魚,因在吳國的屈辱經歷而深感自己不再純潔,不再擁有擔任國母的資格。丈夫既已復國,她也無法再享受那份尊貴和榮耀,也無須再承受內心的痛苦和掙紮。於是,她選擇了自盡,以保全自己的名節和尊嚴。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雅魚視西施為妲己妖孽,將她沉入江底。這一舉動讓遠走他鄉的範蠡震驚不已,最終使他遺恨綿綿無絕期。   如今,範蠡已經投身於二十世紀的洪流之中,他是否還能再次遇到雅魚這位曾經的紅顏知己?雅魚的轉世是否還會對西施的轉世持有同樣的鄙視和嫌棄?這些有趣的謎題都等待著讀者去一一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