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修真與氣功(1 / 1)

煉金術又稱點金術,方士們認為通過仙藥可以點化賤金屬為黃金、白銀,故又將煉金術稱點金術,隱名黃白術。   方士們將之化作“金液”服食,或認為用之為飲食器有益壽作用。   服餌藥金,大約在西漢末年已經出現,東漢時出現《黃帝九鼎神丹經》和《太清金液神丹經》丹書,開始煉製以汞為主要原料的還丹,漢末陰長生《自敘》雲:“不死之藥,道在神丹。”   根據歷史資料,可推定外丹術起始於秦漢時期。早在春秋戰國時,神仙方士就相信自然界存在吃了可以不死的天然藥物。   《山海經》及《楚辭》中都有不死藥的記載:《戰國策·楚策》記載有人獻不死之藥於荊王,《史記·封禪書》亦記齊威王、直王和燕昭王使人入海求不死之藥的事。   外丹術在兩漢發展起來後,至魏晉時演變成神仙道教以金丹大藥為升仙大道。   葛洪雲《抱樸子·內篇·金丹》:“餘考覽養性之書,鳩集久視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計矣,莫不皆以還丹金液為大要者焉。然則此二事,蓋仙道之極也。服此而不仙,則古來無仙矣”,將服食還丹、金液作為上乘仙術。   簡單說就是:吃金丹、能成仙。   唐末五代以來,以內丹說理解《參同契》的流派逐步壓倒外丹派,成為仙學的主流。   鐘離權、呂洞賓、崔希範、陳樸、陳摶、施肩吾、劉玄英、張伯端等以內丹仙學度人,奉《周易參同契》為丹經之祖。   自唐末五代以來,少陽派有鐘離權、呂洞賓、陳摶、麻衣道者、火龍真人、劉操、張伯端等大開法門,歷經宋、金、元、明、清幾個朝代,逐漸形成南宗、北宗、中派、東派、西派、青城派、伍柳派等門派。   內丹修煉法,自唐朝至今已經有將近1300多年。自張三豐創三豐派(又稱隱仙派)以後,各家大多隱於內門,少顯於世,但傳承卻從未斷絕,並且有大量經典流傳於世間。   不過道家的習慣就是“不得其人不傳”,故密室藏珍而不為人知者眾。   缺少這些珍藏起來的核心修煉法門,渴望修煉者的錯失入門機緣,欺世盜名者乘機出頭,裝扮慈悲形象,以治病、救命、健身、長壽的名義,實際是用誇大的言語誘惑、恐嚇、欺瞞百姓,尤其是以家庭困難的老年人群為餌,用江湖騙術、魔術戲法,甚至亂用虎狼之藥,捏造功效、宣揚神跡以達到蠱惑人心,聚斂錢財的目的。   我有幸得高人傳授修真入門的功法要旨,希望能傳播開來,至少能讓多一些人了解基本的吐納、氣功知識,也少些愚昧被騙的百姓。   鄭先生聽他說完,沉默的思忖許久,才有些苦澀的說:“這些人的法子,不就是以前封建會道門的手段嗎…,難道這些沉渣餘孽又抬頭了…。”   白滿川點頭沉聲說:“去年在京城,頭頂著家裡的鋁鍋修煉,號稱能接受宇宙能量大氣場,達成天人感應…。”   “怎麼會…,”鄭先生瞪大雙眼喊出聲。   “唉,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將自名為真理…。你打電話問問在京新聞口的朋友,他們一定知道。”   鄭先生坐立不安的想了片刻,猛的站起身,說句:“你等等我。”蹬蹬的疾步走出門外。   半個小時後,鄭先生回到辦公室,看他嚴峻的神色,就知道已經得到了驗證,他沉默著坐了許久,開口說:“這個文稿我會馬上安排審稿流程,盡快開始連載。你有什麼需要補充的?”   “鄭老師,我能不能不要稿費?”白滿川說。   “什麼?”鄭先生驚訝的問,“你是說不要稿費?為什麼?”   “老師,你估計我這本書,稿費能給多少?”   “嗯,我看大概有40萬字,按標準大概400元上下。”   “我不要稿費,但是有個要求,而且這個要求還能讓編輯部大幅度的增加收入,您相信嗎?”白滿川誠懇的說。   鄭先生正要開口,突然響起敲門聲,他邊示意白滿川稍等,邊對外說:“進來。”   門被推開,一個體態高大、粗眉闊口、眼神熠熠的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大步跨了進來。   他看見屋裡有人,也不在意,隻微微頜首示意,就沖著鄭先生開口道:“鄭老,你能不能再和香江的朋友聯係一下,請他們幫忙問問查先生,看我們是否能連載小說神雕。稿費可以商量。”   鄭先生苦笑著說:“聯係沒有問題,不過結果不樂觀啊。”   “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你也知道,我們現在發行量雖然不錯,可是社裡落不下多少…,如果能繼續連載查先生的小說,肯定能增加一大塊收入。”來人繼續要求道,“你想想辦法,多做些說服工作,盡量爭取。”   鄭先生為難的搖頭,眼睛瞄過白滿川,頓一下,有些玩笑的對來人說:“這位作者,文筆流暢、故事曲折、構思精妙,我打算盡快連載他的小說。”他一臉笑意的向著來人,“最妙的是,他不僅不要稿費,還有辦法幫著編輯部增加收入,怎麼樣。”   “哦,”來人驚訝的看看鄭先生,見他不似玩笑,轉看向白滿川,伸手自我介紹:“你好,我叫王國輝。”   白滿川早已經站起來,伸手與他相握,客氣回應:“王主編您好,我叫白滿川。”   “咦,你認識我?”王主編疑惑的問。   “不,不認識…,”白滿川回答,“不過,做為武林雜誌的忠實讀者,每期都能看見您的大名。謝謝武林,謝謝主編和全體編輯。”   “哈哈哈,後生仔真會說話,有前途。”王主編聽這話還是挺高興,大笑幾聲,“來來來,坐坐,坐下慢慢說…。”拉著他,兩人並肩坐在沙發上。   鄭先生看主編坐了下來,看樣子一時半會走不了啦,就起身想要倒水。   王主編一看,馬上站起來自己搶過水壺,口中不停的客氣道:“怎麼能讓老同誌倒水,我來我來…。”   白滿川看著這一幕,恍然想起來,鄭先生是退休後,被請來參與雜誌的創刊工作的,今年最少也有65歲了,一時間更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