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職業瓶頸(1 / 1)

一環 走錯的三角貓 2396 字 2024-03-17

原野今年遇到了自己的職業瓶頸,首先是業務能力上,總感覺跟不上領導的趟,達不到領導的要求。無論他怎麼加班加點乾活,仍然是快開會了,會議材料還沒到位,快迎接檢查了,行程還沒有安排妥當。其次是交際能力上,無論如何,都難以讓幾個在一起工作的領導同事認可和滿意。   他總認為是自己經驗還不豐富,努力還不夠。領導說過,擔子越腫,說明組織越有意培養你。所以他每次都逼自己再認真一點,再勤奮一點,考慮再周全一點。但還是難免出錯或遺漏。   老丈人孟義申見他幾回,發現他越來越苦惱。也在老同事那裡聽了一些話,知道原野上進,但被工作繞進去了。便在一次飯桌上有意與他談起單位的幾個老人手,說著說著,很自然地便扯到了他現在的幾個同事上。   “劉斌是苦熬材料出身。以前,在我們人社上乾過一段時間,那時他還是小劉,年紀跟你差不多大。這會兒頭都禿了。”孟義申被自己的幽默給逗笑了,嗬嗬乾笑兩聲,“年輕時候的劉斌也是肯吃苦,練出了筆功,縣委瞧中了,便把他調借了去,這一借就不還了。”   “劉主任確實材料上有細有嚴。”原野回應。   “這也是逼出來的,縣委是一個縣的方向,網信更是輿論窗口,不嚴不行。不過劉斌這人還是不錯的,沒有什麼壞心思,就是怕麻煩事,不愛擔當。”   “嗯,劉主任不光對我們嚴,對自己也不放鬆。”   “要求這種事,隻能對己,難對人。”孟義申泡了壺茶,緩緩道:“你看關明傑就不吃他那一套。”   “明傑,說實在話,工作態度有問題。”   “什麼叫有問題?”孟義申很認真地看著原野反問。   “不認真,凡事能應付交差就行。”   “關明傑這樣的人可不在少數,在他們這些人眼裡,人永遠比事重要,這也是機關常態。所以爭取他,也就是爭取事。”   原野有些聽不大明白了,孟義申繼續說:“直白點說,在他那裡,就是私人關係要大於公家事務,以他的影響,當然不足以成圈子,但他可以讓你不成事,所以非原則性的問題多讓他幾分。”   原野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你們部門有個老人手祁連,你別看他跟世外神仙似的,什麼都不管不問,年輕時也曾是威風八麵的一個人,沒事兒你可以跟他多請教,這個心要誠。至於新來的李麗、王修成他們幾個,你倒不需太刻意,也不要有要求,順手帶帶可以,能幫忙就幫幫,他們在你這兒停不久。”   原野在嶽父說這些人的時候,腦子裡過了些場景,和他平時在辦公室工作時的看法確實不一樣。   “爸,目前我覺得最要緊的是我的業務能力跟不上,人際關係,我覺得還不必分心太多。”原野照實說。   “這就是一回事。”孟義申心下感慨,苦口婆心了半天,這娃怎麼不上道呢?   原野打心眼兒裡並不同意孟義申的說法,他覺得這些機關待久了的人,總是把關係學弄得神乎其神,都快搞成玄學了。也正是因為他們,讓單位永遠是高耗低效,那點精力全用來磨關係學問了,但這些話他自然不能明說。   孟義申看出來他想什麼,如他這般的年輕人,一茬接一茬,哪個不是在栽跟頭之後學乖了,包括他自己在內。   “小原,你要記住,事總是人乾的,當然也不是你一個人乾的,是大家一起乾出來的,人順了,事才順。”孟義申索性一口氣說到底,“就拿你們前兩天接受省巡視這事來說,有些多年前的事務和材料,你們找不到,不是挨批評了嗎?這是資料整理問題嗎?祁連心裡明鏡似的,但別說你,劉斌都不曉得向祁連討教討教。祁連可以選擇裝糊塗,也可以順手找出來,怎麼做全在他個人意願,反正板子最後打不在他身上。”   原野有些明白了。   “不要太依賴關係學,但也不能毫不在乎,這裡麵道深著呢,慢慢悟吧。”孟義申遞給原野一杯茶,“不說這些了,這是家鄉的茶,嘗嘗。”   原野將手中茶舉起來,“咕咚”一飲而盡,也不怕燙。   “果然是個茶愣子。”孟義申搖搖頭,“到底還是年輕呀。”   祁連的兒子現在在市政府辦當秘書,王修成則是市委組織部王副部長的侄子。這些話,孟義申沒有跟原野說。   當然,原野有原野的好處,年輕而知上進,這是別人比不了、也給不了的。   也許,不爭便是爭,無為才是有為的第一步。凡事很難說,誰知道呢?職場的事瞬息萬變,誰贏誰輸,從來沒有定論。   他又何嘗摸索透了呢,否則,自己怎麼會研究了大半輩子,最後還隻是個一級科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