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雲中秘境(1 / 1)

俠客換太子 問子期 7541 字 2024-03-16

夜摩者,此世界最先抵達極樂彼岸之眾生,雙生伴行,其一統領天界,另一掌管地獄。   ——外阿含經   神鳳十六年,大周帝都長安。   幾位衣著華貴的老臣正在皇帝的寢宮外焦急地踱步徘徊。   眾人剛剛得到消息,皇帝十日前突遭風疾後,一直昏迷不醒,太醫久治不見好轉,這兩日病情加重,恐有賓天之憂。   中書令崔玄貞召集三省六位重臣,共商繼位之人。   崔玄貞此舉亦實屬無奈。   畢竟,本朝天子雲行雨弱冠繼位,勵精圖治,內撫諸藩,外禦狄戎,大周得享太平年景數十載。卻少於流連宮幃,迄今也沒生出了個兒子來。   好在此前,太後已秘密召見崔玄貞,命他抓緊在雲姓諸王裡尋覓合適繼承人,以防萬一。   今日照會,崔玄貞心裡其實早就有了底。   他率先開口,壓低聲音道:   “諸位,太後擬定了三個潛在人選,一為汾陽王雲簫,二為楚王世子雲長卿,三為遼東王雲熙烈,此三人均為高宗皇帝嫡係子孫,年齡上都符合,誰最適合繼承大統,各位同僚請不吝進言。”   一人站出來道:   “遼東王雲熙烈今年三十有二,與天子年紀相仿,常年領兵禦北境之敵,勇武蓋世,深得遼東百姓擁戴。依我看,值此社稷動蕩之際,由他承襲大統,乃大周萬民之福也。”   另一位老臣立刻反駁道:   “不然!在我看來,四方剛剛平定,更需休養生息。楚王世子雲長卿已及弱冠之年,此人文韜武略,禮賢下士,由他繼承天命,必能開創太平盛世!”   崔玄貞皺了皺眉頭,問到:   “就沒人考慮一下雲簫?”   這時,一旁的尚書裴嶽開口了,他嘆氣道:   “汾陽王雖敏而好學,可惜生性頑劣,加之年紀尚淺,今年剛滿十五,恐扛不起大周江山這份重擔。”   崔玄貞當場反駁道:   “雲簫才思過人,不僅博采眾長,還練得一身好武藝,人謂之汾陽小臥龍,此等曠世奇才,不正是明君之選嗎?”   幾位重臣你一言,我一語,一時難以爭出個結果來。   就是這時,寢宮門突然被用力推開,太監總管高公公快步奔向崔裴兩位大臣,滿眼焦急。   “快,大人,皇上睜眼了!看來…是回光返照!”   崔玄貞,裴嶽等六位大臣腳步匆匆,緊跟在高公公身後,一乾人等很快奔進皇帝的龍床前,當場跪倒一地。   隻見大周天子麵色蒼白,眼圈泛黑,他在太監的攙扶下吃力的直起身體,卻虛弱到很久才擠出一句話來。   這時,崔玄貞隻好奏陳太後和眾大臣所議之事,委婉進言稱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恩準繼位人選。   雲行雨自知病入膏肓,聽完崔玄貞的話,緩緩地點了點頭。   這時,崔玄貞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紙張,上麵已經寫就三個名字,正是方才在寢宮外探討的三位“候選人”:   楚王世子雲長卿,遼東王雲熙烈,汾陽王雲簫。   崔玄貞將紙托舉在天子麵前,雲行雨吃力地抬起手,太監心領神會,將一支沾了朱紅墨水的筆遞到雲行雨手裡。   崔玄貞見狀朗聲道:   “請皇上示下,哪位雲室後裔可繼承大統?”   彌留之際,天子吃力攥著筆,筆尖似乎是朝著雲簫二字而去。   忽然,他的眼神采渙散,禦筆重重地掉到地上,眾官探頭再看時,隻見雲行雨已經雙眼徹底失去了神采,已經沒有了鼻息,赫然駕崩了!   “皇上~~~!”   大臣們當場撲跪於地,所有人捶足頓胸哭做一團。   高公公緊張又密切地關注著眼前的動向,因為他非常清楚:   這幫重臣在哭完之後,即將為繼位人選展開異常激烈的交鋒!   他偷偷瞥了一眼咽氣的天子,他胸前依舊擺放著崔玄貞呈上的那張紙上,那張紙上,雲簫的名字上方有一個淺淺小紅點,似乎是雲行雨在斷氣之前用盡全力點下的…   裴嶽大踏步向前,一把抓過紙張,大聲問崔玄貞:   “崔公,皇上所立乃何人?!”   崔玄貞停頓了一下,定聲道:   “汾陽王雲簫!”   下跪的一位大臣突然抬頭,目光如炬:   “非也!皇上並未在紙上落筆定奪,人選未定!依我看,遼東王雲熙烈才是先帝欲立之人!”   帝崩於塌未幾,群臣便為了繼位之人爭吵不休,聲達於天   ……   --------------------------------------------------   長安的西北方向,千裡之外的雲中郡邊陲,有一片廣袤而高大的密林,這裡山勢陡峭,人跡罕至,無數猛獸出沒其間。   此山林依附於高聳入雲的北昆侖,從山腳一直延續到山尖的雪峰附近,百年來,除了偶爾迷路的獵戶,極少有人踏足這裡。   北昆侖乃神周北境最龐大山脈,其雪山接踵而出,綿延數千裡,成為大周和西域諸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從古至今,大周邊軍通往西域或北境諸國,無不繞行北昆侖。   這讓北昆侖在苦寒險峻之外,又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北昆侖不僅人跡罕至,群山中還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境。   鮮少有人知曉,那片高大密林的深處有一條小道,順著小道可抵達雪山間一座氣勢宏偉的瀑布。   那瀑布流淌著汩汩的熱水,常年溫熱,甚是奇異。瀑布後麵有一個不起眼的山洞,隻要穿過這洞,便可抵達一處世外桃源般的洞天秘境。   當然,江湖上也極少人知道這個地方,它喚作——天音穀。   天音穀被北昆侖的數座巍峨雪山多麵環繞,一條天音河穿行穀間,雪山環抱的穀地中叢林茂密,霧氣縹緲,鳥語花香,一片世外桃源之景。   穀中田地阡陌縱橫,牛羊成群,木屋比鄰,往來人等身著各色樣式衣裳,長相身材也集五湖四海之眾。   穀中居民來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卻能彼此和睦相處。   深穀邊緣,一片林木蔥鬱的山脊,一棵巨大的梧桐樹上,一位約莫十五六歲的少年正踩著細細的樹叉向上攀爬,他的目標似乎是樹梢頂上的一窩鳥蛋。   那少年身著米色布衣,烏發長鬢,膚白若凝脂,雖生得麵容清秀,眉宇間卻自帶一股英豪氣。   隻見他踩著一個結實的樹枝,縱身一躍,便輕盈地攀上了樹梢。   就在他喜滋滋地將鳥蛋盡數掏來,藏進懷裡時。   樹下突然響起一個少女的聲音:   “靈均哥哥,你又跑出來了!妙湛師父提著棍子找了你兩個山頭了。”   一位少女正在樹下仰頭怒目而視,那少女生得美妙至極,麵若皎月之白,唇若桃花之艷,雖是一臉怒氣,卻看得人不由得心生憐惜。   少年名喚神靈均,是當地茶農之子。少女名叫李青瑤,乃當地神醫李瑜的傳人。兩人一直跟隨穀中唯一的僧人妙湛法師學武修佛。   靈均聽到青瑤的吼聲,悻悻地低頭答道:   “師父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往日他上山閉關少說也得三五天?”   青瑤埋怨道:   “師父讓我倆每日按時練功,你一不留神就偷跑出來,現在師父連我也要一起責罰了!”   靈均隻好跟著青瑤乖乖回到寺院,隻見一位長須雪白,精神氣十足的和尚端立在寺院中央,見靈均進來,他氣呼呼地舉起棍子抽了靈均好幾下,又轉頭去抽青瑤,手在半空中停了好久,終是沒舍得下手打。   這妙湛法師來頭甚是神秘,二十多年前獨自一人行至天音穀,自己動手建起寺廟,修佛參悟,收徒傳授武學佛法。   他緣何至此,又有什麼前塵往事,穀中人一律不得而知。   妙湛對少年弟子們既嚴格又疼愛,神靈均和李青瑤是他千挑萬選才肯收下的,隻因他認定這兩個孩子心性極好,天資極高,是最適合的衣缽傳人。   可惜神靈均年少頑劣,兩年的學藝光景,逃課偷懶已是家常便飯。   青瑤則相反,不但師父所教授的內容都悉數掌握,還會融會貫通,算是沒辜負妙湛的一番心血。   妙湛師父打罷,忍不住厲聲責罵道:   “靈均啊靈均,為師教你武藝,是想讓你守正自保,從不指望你行俠仗義,濟世安民。我等偏安於天音穀,就是為能與眾鄉民獨善其身。可你練功如此不上心,妄想他日仗劍江湖,豈非笑談?!”   青瑤聽罷,趕緊出來打圓場:   “師父就不要苛責靈均哥哥了,他隻是不願每天束縛在這一方寺院裡,總想探清穀中全部的角落,但師父每日布置的功課,他也未有絲毫懈怠。”   妙湛看了青瑤一眼,搖了搖頭嘆道:   “你休要護著他。”   “靈均,前日所授阿難攝魄功,練到第幾層了?”   神靈均一聽師父要檢查功課,料定他氣消了一半,看來是要原諒他了。   於是信心滿滿地展示了一套阿難攝魄功,隻見他略微傾身,垂下的右掌稍稍運勁,忽然凝眸望前,一記淩厲的辟爪如蛟龍破浪而出。   隻聽轟隆一聲巨響,麵前那塊兩米高的怪石頓時一分為二!   妙湛捋了捋胡須,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之後他故意佯作生氣:   “讓你給我示範一下阿難攝魄功,沒讓你打爛我的奇石…你給我記住,下不為例!”   妙湛又換上一副嚴肅的麵孔,再出了一題:   “三百四十二年前,喀商帝國的提爾城圍城之戰,為何最終失敗,以我教你的兵法分析,可找出答案?”   靈均同樣信心滿滿答道:   “兵法曾曰,圍城戰當緩則緩。一來可以打擊城內軍民士氣,二來可以吸引敵方主力來援,伺機設伏剿滅援軍。然而喀商主帥不留餘地,破提爾城速度太快,致使援軍跑了一半決定不來救了,反而掉頭撲向喀商主帥大本營。圍魏救趙,使得提爾城之圍自解。師父看這是也不是?”   妙湛點點頭:   “嗯,分析得在理。今天你算過關了,回去吧。”   靈均和青瑤同時拜別:   “多謝師父!”   靈均隨後一溜煙地奔出了寺廟院門,青瑤在後麵緊追不舍。   靈均剛一出門,便使出了新學的輕功“鶴鳴蒼穹”,三兩步便飛到了半山腰。   他剛一回頭,便發現頭上一道陰影,那是青瑤從他頭上飄過,已經飛到了前麵。   靈均不禁一邊追一邊喊:   “青瑤,你有沒有藏著掖著,師父教你的鶴鳴蒼穹,你當真全教給我了?”   青瑤一邊在絕壁邊如蜻蜓點水般踏過,一邊笑著答復:   “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哪有藏著掖著?話說你不也學得很快嗎?非得三五日超過我才算滿意?”   原來,妙湛教給倆徒弟的課程是大不相同的,除了給兩人都傳授佛法經文之外。   青瑤主要修習的是輕功和玄門八卦,機關術,教授靈均則重在內外門功夫,縱橫術,兵法等。   至於師父為什麼要這麼安排,倆徒弟也不解其中緣由。   於是乎,為了偷學到師父全部的本事,靈均私下常常偷學青瑤的輕功,青瑤也偶爾聽一聽靈均講一些師父教的縱橫術和兵法,但她隻是時不時看著靈均微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似乎並不真正銘記在心。   靈均聽了青瑤這番話,於是答到:   “那倒不是,我隻是不想輕功不精,被天音穀外麵的人小瞧了去,將來我可是要走出這裡,去江湖上當個人人敬重的大俠的!”   青瑤回頭幽怨地對靈均講了一通:   “誰敢小瞧你了?天音穀裡除了師父,都沒人敢跟你交手了,你還不滿足?再說了,當大俠就那麼有意思?反正我隻想學到師父的一招半式,能保護爺爺和天音穀的鄉親們,就心滿意足了。”   靈均腳下一用勁,很快跟了上來:   “當然有意思,你沒聽說書的韓大伯講過嗎?歷史上的那些大俠啊,不但行俠仗義,鋤強扶弱,還保境安民,甚至平息邦國紛爭呢!”   青瑤撇了撇嘴:   “說書罷了……爺爺說過,說書人的故事都經過杜撰和加工的,反正我就聽一樂,也不當真。我從來不指望你成為天音穀走出去的大英雄,能平平安安,別讓你娘親和師父操心就萬事大吉了。”   神靈均一聽,臉上劃過些失望之色:   “說來說去你還是不相信我。”   一陣急速下山後,兩人差點撞到一位背柴的大叔,大叔及時躲閃到路旁,抬頭一看是青瑤,連忙說到:   “青瑤,你爺爺到處找你,讓你回去幫忙,村裡好像又有人被“赤煉金甲”蟲咬傷了!”   青瑤聽完,立刻轉頭,一邊答話一邊繼續趕路飛下山:   “好的,謝謝丹納大叔!”   望著少男少女遠去的背影,丹納大叔笑著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