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恩”(1 / 1)

王國之影 豆仙人 3266 字 2024-03-16

一場風襲,卷得太安宮的簾子呼呼作響。但卻分毫不能影響正在處理案卷的太帝,太帝桌臺上的燭火搖曳,似乎從昨晚到雞鳴之時並未離去。   “萬歲爺,已經四更了”說這話的是太帝身邊的大太監,他一邊說著話,一邊又將簾子卷了起來。隨後又慢步並恭並敬地奉上了一個由金絲楠木案子托著的褐色盒子   “萬歲爺,長壽丹該服了,可不能欠著身子,損傷龍體啊”大太籃隻是托著,麵前的太帝並不急著服用。   過了好一會兒,太帝才放下了手中的案卷,大太監見狀,馬上將托在手中的案板向上捧起。   “朕倒是越來越越力不從心了,要靠這藥石度日”   “萬歲爺,倒是為難小人了,萬歲爺爺的龍體可是壽比天齊,又得長生丹,日後必能得道飛升,到時候,小的又如何能服侍您啊”大太監掩麵泣道。   “你啊,倒是愈發伶俐了”   “萬歲爺爺,哪裡的話,小的隻是想著不能永遠服侍您,哪有什麼其他意思”   太帝大笑,接過了大太監托著盒子,服了下去。全乾國也就是大太監能如此輕易地博得太帝一笑。   “丹的成色不錯,賞黃金千兩,長生觀一份,尚書一份”   “萬歲爺爺睿智,小的實在是愚鈍,為何要賞與尚書”大太監以一種謙恭的態度問向太帝。   太帝笑意更濃   “尚書為國操勞,當受賞,朕念及其幼子倒也到了婚配之齡”   “萬歲爺爺真是心善,他徐家能讓您記掛,即使是史書上記著的那些賢帝,怕也是不能做到萬歲爺爺這樣的宅心仁厚,他徐家受了這樣的天恩,又怎麼會不為萬歲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萬歲爺爺,小人先替他家萬謝您了”大太監行了個大禮,臉上神情倒是歡喜。   太帝隻是笑,他清楚自己麵前的人,是天底下少有的妙人。   “你去辦吧,膚乏了”盡管太帝如此,大太監仍然服侍太帝寬衣解帶,直到太帝睡了去了才離開。   大太監領了一隊小太監,並著兩隊力士,帶著兩千兩黃金,向著長生觀走去。   長生觀聽聞大太監要到,觀中道士除了觀主清風道人,皆是齊齊抱著拂塵立於觀前等候。站在最前的是他們的大師兄。   而大太監失了之前恭謙之色,反倒是有一絲冷淡。   “長生觀有功,賞黃金千兩”   “謝主隆恩”   道士齊齊跪下,向著大太監的方向行了個大禮。   隨後大太監命身下的小太監在此等候,自己領了一隊力士,向著徐府走去。   等到了六更,他們一行人終於是到了徐府。力士卸下黃金後,除了抬橋子的位於門口等候,其餘都回皇宮去了。   大太監利索地往徐府外堂的倚子坐下,茗了茗徐府下人遞上的名茶逢春,靜靜地等候徐父。   “不知大人到來,招待不周,實屬怠慢”   “徐大人言重了,您可是朝廷重臣倒是雜家唐突了”   “大人說笑了,誰人不知您是陛下身前的紅人”   “都是替聖上辦事,徐大人莫要折壽咱了”大太監又茗了口茶平淡地說道   “不知大人今人來是為了。。。。。。”徐父慎重地問向大太監。   “聖上至仁,憐你為國操勞,又無多所少營收,你的兒子也到了婚娶之紀,特予你黃金千兩充作媒之事”大太監又蓋了蓋荼具邊品邊說道來意。   “謝主隆恩,其實小子倒也是有了歡喜,隻是家中貧寒,遲遲未動,現如今倒也是能成全小子了”   “意有此事,你家小子當真有天大的福分,不知是哪家”大太監露出喜色   “李禦史家的千金”   “倒也是個漂亮的人兒,聽聞李禦史家倒無南丁,倒是慣養些。”大太監看向徐父。   “隻是犬子頃慕,至於能否結成良緣,還要看緣分呢”   “既然如此,咱家先祝賀大人,時候不早了,咱家乜要回去了”大太監放下杯具,頓了頓衣襟,起身。徐父跟著他,直到大太監出了府門,遠去了,他才回府。   “你怎麼看”徐父問向徐源,原來徐源一直站在堂後,清楚地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不出所料,隻是陛下太急了”   “是啊,太急了,縱使長生之藥,也終有盡數了”徐父清楚自己當年決定跟從的人已經沒有幾年了,天家無情,天家也是不得長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父親,您將祖地秘籍全盤托出了嗎”徐源想知道自己麵前的父親究竟有沒有泄露真正的長生之秘。   “事關祖龍與五秘,自是沒有”徐父以一種極為嚴肅的口吻回答了他。徐源明白了自己父親並未觸犯秘約。   “明日便去吧,這乾國的天快變了,我們也當早做行動了”徐父看了看天。   “鎮北王那邊的暗子已經埋下,如今我們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徐源無言,他清楚如今局勢變化太快,稍不注意或是會落個家破人亡的地步。朝廷如此,國境也是如此。離京都有十三州之距的青州也不太平。鎮北王回歸青州封地,確實會加強乾國北境的安寧,隻是誰也不能確保一位遠在天邊的皇子,是否有不臣之心,陰謀家們早就嗅到了氣味,像是久餓的鷹,勢要將王國這塊肉撕裂。暗地裡有多少家族希冀鎮北王帶領他們走向輝煌之境。王國南部部落也是虎視眈眈,隻盼著太帝一死,便可北上奪取糧食與土地,東部倒是安寧,已有三十載未出現東獸入侵,隻是西部雪山王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統治。權貴們歌舞升平,看似繁榮昌盛的乾國早已危機四伏,徐父清楚的,太帝也淸楚。在這樣的時機下,有識之士,胸懷大誌之士也開始向著京都這個是非之地奔來,為著這乾國盛世撕下表象,救危難於水火之中。   就連那些隱藏在史書裡的力量,也都開始想要浮出水麵,這是一個渴求英雄的時期,也是一個白骨的時期。等待著王國與徐源的將是一個大爭之世。   且看他如何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