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朱雄英求安慰(1 / 1)

深夜,朱元璋看著毛驤呈上來的密報,龍容內斂。   “揚州耕地復耕一半,謊報盡數復耕。”   “竊用府庫賑濟百姓銀兩,自浙江商人手中購入糧食,謊報豐產。”   “殺舶來外人,奪穗穀,謊稱祥瑞。”   “人證物證字據一應俱全!”   看著上麵的密報,朱元璋眼眸之中的怒火熊熊燃燒。   “反了!”   “反了!”   朱元璋一把將密報拍在案桌之上。   這一刻,他對於楊憲的恨意,如滔天洪水一般!   “漫天大謊,撒得點水不漏!這楊憲是將咱都給玷汙了!”   “祥瑞之物,成了禍水,若非雄英明辨,咱這臉麵在天下人麵前都丟盡了!”   朱元璋的每一句話,都夾雜著深深的恨意!   大明皇帝,天下共主,這世間,能引得他動怒的事情已然不多。   然而,   這個楊憲卻是以另類的方式,狠狠得完成了這個‘壯舉’。   “陛下,應天府亦送來急報。”   “因楊憲一事,朝堂之上,群臣攻訐禦史中丞。”   “皇太孫殿下對於此事做了妥善處置。”   “此乃急報。”   “還有皇太孫殿下的手書一封。”   此刻朱元璋正在火頭之上,他毛驤豈敢觸碰逆鱗。   唯有將此事接下來的發展稟報出來,方才是最為中正的做法。   “呈上來。”   毛驤將多封急報以及朱雄英的手書放置在朱元璋的案桌之上,而後恭敬退後三步。   將急報打開,看到劉伯溫被百官彈劾,朱元璋沒有分毫情緒上的波動。   李善長若是沒有抓住這一次機會,那才是離奇。   反倒是朱雄英的處置,稍微讓朱元璋平復了些許怒火。   “還得是咱的好孫兒!”   “咱們老朱家的人,手腕就是要硬!百官上奏是怎個回事?莫不是要以官壓皇權?”   “打得好,打得好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覺得朱雄英當真是有自己的風采。   一個小小的塗節,禦史臺的人,居然敢在朝堂之上公然彈劾上官了,他還不夠格!   朱雄英將此事用剛硬的手腕處置,反倒是深得老朱的心。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子孫是怯懦之輩。   再看朱雄英的手書,剛一打開,朱元璋瞬間麵色一滯。   隻見手書上開篇便寫著一句話:皇爺爺,為強之人,從不抱怨所處困境。但孫兒不是強者,所以孫兒開始抱怨了!   緊接著便是哭訴:皇爺爺,他們欺負孫兒啊!   如此開篇,便是朱元璋也是哭笑不得!   自個兒這孫兒,便是告狀哭訴,也是如此別具一格!   緊接著,便是朱雄英‘顛倒黑白’,開始‘哭訴’這些臣子在朝堂之上多少多少嚇人。   類似於這種廢話,朱元璋看了一眼就直接略過了。   開玩笑,前麵的急報,錦衣衛已經調查得很清楚了,字字句句,每個人的表情都記錄下來了。   且不說自個兒這個孫兒將人廷杖了,單單是那中書省左丞相韓國公李善長被‘質問’,都能看出來到底是誰‘嚇唬’誰了。   而後,朱元璋在略過這些個‘廢話’之後,驚奇發現....   沒了!   對,朱雄英這一封手書,就是來顛倒黑白得抱怨的。   如此孫兒,讓朱元璋哭笑不得!   當真是不知該為自個兒這個孫兒的聰慧開心,還是為自個兒孫兒的無賴擔憂。   打了人,怕被告狀,所以搶先告狀,外帶著一邊哭一邊抱怨!這種舉動,放在孩童身上也是極為炸裂的。   不過...   朱元璋自然明白,自個兒這個孫兒啊...聰明的很!   就是擔心廷杖的事情被訓斥,所以來‘求安慰’來了。   “劉伯溫退朝之後,可有舉動?”   朱元璋淡淡開口問道。   原先對於楊憲的怒火,早就因為朱雄英一封‘哭訴’的手書煙消雲散了。   你楊憲再能騙,不也是瞞不過我孫兒的慧眼嗎?   剝皮萱草,那還是便宜了你小子,要是咱來,你這九族...一同上路才是真的!   “啟稟陛下,劉伯溫去了文華殿,見了太孫殿下。”   “不過殿下將身邊的護衛都換了個遍,具體談話是何,錦衣衛無法查探。”   “劉伯溫乃是禦史中丞,無陛下旨意,錦衣衛亦是不能詢問。”   毛驤恭敬得開口說道。   這一番話說出口,朱元璋滿意得點點頭:“倒也是劉伯溫此人精明。若是他不去見見雄英,咱都要替雄英‘哭訴’兩句了。”   “行了,退下罷。”   毛驤恭敬行禮:“是!”   看著毛驤離去的身影,朱元璋眼眸之中流露出笑意。   自個兒這個小孫兒,倒真的有幾分手段。   一手借力打力,用的那叫一個爐火純青。   這劉伯溫恐怕都隻能隱約察覺,此事就是雄英計謀之中的吧。   ....   翌日,初陽暖人。   文武百官在奉天殿門口三兩談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等待朝議。   而一個小小的身影,成為所有人目光匯聚的焦點。   朱允炆!   這個太子的庶子,一人站立這群開國的名臣悍將之中,極為紮眼。   雖是有禮,盡力對每一個臣子溫文爾雅,但誰都能看出他眼底的膽怯和生疏。   那份拘謹,與朱雄英監國之時的舉重若輕,形成鮮明對比。   潁川候傅友德撓了撓頭,對著藍玉開口說道:“藍大哥,今兒個這位允炆皇孫怎麼也來了?”   看著朱允炆,傅友德那是一萬個不爽。   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爽,可能是天生對於那種拘泥禮節,就是沒好感。   “皇孫罷了!咱們隻敬太孫。”   藍玉不屑得開口說道。   他可沒什麼太多想法,無非就是最為簡單‘嫡庶之分’,   哪怕是朱雄英出了什麼事兒,那這太孫的位置,也是朱允熥的。   這朱允炆啊...沒份兒!   “還是咱們皇太孫殿下厲害!”   傅友德咧咧嘴。   一旁的宋國公馮勝對於這倆人的德行連連搖頭。   一個大明最莽碰上大明第二莽,這倆人的談話,真的是沒有一點點營養。   皇孫怎麼了?以後太孫殿下豋位了,這朱允炆還得當藩王治理地方,多少還是有點用的!   而整個淮西武將的群體,大多都是如同馮勝的觀點。   “諸位叔伯爺爺,允炆有禮了。”   就在此時,一道怯怯的聲音響起,仿佛是鼓足了勇氣,才將話語‘擠出’喉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