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人類政府給予了流浪者艦隊極大的權限,收到領航員小隊的信息包後,政府既沒有表現出對新家園的高度期待,也沒有對海洋裡的不友好表現出過度的擔憂,隻是給予了領航員小隊高度自主的處置權限。對此,阿森、莉莉和弗拉姆自然會有一番討論,他們一致認為這一定是因為星際人類政府在掌握了亞原子新材料合成技術後,以低廉的代價製造了更多規模超過流浪者艦隊的新艦隊,這些新艦隊要麼已經解決了地球的人口危機,要麼已經先於他們找到了更適合人類宜居的新家園,否則星際人類政府不可能對他們的發現表現得如此冷淡。這些思想讓三位領航員陷入深深的不安中,他們自卑地認為自己以及正在休眠艙沉睡的20萬同胞是人類世界的棄子,自己正在從事的事業在母星人民看來不值一提。於是,他們加快了對比鄰星b的探索,試圖通過自己積極工作取得的成績,重新喚回星際人類政府對他們的重視。 “三枚探測器夠嗎?”莉莉問向阿森。 阿森回答道: “NO.2探測器會圍繞該星係的母恒星公轉軌道運動,它將對這顆紅矮星進行近距離的詳細探測,除了對其生命周期、耀斑強度和恒星射線進行分析外,還將對南門二這個三星係統中的另外兩顆恒星與比鄰星之間的引力變化進行探測,確保這顆類地行星能夠成為未來人類長時間居住的場所。” 莉莉和弗拉姆對阿森的高瞻遠矚表示贊同,但他們仍舊對這次的探測表示擔憂,弗拉姆問道: “那我們要如何確定攻擊NO.1探測器的那些東西呢?” 阿森解答道: “這就是NO.3的事了。我這幾天用星際人類政府新研究出來的亞原子新材料合成技術,在艦船AI的幫助下,設計並建造了一臺小型潛水艇,NO.3探測器是一臺運載器,他將攜帶這艘小型潛水艇抵達比鄰星b,小型潛水艇到時候會深入海洋內部,探索未知區域。它的設計使用壽命是1年,設計下潛的極限深度是20000米,這比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還要深8000米。” 莉莉點點頭道: “很不錯的想法,我想這艘潛水艇一定能夠找出那個摧毀NO.1的罪魁禍首。還有什麼更有前瞻性的功能沒有?” 麵對莉莉的詢問,阿森不慌不忙道: “您想說的一定是NO.4探測器吧。” 莉莉馬上明白了阿森的意思,說道: “難道你對NO.4也進行了改造?” 阿森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這個亞原子新材料合成技術是一項無中生有的超棒技術創新,在艦船AI超高速處理能力的幫助下,我們現在甚至能夠用一塊漂浮在宇宙中的隕石,建造出一支強大的機械部隊來。” “你在NO.4探測器上增加了攻擊性武器?”弗拉姆望向阿森問道。 阿森淡定地回答道: “我確實在那艘小潛水艇上設計了一套用於自我防衛的武器係統,這套武器係統的原理是釋放電流脈沖,不會對其原有的生態環境造成任何破壞。至於NO.4探測器,我並沒有讓其搭載任何攻擊性武器,而是通過亞原子新材料合成技術,將其改造成了一臺能夠垂直起降的陸空兩用探測器,這麼做是為了加快我們對比鄰星b的探索效率,提前探索這顆類地行星的陸地環境。”阿森想了想,又補充道,“當然,如果大家覺得有必要在這艘探測器搭載攻擊性武器,也不是不行,艦船的AI現在已經能夠熟練掌握亞原子新材料合成技術了,它的技術黑箱完全可以勝任這種程度的工作。” 作為隊長,莉莉有必要對阿森的提問表個態,她說道: “你把NO.4探測器設計成陸空兩用型,是為了方便它在遇險時擺脫危險吧?這個想法很好,但是我們現在並不清楚那裡的情況,還是搭載一些能夠自衛的武器吧。我們不主動對任何生物發動攻擊,但也得保護自身的安全。” 三枚探測器在流浪者艦隊距離比鄰星b還剩8個月路程時抵達各自的目的地。NO.2的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根據它傳回的數據顯示,比鄰星以穩定的公轉軌道繞南門二AB係統公轉,而且比鄰星的質量相對於另外兩顆恒星來說太小,再加上它們之間的距離足夠大,相互之間產生的引力作用並不會對比鄰星b產生太大的作用,從星係外環境來看,這顆類地行星是非常安全的。然後是比鄰星的壽命問題,艦船AI對NO.2的回傳數據進行了模型分析,得出的結果是這顆紅矮星的壽命能夠達到3.2萬億年,比鄰星b的宜居壽命為0.9萬億年。除此之外,根據NO.2和NO.4回傳的數據相互佐證後,艦船AI還得出了比鄰星b地表的輻射指標,其地表環境接收到的母恒星輻射量相當於地球表麵接受太陽輻射量的70%左右,所有人一直擔心的X射線輻射量也在碳基物種安全承受範圍之內。總之,就當前所有的數據來看,比鄰星b這顆類地行星非常適宜人類永久居住。唯一讓人失望的是,從NO.4連續3個地球日的繞星飛行所繪製出來的全球地圖來看,這顆類地行星的宜居麵陸地麵積少得可憐,所有陸地麵積加起來還沒有一個新西蘭島的陸地麵積大。不過,這在阿森看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他自信地向莉莉和弗拉姆說道: “如果我們現在身處21世紀,以那個時代的人類科技而言,這確實是個問題。但現在,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已經以爆炸式的速度迭代了200多年,以整個流浪者艦隊的力量,改變一顆行星的地形地貌並不是什麼難事,更何況我們現在還有亞原子新材料合成技術的加持呢。” 有了NO.1的慘痛教訓,莉莉這次謹慎了許多,阿森的話並沒有讓她盲目自信,反而問道: “三天了,NO.3有什麼新發現嗎?” 阿森撓了撓頭,將控製室的全息影像從NO.4的視角調整到NO.3的視角,就在視角轉換的一瞬間,三人看到一條兇猛的盾皮魚向NO.3沖了過來,這觸發了NO.3的防禦機製,一股無形的電流脈沖向盾皮魚的方向打了過去,那條長著一對鋒利的角質牙的盾皮魚頓時就呆立在了原位,僅憑著微弱的慣性,一動不動的向NO.3的方向漂動著。電流脈沖強度不高,這次攻擊並沒有對這條比鄰星b的“原住民”造成實質性的破壞,沒過多久,這條盾皮魚就醒了過來,也許是意識到眼前這個怪怪的金屬疙瘩不好惹,一擺尾巴便調轉方向逃走了。 看完NO.3這一場有驚無險的戰鬥後,阿森搖了搖頭說道: “NO.3在比鄰星b的海洋裡遊蕩了3天,足跡遍布永日麵的南北半球,發現了103種無脊椎動物和92種脊椎動物,以及300多種海洋植物,發現的最兇猛、最有可能對NO.1造成損害的生物就是這種傻裡傻氣的盾皮魚了。實在是……” 莉莉扶住阿森的肩膀,展現出指揮官沉穩的一麵,用阿森的基因母語寬慰道: “阿森,再耐點兒心,一定要找出襲擊NO.1的真兇。這些盾皮魚雖然兇猛,但它們破壞力最大的嘴巴,不可能在那麼短時間內將一枚堅硬的探測器撕碎,我們一定要找出真兇,否則即使8個月後抵達比鄰星b,按照星際人類政府頒布的法案,在沒有排除新行星所有潛在危險前,不可能讓一個人類下船的。”她托著下巴沉思了片刻,說道,“二位還記得17、18世紀歐洲對北美的殖民史嗎?” 阿森疑問道: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能說得直白點嗎?” 莉莉轉向艦船AI,說道: “流浪者14號,請簡明扼要地講講17世紀,歐洲殖民北美大陸的前期情況。” 艦船AI立馬回答道: “好的,指揮官。16世紀末、17世紀初,歐洲人到達北美洲之前,北美大陸上生活著上千個原住民部族,其中僅在北美東海岸分布的就有阿布納基、佩科特、莫西乾、易洛魁、波華坦、薩斯奎哈納、勒納普等上百個不同的部族。當歐洲人登陸以後,原住民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由於地理的隔絕的原因,原住民對歐洲殖民者以及非洲黑奴所帶來的病毒毫無抵抗力,在與歐洲人接觸之後,病毒在原住民裡大肆傳播,他們的人口數迅速減少,很多部族甚至十不存一。幸存下來的原住民後來又被卷入了戰火之中,這些原住民要麼直接麵對歐洲人的槍炮,要麼犧牲在歐洲各大國在北美大陸上掀起的戰爭中……” 艦船AI講述到這裡時,莉莉說道: “流浪者14號,講到這裡就可以了。” “好的,指揮官。根據您的提問,流浪者14號分析出一個觀點,不知此時是否合適講出來。” 莉莉對艦船AI的主動交流非常感興趣,她說道: “說說看吧。” 艦船AI繼續說道: “好的,指揮官。根據您剛剛的提問,以及目前領航員小隊碰到的問題,流浪者14號大膽地對您的想法做了猜想,您可能認為在比鄰星b的海洋內已經有某個生物種族演化出智慧文明,NO.1探測器在一瞬間遭到撕裂性、毀滅性的破壞,這種破壞力很難是某個單獨的物種個體能夠造的,按照這個方向推測,我們可以把這個事件想象成為某個具備協同工作的物種群所為。” 不僅僅是莉莉和艦船AI,阿森和弗拉姆也有同感,隻是在沒有獲得確鑿證據前,他們不願意將這樣的猜測說出來,既然艦船AI已經把這個想法說出來,他們也索性不藏著掖著了。弗拉姆鎖著眉頭,麵色沉重地問莉莉道: “按照流浪者14號剛剛對北美殖民史的簡要陳述,你的意思是,這個具備協同工作能力的物種,已經演化出了一定的組織能力,他們將NO.1視為不明的外來者入侵,有意識地對其進行試探,最後造成了我們看到的結果?” 莉莉沒有正麵回答弗拉姆的問題,說道: “要解釋NO.3這幾天的尋無所獲,原因無非有兩個,第一,他們不在乎我們的存在,仍在自己的棲息地按部就班地生活,隻是我們的NO.3還沒找到他們而已;第二,他們像北美的原住民一樣,將我們視為危險,刻意地躲避我們這些所謂的外來殖民者。” 艦船AI回應道: “確如指揮官的猜測,通過這三天來NO.3和NO.4探測器對比鄰星b海陸空全方位的探測,我更傾向於您的第二種推測。” 弗拉姆的眉頭鎖得更緊了。他問道: “為什麼?” “無論是那些少的可憐的島嶼,還是海平麵下上萬米的海床,我們的探測器都沒找到任何對自然環境進行加工的痕跡,換句話說,如果這顆類地行星上真的有智慧生物的存在,他們的智慧水平可能還非常原始,原始到還不足以對自然環境進行主觀改造。”艦船AI回復道。 一直沉默的阿森突然反駁道: “流浪者14號,我很佩服你的學習能力,但是你目前所學習的內容是基於人類當前認知的,如果跳出這個認知範圍,你存儲器內的海量知識儲備就不全對了。” “很願意聽取阿森博士您的教誨。”艦船AI謙虛道。 “這麼說吧!我也很傾向於你剛剛的推測,因為就目前的證據來看,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高度文明的痕跡。但人類找尋了3個世紀的地外生物,直到今天才有了第一類接觸可能性。我們不能完全用人類的認知來理解可能存在的地外物種,他們有可能原始,亦有可能高級,我想隻有等到我們將整個比鄰星b完全探索完畢後,才能對這個問題下一個相對準確的定論。” 聽完阿森的發言後,莉莉說道: “沒錯。阿森博士,接下來有什麼計劃?” “宜居麵的探索還有20個小時就能全部結束,如果仍舊一無所獲的話,我計劃讓NO.3進入比鄰星的背陰麵繼續探索。同時……” 阿森語塞,顯然他對後麵的計劃還沒有十足的把握。莉莉鼓勵道: “不要有所顧忌,你是我們小隊的科學官,在這方麵,我們尊重你的意見。” 阿森喝了一口艦船AI用亞原子新材料合成技術製作出來的速溶咖啡粉沖泡出來的咖啡,說道: “我感覺我現在就像一名徹頭徹尾的17世紀的歐洲殖民者,我們是受過良好道德教育的人類,我想你們跟我的想法應該是一樣的,人類未來如果真的遷居比鄰星b,我們應該與這些原住民和平共存才對,但我接下來計劃卻與那些17世紀的殘暴殖民者們當年所用的方法如出一轍,我現在非常擔心歷史重演。” 弗拉姆拍了拍阿森的肩膀,說道: “阿森博士,作為一名非洲裔基因的工廠嬰兒,我非常理解你的自責。你不妨這樣想,我們現在無論采取什麼措施,都隻是為了排除潛在風險,沒有任何人想要殖民這裡的原住民。” 阿森低下頭,喝完杯子裡剩餘的咖啡後,慢吞吞說了一句: “你們見過鯨落嗎?” 莉莉和弗拉姆先是有些莫名其妙,不過沒多大一會兒,就都明白了阿森的意思。一番站在一定道德高度的周密計劃後,便各自分頭準備去了。 阿森在艦船AI的幫助下,改造出了NO.5和NO.6探測器,這兩艘探測器的功能與NO.3的功能相似,各自攜帶了一艘小型潛水艇。其中的NO.5探測器所攜帶的小型潛水艇與正在比鄰星b執行任務的那臺在功能上完全一模一樣,這兩艘潛水艇的任務是不間斷的在這顆類地行星的宜居麵和永夜麵的海洋裡,繼續按部就班的執行探索任務。NO.6所攜帶的潛水艇要比前兩艘體積稍大一些,除了動力係統和探測功能之外,它還有一個大大的肚子,這個肚子將會攜帶更多的人造物資潛入比鄰星b的海洋。 弗拉姆的任務相對簡單地多,他在艦船AI的幫助下,對比鄰星b已知的所有物種進行了係統的分析,這包括他們的機體特征、習性以及物種與物種之間的食物鏈關係等。有了這些數據後,艦船AI針對這些已知生物的共性和特性,借助亞原子新材料合成技術,製造出了一款適用於已知所有海洋物種口味的高密度壓縮食物,這些食物被打包放進NO.6探測器搭載的小型潛水艇的大肚子內。 在強大的艦船AI幫助下,二人僅用了不到10個小時就結束了所有準備工作。同時期,隊長莉莉與遠在4.2光年之外的星際人類政府取得了聯係,並向其匯報了比鄰星b這三天的探索結果,以及他們的下一步計劃,政府工作人員以極其冷淡的口吻同意了他們的方案後,阿森的鯨落計劃就開始了。 兩枚新探測器搭載著兩艘新潛水艇安全抵達指定位置後,NO.5按照預定軌跡,接替了NO.3繼續探索宜居麵的海洋環境。三人顯然更關心NO.6所攜帶的大眾口味美食,阿森借助艦船AI親自操縱著NO.6先下潛到距離海平麵3米的位置,然後利用機械臂拋出一小塊高密度壓縮食物。乾癟的壓縮食物遇水後迅速膨脹,在NO.6下方不遠處立刻形成一大團渾濁的淡黃色水霧。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大量魚群蜂擁而至,迅速對這一大團渾濁的淡黃色水霧發動起本能式的“攻擊”,沒過多久,第一波餌料就被啃食殆盡。 “流浪者14號,讓NO.6下潛70米後再次投放一波餌料。剛剛的這次投放隻吸引過來了淺水層的魚群,沒有形成食物鏈。”阿森命令道。 “阿森博士,我建議將這次的下潛深度調整到海平麵以下120米處,這個深度的海洋生物活動種類比較豐富,更容易產生多物種聚集的鯨落效應。”艦船AI建議道。 “聽你的。” “好的,阿森博士。” 第二次餌料的投放確實比第一次投放的效果好很多,除了魚群之外,很多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也參與到食物的競爭中來。後來趕來的掠食者們對那些正在進食的弱小動物展開了獵殺,本能讓這些海洋生物無視危險的存在,繼續貪婪地啃食著人類投放的誘餌。 阿森見全息影像裡的鯨落效應已經產生,問向艦船AI道: “流浪者14號,這次有什麼新發現嗎?” “根據NO.6回傳的信息,比鄰星b海洋生物庫又增加了12個新物種,但經過分析和比對,這新增的12個新物種均不具備智慧文明行為,更不具備摧毀NO.1的破壞力。” “好吧!繼續觀察!” “好的,阿森博士。請問,下次的餌料投放還選在這個位置高度嗎?”艦船AI問道。 “下一次到淺海海域的海床上試試吧!”阿森簡明扼要地下達指令。 “好的,阿森博士。” ……
第二章 鯨落計劃(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