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李振傳授的“寶貴經驗”,我的打工生活就有趣多了。從六月十六號開始,我乾活的時候以主動為原則,以勤奮為方針,在工作和夥食方麵逐漸遊刃有餘了。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如意打工時,一個人付出越多,收獲就越大。 傳菜員除了傳菜之外,還要打掃衛生,按照職責,我負責打掃傳菜區的衛生,包括擦臺子,拖地,同時要打掃旁邊空區的衛生。旁邊的空區被李振稱為“禮拜區”。那裡不僅放著幾張沙發以供客人休息,還立著一尊彌勒佛——老板娘經常燒香拜佛,給彌勒佛供奉新鮮水果。 她不放心讓傳菜員清潔佛像,每天都親自擦拭佛像,我知道她的擔心,無非是覺得我們毛手毛腳,偷吃供果,或者弄壞佛像。等我打掃完衛生,我就會去房間裡主動幫服務員掃地、拖地、換桌布、倒垃圾。到了用餐期間,我還會主動跑上跑下、跑前跑後,幫服務員送菜單。不管客人是點套餐還是親自點菜——服務員都要把菜單寫四份,純手寫,四份菜單,房間裡留一份,吧臺留一份,廚房留一份,傳菜區留一份。等我把寫好的菜單從樓上送下來後,還會主動把客人們點的酒水給他們拿上去。 要想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行動是最有效的方法,我這樣乾了五天,服務員們對我的印象就深刻多了,也漸漸有了好感,所以,她們大都認為我比較踏實,乾活兒肯出力,不偷懶,不滑頭。有了這層緣故,她們也樂意和我分享“剩菜”。況且我在心理上已經接受了,所以吃“剩菜”的時候,思想上沒有任何障礙。 很多事情就像“吃剩菜”一樣,一旦在心理上接受了,在行為上接受就理所當然了。 吃“剩菜”很有講究,客人動過筷子的菜絕對不吃,隻吃真正的剩菜。一些“剩菜”屬於“看菜”,服務員怎麼端上去,就怎麼端下來,客人隻是拿眼睛看一下,也就是說,吃飯期間,他們宛如一個個承受香火熏陶的神像,隻看不吃。還有一些菜肴都沒端到酒桌上去,隻是在房間的碗筷櫃子上放著,一直放到用餐結束,也就成了“剩菜”——房間裡點的菜太多了,大酒桌也放不下。 客人們在房間裡吃飯,用餐結束後幾乎沒有人打包飯菜,我在如意海鮮城乾了兩個多月,印象中隻有一個人喜歡打包,他每次吃完飯,臨走的時候都會讓服務員打包餐桌上剩下的素包子和肉包子,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打包”。 即使“剩菜”眾多,如果一個傳菜員口碑不好,服務員就懶得與之分享美食了,這也是李振告訴我“嘴要甜、腿要勤”的一大原因。 我記得,在我倆值班閑聊的時候,談到了“剩菜”的現象。 我說:“來吃飯的客人,看過的菜比吃過的菜要多得多。” 李振笑著說:“你這個說法很有意思,很多菜就是用來看的,不是來吃的。” 由此,李振說了鹹豐皇帝的一個故事。 英法聯軍快打入BJ的時候,鹹豐皇帝決定避避風頭,就從BJ逃到了熱河行宮。熱河,也就是今天的HEB省CD市,此處建有避暑山莊,專供清朝的皇帝夏天消暑、辦公、居住使用。可是,鹹豐皇帝逃到熱河的時候恰是秋天,一轉眼,季節就到了冬天,也就不用避暑了。由於本次出行屬於逃跑,再加上季節的原因,熱河行宮的衣食住行就和京城那邊相差甚遠了。 即使如此,鹹豐帝吃飯的時候,麵前也擺著一個“看桌”,“看桌”上麵菜肴多樣,多達五六十種,不過這些菜不能吃,隻能看,以此來顯示皇家氣派。 鹹豐並不傻,他對現實的衰敗也有一定的感知能力,當他聽到皇後建議撤掉“看桌”之後,他就同意了,以節約開支,不過他有個心腹大臣,名叫肅順,鹹豐特別相信肅順,關於撤“看桌”的事情,他也詢問了肅順的看法,沒想到肅順是反對的,他反對的理由是:“皇上,‘看桌’絕不能撤,否則的話,群臣、太監就會以為皇上沒錢了,財政頂不住了,如此一來,宮內宮外人心渙散,不利於您的統治,也不利於大清的穩定。” 鹹豐一聽,頓覺肅順的反對意見很有道理:肅愛卿果然是為朕考慮,深得我心。從此,鹹豐帝就不再提撤掉“看桌”的事情了。 可見,麵子,在特定時期是很重要的,因為麵子可以穩定人心,安撫群臣,給人以繼續生活的希望。 李振肚子裡有很多這樣的故事,與他共事兩個多月,我跟著他學習了很多有意思的趣歷史,也有一些教科書上永遠看不到的小故事。 話說回來,我和服務員一起吃了不少“剩菜”,到了六月底,我的體重增加到了一百二十一斤,整個人顯得神采飛揚,活力沸騰。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生活是相似的,給人一種復製、黏貼的感覺,不論是在酒店做傳菜員,還是在學校裡做學生,區別在於復製、黏貼的內容不同。在酒店傳菜的時候,我覺得打工就是一場西天取經之旅,在旅途中,關鍵是要發現並掌握“無字真經”;而在學校裡,學生的工作就是學習,不過,在書上隻能看到“有字真經”,相對於社會而言,學校是封閉的區域,這些“有字真經”所涵蓋的知識是有限的,所以學生有知識卻沒見識,有想法卻臉皮薄,做事也常常自我設限。 如意海鮮城則是真實的社會,盛行看不見的“叢林法則”,裡麵有學校永遠不會教的知識。“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便是這個道理。 李振雖然愛講各種段子,他內心是純凈的,就像吃肉喝酒的濟公和尚一樣。在酒店晚上的時候,如果不忙,李振就會去酒店對麵的公園裡看星星,他喜歡仰望星空,他說他最難以忘懷的事情就是小時候去爬泰山,在泰山頂上跟著表哥一起看星星。山頂寒風刺骨,但他覺得忍冷受凍是值得的,因為星空非常靚麗,日出非常壯美。淩晨,他表哥在看星星的時候告訴他:生活就像一個宇宙,我們都是宇宙裡麵的小星球,在宇宙中按照既定的軌道運行,在運行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天外來客,在他們的影響下,我們會脫離既定的軌道,從而尋覓出適合自己的軌道。 那時候,李振昏昏沉沉的,也聽不懂表哥的感慨。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振也就逐漸明白了表哥的意思:生活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這種平等有兩種內涵——其一,每個人每一天都擁有二十四個小時;其二,每個人的終點都是一樣的。雖然如此,但他表哥想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然後度過一生。 按照他表哥的思路,十七歲那年的夏天,李振就是我宇宙中的天外來客,他對我的影響最大。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人並非那些轟轟烈烈的大人物,而是一些身邊的熟人,他們會深深地影響到我的軌道。 李振改變了我的軌道,在他的影響下,我對社會、人生、親情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在如意海鮮城的打工經歷是我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打工給我帶來的影響比高考對我的影響還要大,從那時候起,我逐步告別了偏激,告別了怨恨,也告別了書生氣。 改變自己的性格,是一個人能做到的最偉大的變革。 我自己的變革是悄無聲息進行的,是在上班與下班之中發生的,而在工作與休息的間隔中,生活也並非百分之百的復製、黏貼,期間,也發生了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 六月二十日,早上十點四十五分,六叔說著說著話,就把吧臺墻壁上的白板拿下來了,他準備在上麵寫“今日沽清”。“今日沽清”的意思是有些菜沒買到,服務員需要注意今天沒買到的菜,如果客人點了相關菜品,就要及時告訴客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對酒店來說,“今日沽清”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這涉及到酒店的榮譽與口碑。如意海鮮城享譽吳縣,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方麵是因為如意海鮮城屬於縣裡的高檔酒店,另一方麵是因為如意的菜肴種類齊全,色香味俱佳。 酒店成立之初,為了保證菜品的賣相,負責采購的廚師實行輪班製,值班廚師每天早上都要早起,跟著六叔去附近的“光明市場”上買新鮮的蔬菜、魚貝、肉、蛋以及調料。同樣都是賣菜的,有些老板的心眼兒就比較靈活,專門挑最新鮮的蔬菜賣給六叔,六叔在買菜的時候,菜攤老板滿嘴都是漂亮話,把六叔吹捧得很開心。如此一來,賣菜的人和六叔就慢慢熟悉了,也漸漸成了如意的穩定供貨商,當店裡缺某樣蔬菜的時候,六叔隻需打一個電話,新鮮蔬菜立刻就會被送來。菜送來後,記賬即可,積攢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再付賬也沒有問題。 酒店有一輛銀色電動三輪車,剛開始是用來買菜的,經年累月,三輪車的剎車也不靈敏了,很多菜也不需要六叔親自去采購了,菜販子們會準時送貨上門,這輛三輪車就華麗轉身,成了酒店取送桌布的專車了。這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即使菜販子優先給如意供貨,六叔也不能保證酒店所需要的蔬菜、魚肉都能買到,不能及時買到相應蔬菜的時候,就要寫“今日沽清”了,提前提醒優於事後拒絕,未雨綢繆強於拖延推諉。 六叔提起筆剛要寫“今日沽清”,正逢李振從旁邊走過,他就對李振說:“小振,我寫字不好看,你過來,我說你寫。” 李振拿起白板筆剛準備寫,卻看見我從前樓上下來,搬著兩箱酒瓶子走向倉庫區,他就說:“小舟,送完酒瓶馬上過來,有事找你。” 我不知什麼事,連忙去倉庫放好酒瓶,一路小跑過來。等到了吧臺,我才知道,原來李振剛才給六叔說我寫字好看,六叔正等著我來寫字呢。 “小舟,你來寫,我說你寫。” 六叔說了幾道菜名,我就把這些今天沒有的菜寫在了白板上。 “哎呀,小舟,你這個字寫得很不錯嘛!”六叔摸著他的禿頭稱贊道。 我連忙表示:“六叔您過獎了,我寫得一般。”我連忙作出謙虛的模樣,其實,那一刻我內心還是很自豪的。 “不錯不錯。來,小莉,把這個掛在上麵,讓服務員看看。”六叔邊說話,邊把白板遞給了莉莉姐。 莉莉姐把白板掛在酒架旁邊的墻上,讓服務員知道今天不能做的菜品。 等我寫完今日沽清,六叔又打電話催菜販子去了。現在並不忙,我和李振坐到了傳菜區外麵的沙發上——也就是李振說的“禮拜區”——閑談,我問他:“振哥,你怎麼知道我的字寫得好看?” 他說:“昨天下午,我看到你拿支筆在餐巾紙上寫來寫去的,我在旁邊經過的時候,順勢瞄了一眼,發現你的字寫得很好看。所以,剛才六叔讓我寫字的時候,我忽然就想到你了,也讓你在酒店秀一把,讓大家感受一下文科生的力量。” 原來,昨天我在傳菜區寫字被李振看到了,不知道他有沒有看到我默寫的那首詩。 我自我解釋道:“振哥,我昨天閑著無聊,默寫了一段《相信未來》。” “默得好,在這裡打工,就應該‘相信未來’,隻有相信未來,才能熱愛生命!”李振感嘆道。 由於這次的表現,六叔記住了我,非但他記住了我,老董也記住了我。 當天中午,老董下班,路過吧臺的時候,他的目光被白板吸引了,他點點頭說:“上麵的字寫得不錯。” 老董是老板娘的丈夫,莉莉姐的公公,我當時隻知道他是個領導,但不清楚他具體在哪裡上班。不過,在如意海鮮城,老董的一句誇獎比六叔的千萬句誇獎都有用,老董的話很快就傳遍了酒店。 李振說過,老董很擅長書法,他還常常參加市裡的書法比賽,也獲得過一些獎狀。 因為字體優美,自那天起,我在如意寫了一個多月的“今日沽清”。 書法,是我十七年來掌握的唯一特長——唯一不需要花錢就能掌握的特長。 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不管作業多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寫得都很認真,字也很工整,一板一眼,有一天,我被語文老師選中去製作黑板報,負責在黑板報上抄一段話。俗話說,字怕上墻,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我更就認真了,生怕自己寫不好,給班級抹黑。也正是因為這份認真的精神,語文老師給我開了一段時間的小灶。 語文老師姓剛,是個滿頭銀發的可愛老頭,每天下午放學後,他就會教給我半小時的毛筆字,並鼓勵我多寫字,還讓我一直負責黑板報的寫字板塊。等到小學畢業的時候,我的字體不僅有了大幅度提高,還能根據文段區域的大小,合理安排字數以及間距,以達到整體舒適的視覺效果。 也正因為小學的這次歷練,我得以在如意展示自己的“才藝”。 當我在黑板上戰戰兢兢抄文章的時候,也決不會想到把字寫好有什麼用。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做了之後,並不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真正的作用會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來。 八月份離開如意後,我去讀了大學。大學畢業十二年後,我感覺內心焦躁不安,索性就去了一座寺廟修行。在寺廟裡,我每天聽晨鐘暮鼓,跟隨僧人唱誦經文,也學他們持戒吃齋,達到了一個月不知肉味的層次。修行的生活是很規律的,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晚上九點半休息,四周山巒環繞,我感覺內心由躁動趨向平靜。修行期間,我還學到了一個詞語——功不唐捐,意思是自己的付出不會白白浪費。 聽到和尚講這個詞語的那一刻,我立即想到了在如意海鮮城寫字的經歷,也想到了小時候製作黑板報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