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上兵伐謀,但要先搞定老大(1 / 1)

家師諸葛亮 鋒端 4368 字 2024-03-17

“當真?”   劉備猛的站了起來。   薑陽點點頭:“剛才據探馬來報,曹魏,正在整備糧草,近期就會南下。孫權若不想兩線作戰,必定要來求和。”   在迎回黃權部後,薑陽立馬就安排了探馬去襄陽一探究竟,今天剛剛向他匯報,確實在備戰。   不用探馬,薑陽就還知道,這次曹魏伐吳將有三路大軍。   如果歷史沒改寫的話,曹魏三路大軍都會無功而返。   可如今陸遜被貶,朱然被斬,又損兵折將,東吳還能不能抗住,就說不定了。   至少,江陵城的歸屬可能出現偏差。   薑陽的話一說完,劉備和諸位將軍都是一震。   特別是劉備,之前他把主力放到江南,就是為了給魏軍南下留出空間,方便兩軍夾擊東吳。   如今,曹丕終於是要動了,劉備的精氣神也瞬間提了起來。   “軍師,曹軍若真的南下,朕可以自己去打,何必要他孫權小兒送過來?朕不僅要打下荊州,還要直接打下整個江南。”   “諸位將軍,速速整頓兵馬,做好南下的準備。”   “陳式,朕命你盡快率軍與吳班匯合,幫助黃權等部南渡。”   “薑陽,速速給丞相寫信,盡快再準備兩萬兵馬,越快送來越好。”   劉備猛的拔出佩劍,一劍東指。   “眾將士,殲滅吳賊,就在此舉,敢不用命?”   “喏!”   眾將齊聲稱是。   看著激動到有些瘋狂的劉備,薑陽知道他已暫時失去理智,便也沒有立刻反駁。   薑陽也理解他,夷陵之戰足足打了一年多,被折磨得太慘了,前幾天更是被陸遜火燒連營,差點就丟了性命,任誰也會徹底打出火氣。   想了想,他決定先轉移一下劉備的注意力。   “陛下,如今當務之急,是請陛下盡快返回秭歸。”   其實秭歸也不太安全,本來薑陽想要劉備回白帝城的,可那裡對劉備來說是個災地,還是不去為妙。   “陛下,軍師說得對。還請陛下盡快返回秭歸,這夷道城由末將來守。”   “陛下,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陛下千金之體,還是回秭歸為好。”   “.......”   薑陽的話,提醒了在座的各位將軍,於是紛紛出來請命。   “朕領兵作戰四十餘載,何時有過畏懼?此時正是南征的大好時機,朕又豈能回到後方。”   劉備覺得心中還有油,還能燃燒,不想退回。   “陛下坐鎮秭歸,方能更好指揮眾軍。那日若陛下在秭歸,必定會調度兵馬去救黃權將軍,也無需末將跋山涉水。”   薑陽這話一出,讓劉備安靜了下來。   “也罷,朕就坐鎮秭歸,靜等各位將軍佳音。賢侄,你隨朕一起過去。”   眾將皆稱用命。   長江仍在吳軍水師的控製下,於是劉備和薑陽先沿夷水逆流而上,再計劃經涿鄉返回秭歸。   整個行程大概要三天。   第二天晚上,劉備閑來無事,喊薑陽一起走走。   “賢侄,初次見你,還是一個六七歲的稚童,沒想到,彈指一揮間,如今已成為我大漢的棟梁。”   “能跟隨家師,為陛下效勞,是侄兒之幸。”   薑陽打蛇隨棍上,這時候,如果還一口一個末將,那就是蠢。   “記得那時朕讓你給丞相通傳名號,說得有些長了,你竟說記不得那麼多字,現在記得了不?”   “侄兒少時愚昧,還請陛下恕罪。”   “哈哈哈......說笑而已,賢侄不必當真。”   “那日老師獻給陛下三分天下之計,侄兒至今記憶猶新。”   既然話說到這了,薑陽就要用老師諸葛亮的話好好勸勸劉備。   “那日聽丞相分析天下大勢,如醍醐灌頂,丞相實乃謫仙人也。”劉備稍稍停了一下,轉過身看著薑陽:“可還記得丞相的話?”   “不敢忘。”   “再說與朕聽聽。”   “自董卓以來......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將軍既帝室之胄......   若跨有荊、益......   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靜靜聽薑陽說完,然後久久沉默不語。   等了一會,他才在嘴裡輕輕重復著“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薑陽隻能靜靜跟在他的後麵,絲毫不敢插嘴。   這幾天以來,薑陽感覺劉備身上的皇帝威嚴越來越強。   薑陽對劉備的態度,也從一開始把他當歷史人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到後來把他當一個普通敗軍之將,再到一個堅韌不拔的的老人。   如今,薑陽已經把他當做一個真正的皇帝,一個主宰無數人性命的皇帝。   “軍師。你說,前幾日,我是不是有些急了?”   “回稟陛下,末將以為,確實可以再緩緩。”   劉備對薑陽的稱呼,已經從賢侄變成了軍師,那薑陽自然要以軍師的身份來回答,必須把心中看法說出來,切忌遮遮掩掩。   “如果傾舉國之力,能做到嗎?”   劉備還是有些不死心。   “極難。江東各世家,麵對外敵,甚是團結。當年曹賊數次南征,盡飲恨而歸。大漢,並不比曹賊強。”   劉備點點頭,沒有言語。   薑陽繼續說道:“就算僥幸成功,也極可能是給曹魏做嫁衣。”   劉備頓了一下,繼續往前走。   “隻能聯吳抗魏?”   “隻能聯吳抗魏。”   “你說,朕還有機會還都長安嗎?”   “陛下一定會還都長安!”   “既然如此,就等孫權小兒幾天吧。”   劉備一錘定音。   到了秭歸,薑陽終於過了兩天舒心日子。   山好、水好、空氣好,可這漢時的飯菜實在太難吃。   作為一個注定要去翻越‘蜀道山’的四川男人,薑陽的廚藝不說爐火純青,至少也是初窺門徑。   於是,在劉備、黃權等人不斷吞口水的期盼中,薑陽拿出了三道家常菜。   回鍋肉。   酸菜魚。   芋兒燒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