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啊,那博浪沙可是在咱河南省陽武縣的地界兒,平時人來人往的,哪有什麼大山大水的,都修了寬闊的大道,車馬隨便跑,還有一大堆衛隊跟著保護始皇帝。你說這博浪沙上哪找這麼嚴密的保護啊,這刺客還敢動手,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結果呢,人家一椎扔過來,雖然沒砸到始皇帝的座駕,但是把副車的車軾給砸斷了。 始皇帝一聽這“咚”的一聲,嚇得可不輕,身邊上下的衛士都圍上來保護他,吵吵嚷嚷的,聲音大得震天響。始皇帝定了定神,大喝一聲:“都別吵!”衛士們一瞧,馬上去撿起那鐵椎來給始皇帝看。始皇帝一看這鐵椎,氣得火冒三丈,馬上命令武士們去搜捕刺客。武士們跑遍了整個博浪沙,連個人影都沒見著,隻好回來跟始皇帝說:“皇上,這刺客跑得比兔子還快,我們實在找不到啊。” 始皇帝一聽,更是氣得七竅生煙,大喝道:“難道這刺客是天上掉下來的嗎?你們這些衛士都乾什麼吃的?保護我不讓刺客靠近,結果讓他跑了!一定是不遠的地方溜了!我要抓住這個刺客,把他碎屍萬段!”說著,就命令當地的官員趕緊抓人,弄得整個博浪沙雞飛狗跳的。 那刺客就是找不到啊,十天的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還是沒抓到人。這可把始皇帝給氣得夠嗆。他一拍大腿,說:“算了!先把這事放一放,咱們回京城再說!”於是乎,他就掉頭向東,從上黨一路飛馳進入關中。這次回京走的是直線距離,沒有繞道兒。然後他就匆匆忙忙地回到了京城。 哎呀,這個事兒可有意思了。咱們得從頭兒說。話說,扔鐵椎的這位壯士,歷史上也沒記載他叫啥,我也不好亂猜。但是呢,指使這位壯士的人,可是個大人物,後來還被譽為英雄,他的名字叫張良,字子房。張良可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咱們得特別提一下。 張良是韓國的貴族,他們家好幾代都是韓國的宰相。秦國滅了韓國的時候,張良還年輕,沒做官,但他一心就想給韓國報仇。他家裡有三百個仆人,弟弟死了也沒埋,就一門心思地想刺殺秦始皇。隻可惜那時候秦始皇太厲害了,老百姓都嚇得不敢說話,更別說有人敢去刺殺他了。就算有幾個勇士,也是想著自己的命要緊,哪敢去惹秦始皇? 所以啊,張良報仇的願望一直沒能實現。他想,世界這麼大,哪能找不到一個能幫自己的人呢?於是他就決定出去旅遊,說不定能遇到一個厲害的人,幫他實現願望。他就假裝去求學,跑到了淮陽。費了好大勁兒,終於找到了倉海君這個東方的大俠。倉海君果然很豪爽,直接就見他了。兩人一聊到秦始皇的暴政,倉海君也是氣得咬牙切齒。再加上張良口才了得,把倉海君說得更激動了,就幫張良找了一個力士。 這個力士啊,長得高大威猛,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張良對他特別好,像對待兄弟一樣。然後跟他說了一些心事,希望他能幫忙。力士聽了也沒等張良說完,直接就答應了。他可是那種專門乾大事的人!張良還特意打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的鐵椎給力士用。然後跟倉海君告別後,就和力士一起秘密行動了。哎呀,這可真是讓人熱血沸騰啊! 哎呀,這事兒真巧了,剛好始皇帝第二次東巡,張良知道了這個消息,立馬告訴了力士,一起去迎接。到了博浪沙,看到塵土飛揚,就知道始皇帝帶著大隊人馬來了,兩人趕緊在馳道旁邊埋伏起來,大氣都不敢出。 馳道建得高大厚實,兩旁地勢低窪,還有青鬆掩映,最容易藏身了。力士身手矯健,埋伏在近處,而張良沒啥功夫,就埋伏得比較遠。這是想當然的事,不然張良怎麼能逃掉呢?等到禦駕經過,力士一下子跳起來,一椎子砸過去,沒想到用力過猛,鐵椎從手裡飛出去,砸到了副車上。 那些侍衛都嚇得手忙腳亂,力士卻像風一樣跑掉了。張良遠遠地聽著動靜,知道力士已經動手了,就希望他能一舉成功。不過因為自己勢單力薄,還是趁機跑遠點,再探探情況。所以張良和力士分頭跑掉了,後來聽說砸錯了車,有點小遺憾。又聽說始皇帝下令全國大搜捕,十天都沒找到人,力士真是幸運啊!張良也趕緊改名換姓,逃到下邳躲了起來。 張良以善謀略聞名,《史記》雖然記載他和力士一起刺殺秦始皇,但肯定不是他自己動手的。 話說這下邳縣靠近東海,是秦朝的一個小縣城,距離博浪沙好幾百裡呢。張良逃到這裡,還算有點存款,能解決溫飽問題,不用餓肚子。一開始他也不敢出門,就躲在家裡避風頭。後來聽說始皇帝已經回鹹陽了,抓捕的力度也放鬆了,他才敢出門逛逛,有時候還去橋上看看風景。那橋呢,當地人都叫它“圯”,張良也就是隨便走走,散散心。 有一天,一個白頭發的老爺爺拄著拐杖,顫巍巍地走上橋來,走到張良身邊的時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一隻鞋子掉到了橋下。老爺爺就對張良說:“小子,你去把鞋給我撿上來!”張良一聽這話,心裡那個氣呀,心想這老頭怎麼這麼沒禮貌,咱倆又不熟。但眼珠子一轉,看見老爺爺穿著一身毛布衣服,拿著根竹杖,估計都七八十歲了,走路都費勁,估計也就是想圖個方便。於是壓了壓火,下去把鞋撿了起來,遞給老爺爺。 老爺爺坐在橋上,把另一隻腳伸出來,又跟張良說:“給我把鞋穿上。”這下張良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心裡想這老頭真是麻煩,算了算了,好人做到底吧。於是就單腿跪下,給老爺爺把鞋穿上。老爺爺也不道謝也不道歉,就這麼走了。 張良覺得這老頭太奇怪了,就跟著他看他會乾什麼。走了差不多一裡路的樣子,老爺爺好像察覺到了什麼,轉身回來,跟張良說:“你這小子挺不錯的!五天之後天亮的時候,你再來這裡見我。”張良趕緊跪下答應。老爺爺就自己走了。 張良也是個聰明人,心裡琢磨這老頭肯定不是普通人。那就五天之後再來看看吧! 流光如梭,五天時間轉瞬即逝。老人已經站在原地,臉色不善:“小子,跟老人約會要早到,你怎麼現在才來?你回去吧,五天後再來找我!”張良不敢多說什麼,隻能乖乖回去。 又過了五天,張良特別注意時間,不敢貪睡,一聽到雞鳴就趕往約定地點。結果,他發現老人已經在那裡等著了,老人還是責備他遲到。於是,老人又約定五天後再會。 這可真是考驗啊!張良有些失望地回去了。五天後的晚上,張良緊張得一夜未眠,剛過黃昏就出門了。還好,這次老人還沒到,他就在一旁等著。過了一段時間,老人終於來了,看到張良已經在那裡等候,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孺子可教,就應該這樣!” 說著,老人從袖子裡拿出一本書交給張良,並囑咐道:“你讀這本書,將來可以成為帝王的老師!”張良心中大喜,想要再問老人一些問題,但老人已經提前囑咐道:“十年後你會輔佐一個國家興盛;十三年後,你到濟北穀城山下去找一塊黃石頭,看到它就說明找到我了。” 夜色漸深,雖然有淡淡的月光,但張良還是看不清書上的字跡。於是他懷揣著書趕緊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張良迫不及待地打開書開始閱讀。書分為三卷,卷首注明是“太公兵法”,這讓他驚喜不已。他也知道太公就是薑子牙,精通兵法,曾是周文王的老師。他之前從未見過這本書,現在被老人傳授給他,肯定隱藏著某種高深的智慧。 從此以後,張良日夜苦讀,將“太公兵法”三卷背得滾瓜爛熟。俗話說,“熟能生巧”,張良熟讀此書後,漸漸心領神會,對書中的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他逐漸構思出許多興漢的謀略和計劃。然而關於這位老人究竟是哪裡人氏,有人猜測他是神仙或妖怪。如果將這個故事編入普通的古代小說中,一定會加入許多神秘的元素和奇幻的故事情節。但實際上,這位老人很可能是隱居的智者或學者。他精通兵法,擁有高深的智慧和見識。由於年事已高,他希望盡快找到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來傳承他的智慧。因此他選擇了張良作為傳承者。後來張良在漢高祖時期經過濟北時,果然在穀城山下發現了一塊黃石。他將這塊石頭取回供奉起來。從他與老人相遇算起正好過了十三年。這證明老人的預言是非常準確的。這塊黃石也成了老人的象征和紀念物。 更何況老人既然已經預知未來的時事,又怎麼會不提前準備好黃石呢?否則,在張良去世後,將黃石與他一起葬入墓中,為什麼黃石沒有發生變化呢?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這裡,我要加入一些評論和判斷,以掃除一切荒誕不經的說法。好了,話不多說,讓我們繼續講故事吧! 且說秦始皇從上黨回到都城,因為那次博浪沙的襲擊,他再也不敢遠行出遊了,隻好在宮裡過著安逸的生活。這一住就是三年,漸漸地時過境遷,他又想出宮遊玩了。他以為京畿一帶的人民都是秦國的子民,一向安居樂業,他可以隨意遊玩,不會出什麼亂子。但是,他還是擔心會有意外情況發生,於是就屏退了儀仗隊,換上了平民的裝扮,悄悄地出了宮,省得路上的人對他行注目禮。他還帶了四名勇士,命令他們暗藏兵器,不露出任何破綻,以便在必要時刻保護自己。 一天,秦始皇正在微服私訪,忽然聽到路旁有幾個人在唱歌。他們唱的是: “神仙得道茅初成,駕龍上升入太清。 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 帝若學之臘嘉平。” 秦始皇聽了這歌,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於是就向當地的老人詢問歌詞的意思。老人就根據他們平時聽到的傳說,給秦始皇解釋了一下。原來太原那邊有個叫茅盈的人,他研究道術,成了真人。他的曾祖父叫茅濛,表字初成,相傳在華山中得道成仙,駕著雲彩和龍升天啦。這首歌謠就是茅濛傳下來的,所以當地人都學會了,經常唱。 秦始皇聽了挺高興,問:“人要是得道了,真的能成仙嗎?”老人說:“人隻要有道心,就能長生不老,成了仙。”秦始皇點了點頭,就跟老人告別了。回到宮裡後,他根據歌謠最後一句的意思,下令把臘月叫做嘉平月,算是學仙的一個起點。 之後他在鹹陽東邊選了個地方,挖了個大池子,引渭水進去,弄了個人工湖。這個湖長二百裡,寬二十裡,號稱蘭池。湖裡壘了些石頭做地基,建了些宮殿和亭臺樓閣。他給這些建築取名為蓬瀛,“蓬瀛”就是指蓬萊和瀛洲兩個神話中的仙島。他還從湖裡選了一塊大石頭,讓工匠們把它雕刻成鯨魚的形狀,長二百丈,假裝是海裡的真鯨魚。結果不到幾個月就建成了。秦始皇就經常來這裡逛逛,把這個地方當成是海上的神山,聊以自慰。這簡直就是個大傻瓜! 話說秦始皇這個大老板,一心想著長生不老,經常微服私訪,去尋找神仙。結果有一天,他被一群暴徒給盯上了,這群人看上了他的仙氣,想搶他的仙藥。於是某天晚上,這群暴徒就出來襲擊他,嚇得他連忙後退。好在帶了四名武士,這些武士也不是吃素的,跟暴徒們乾了一架,砍倒了好幾個。秦始皇嚇得夠嗆,趕緊回宮了。然後下令大索盜賊,官吏們挨家挨戶地搜查,鬧了好幾天。從此以後,秦始皇再也不敢微服私訪了。 又過了一年,秦始皇還是不死心,還想求仙。他心想,隻要能成仙,啥都不怕了。於是又命令東遊,出到碣石那兒。這時有個叫盧生的燕人,也是個“鍵盤俠”,天天在網上吹牛說自己見過各種神仙。盧生跑去見秦始皇,說自己是神仙下凡,能幫他找到長生不老藥。秦始皇一聽這話,立馬信了他的邪,讓他趕緊出海去找神仙。 盧生一去好幾天沒消息,秦始皇在海邊等得望眼欲穿。終於等到盧生回來,盧生說雖然沒找到長生不老藥,但是神仙給了他一本書,上麵寫了好多預言。秦始皇拿過來一看,全是些神神叨叨的話,看不懂。但裡麵有一句“亡秦者胡”,這可把秦始皇嚇得不輕。他想,這個“胡”肯定是指匈奴了,現在匈奴還很強盛,將來我大秦天下肯定會被他們給滅了!不行不行,我得在他們還沒壯大之前就把他們滅了! 於是秦始皇馬上收拾東西,帶著盧生北上,讓蒙恬帶著三十萬大軍去北伐匈奴。這可真是“神仙一言驚破帝王夢”啊! 匈奴這幫家夥,雖然強悍得像一群猛獸,但他們其實跟原始人差不多。他們沒有城市和宮殿,整天就知道放羊牧馬,哪裡水草豐茂,就往哪裡搬家。他們的頭頭,也就搭個帳篷,披著毛皮,吃吃烤肉。基本上跟原始社會差不多。他們就是身體壯、脾氣大,對於什麼禮儀廉恥一竅不通。除了放牧,就是騎馬射箭、抓野獸玩。有時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邊防兵不注意,他們就趁機南下搶劫一番。所以當時的國人都很討厭他們,說他們是低級的犬羊。 不過啊,歷史學家說他們是夏後氏的遠親淳維的後代。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也搞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在周朝的時候,燕、趙、秦三個國家都和匈奴相鄰,所以他們經常很注意防備匈奴,修建了很多城堡和軍隊來守衛邊境。這樣,匈奴就不敢輕易侵犯他們的邊境了,隻好待在外麵。 這次啊,秦國的將軍蒙恬帶著大軍突然出擊匈奴。匈奴沒有準備,一下子就被打敗了,隻好四散逃跑,把他們住的地方讓給了秦國人。這個地方就是後人說的河套地區,在長城外麵西北角。秦國人就在這裡設立了44個縣,然後把一些犯人移到這裡來住。接著,他們又乘勝追擊,把匈奴趕到了黃河的北邊,占領了陰山等地,設立了34個縣。然後在黃河邊建起了城池作為邊防,把以前的三國舊城都修築增高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跨過山嶺,穿過山穀,總長一萬多裡,叫做萬裡長城。 哎呀呀,你想想看啊,雖然以前就有長城的舊址,但是它們都是斷斷續續、不相連的,而且東西兩端也沒有這麼長。隻有經過秦將軍蒙恬的修建,才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當時用了多少工人、花了多少錢啊,真是沒法算!當時國人的苦難啊,您想想就知道有多嚴重了! 鼛鼓頻鳴役未休,長城增築萬民愁, 亡秦畢竟誰階厲?外患雖寧內必憂。 長城尚未築就,又有一道詔命,使將軍蒙恬遵行。欲知何事,請看下回。
第4回 誤椎擊逃生遇異士 見圖讖遣將造長城(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