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回 2重喜竇後逢兄弟 1紙書文帝服蠻夷(1 / 1)

話說,漢文帝聽說他的媽媽薄太後要來了,立馬率領一群文武百官,跑到郊外去恭恭敬敬地迎接。大家等了一會兒,就看到薄太後的車隊緩緩駛來。文帝和其他官員一起跪下,連文帝自己都給媽媽行了大禮。薄太後坐在車裡,滿臉笑容,讓車騎將軍薄昭傳話說不用多禮。薄昭趕緊下馬,按照太後的意思告訴了大家,於是大家都站起來,跟著太後進了城,一直到了長樂宮。文帝還親自扶媽媽下車,進了正殿,再和百官一起北麵行禮祝賀。禮畢之後,大家才各自散去。   這位薄太後的經歷,我之前已經說過了,這裡就不再囉嗦了。值得一提的是,薄太後一胎就生了個兒子,也就是文帝。這不僅僅是因為“母以子貴”,更因為文帝對她非常孝順。在代郡的時候,薄太後病了很久,文帝親自照顧她,日夜不息,連吃藥喝湯都要先嘗一嘗,確保沒問題才讓媽媽喝。所以,薄太後的病終於好了,文帝的孝順也廣為人知,最後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一個曾經失寵的妃子,最後尊為皇太後,就像許負預言的那樣,真的是“苦盡甘來”啊!   更神奇的是,文帝的老婆竇氏也是這樣的好運。她本來是個普通人家的女孩,早年就失去了父母,和兄弟相依為命。可是,她竟然被選進了皇宮,做了呂後的侍女。後來,呂後把一批宮女分賜給各個諸侯王,竇氏也在其中。她因為自己是趙地觀津人,就想去趙國,於是找主管太監說了自己的想法。可是,那個太監竟然忘記了,把竇氏的名字寫到了去代國的名單裡。竇氏得知後非常失望,但也隻能接受命運的安排。誰知道,到了代國後,她竟然被代王看中了,生了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後來,代王的王妃去世了,竇氏就成了後宮的領袖,最後還成了皇後。這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看來,有時候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啊!   文帝元年春天的時候,丞相以下的官員們聯名上書,請求預先立太子。文帝一再地推辭,說以後應該選賢能的王,不應該私自立自己的兒子。但群臣們不肯罷休,又上書堅持請求,說自古以來,立太子都是立兒子,現在皇子啟是長子,又敦厚仁慈,最適合立為太子,上可以繼承宗廟,下可以符合人心。文帝最後隻好答應,於是冊立東宮,立皇子啟為太子。   太子定下來後,群臣們又開始請求立皇後。這還用說嗎?太子啟是竇氏生的,竇氏自然應該是皇後,這還有什麼疑問嗎?不過群臣們沒有直接指名,讓文帝自己決定。文帝因為上麵有太後,需要稟承母命,才顯得孝順。於是薄太後就下了一道命令,立太子的母親竇氏為皇後。竇氏就這樣意外地成為了文帝的皇後,正位中宮。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如果當年那個主管太監沒有忘記竇氏的請求,竇氏可能就隻能做個妾了,怎麼可能一躍成為國母呢?那時候幽王和共王的妻子都很兇悍,如果竇氏做了他們的姬妾,恐怕還會被冤枉死呢!   竇氏成為皇後後,她的長女嫖被封為館陶公主,次子武被封為淮陽王。就連竇皇後的父母也沾了光,得到了榮耀的封號。原來薄太後的父母都早已去世,分別葬在會稽和櫟陽。自從文帝即位後,追尊薄父為靈文侯,在會稽郡設了三百家園邑來守墓。薄母為靈文夫人,在櫟陽北也設了園邑。薄太後覺得自己父母都得了封號,不能厚此薄彼,於是也下詔追尊竇後父為安成侯,母為安成夫人,在清河郡觀津縣中設了二百家園邑來守墓。這可真是惺惺惜惺惺啊!   車騎將軍薄昭是薄太後的弟弟,當時已經封為軹侯。因此竇後的哥哥長君也得了特旨,賜給很多田地和房產,讓他移居長安。竇後自然感激姑母的恩情,跪拜謝恩。等到長君奉旨到來後,兄妹相見歡喜得不得了。但是談到小弟少君時大家都傷心得淚流滿麵。長君說少君被人搶走了多年沒有音信生死未卜。竇後也哭得稀裡嘩啦的。後來她派人到清河郡去讓地方官員幫忙找少君但一時也找不到。這可真是讓人捉急啊!   竇皇後一直很想念弟弟,有一天突然收到一封信,打開一看,原來是弟弟少君已經到了長安,自己來找姐姐了。信裡提到了他們小時候一起采桑的事情,竇皇後回想起來,確實有這麼一回事,於是她就跟文帝說了這件事。文帝就召見少君。   少君和竇皇後已經十多年沒見了,那時候少君才四五歲,現在重逢,差點認不出對方,竇皇後有點尷尬,不敢馬上認。還是文帝在旁邊仔細問,少君才詳細地說了自己的經歷。原來他小時候跟姐姐走散後,就被人販子抓走賣給別人當奴隸,後來又換了好幾個主人,直到十六七歲。有一天他們在山裡燒炭,結果山崩塌了,其他人都被壓死了,隻有少君逃過了一劫。後來他又打了好幾年的工,覺得自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就去算命,結果算命的說他會有奇遇,不但能擺脫窮困,還會封侯。少君當時覺得這是扯淡,沒太在意。沒想到後來他的主人搬到了長安,他也跟著去了。到了長安後,正好文帝新立皇後,城裡熱鬧非凡。大家都在傳說這個皇後是觀津人,以前隻是個宮女,現在居然成了國母,真是神奇。少君一聽這話,就想起了姐姐當年也進宮選過秀女,難道這個皇後就是我姐姐?於是他四處打聽,最後確認了這個皇後就是他姐姐,於是他就大膽地寫了一封信,把采桑的事情寫進去,作為證據。   竇皇後一開始還有點懷疑,就再問少君:“你還記得我們分別的時候是什麼情景嗎?”少君說:“我姐姐往西走的時候,我和哥哥送到郵舍,姐姐看我年紀小,就向郵舍的人要了點米給我洗頭,又討了一碗飯給我吃,然後才動身。”說到這裡,少君已經泣不成聲了。竇皇後聽了也哭得更厲害了,她顧不上文帝還在場,就站起來抱著少君大哭道:“你真是我弟弟啊!可憐可憐!想不到今天我們能重逢!你姐姐我已經得到了皇上的寵愛,你也得到了老天的保佑!”說著說著就說不下去了,兩個人抱頭痛哭起來。旁邊的太監們看了也忍不住掉眼淚。文帝坐在上麵看到兩人哭得這麼傷心也感到很難過但他還是忍住了悲傷等兩人哭完了才勸他們別哭了然後又叫來竇皇後的哥哥長君讓他們兄弟團聚。   長君和少君見了麵也有很多話要說不過這都是些家常話了就不用多說了。後來文帝讓兄弟倆住在一起又賜給他們很多田地和房子長君和少君拜謝了文帝和皇後就一起回家了。右丞相周勃和太尉灌嬰知道了這件事後私下裡議論道:“以前呂氏專權我們差點沒命現在竇皇後的兄弟都聚集在都城裡將來要是他們靠著皇後的關係得勢乾預朝政那我們這些人的性命豈不又掌握在他們手裡了?而且他們出身貧寒不懂禮義一旦得誌肯定會像呂氏一樣專權我們得早點防備給他們找個好老師好朋友引導他們走上正路才能避免後患啊!”兩人商量好後就去跟文帝說請文帝給竇皇後的兄弟找個好老師好朋友。文帝同意了就開始挑選合適的人選。竇氏兄弟果然很懂禮貌不仗勢欺人。而且文帝也吸取了以前的教訓隻是讓他們安心住在長安不給他們封爵。直到景帝繼位尊竇皇後為皇太後才想給兩位舅舅封爵可惜長君已經去世了不能受封隻有他的兒子彭祖被封為南皮侯少君還活著被封為章武侯。另外還有一位魏其侯竇嬰他是竇皇後的堂弟後麵再講他的故事。   文帝是個勤奮的皇上,他努力治理國家,做好事,幫助窮人,照顧老人。他還派官員們四處巡遊,看看各地的領導是不是都稱職,如果有做得不好的,就懲罰或者換掉他們。而且,文帝還規定,各個地方不能隨便送貴重的東西給他,這樣全國都很安定,大家都過得很好。於是,文帝就獎賞了之前跟著他一起打拚的大臣們,比如封宋昌為壯武侯,張武等六個人為九卿,還有淮南王和齊王的舅舅也都封了侯。他還查了查高祖時期的功臣,有百多人呢,都增加了他們的封地,真是夠意思,沒忘記老朋友。   過了半年多,文帝對國事越來越了解,有一天他上朝的時候,問右丞相周勃:“全國一年裡,判了多少案子?”周勃一臉懵,說不知道。文帝又問:“每年國家的錢和糧食,收入和支出是多少?”周勃還是說不清楚。他心裡其實很慚愧,急得背上都出汗了。文帝看周勃答不上來,就問左邊的陳平。陳平其實也不清楚這些具體數字,但他腦筋一轉,回答說:“這些事都有專人負責,陛下不用問我。”文帝追問:“那誰負責這些事?”陳平說:“陛下想知道判了多少案子,就問廷尉;想知道錢和糧食的事,就問治粟內史就行了。”文帝有點生氣地問:“那你這個丞相是管啥的?”陳平趕緊趴在地上說:“陛下,我的職責是輔佐您治理國家,讓社會和諧,讓百姓安居樂業,還要處理外交事務,讓各個諸侯國都聽話,任務可重了。”文帝聽了,點點頭說:“嗯,你說得對。”   周勃看到陳平回答得這麼流暢,覺得自己真是差遠了,心裡更慚愧了。等到文帝退朝後,周勃跟陳平一起走,埋怨他說:“你為什麼不提前告訴我這些?”陳平笑著說:“你身為丞相,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職責嗎?如果皇上問你長安城裡還有多少盜賊,你打算怎麼回答呢?”周勃被問得啞口無言,默默地走了。他覺得自己的才能確實不如陳平,於是就有意辭職。正好有人對他說:“你已經殺了諸呂,立了代王為皇上,威震天下,也得到了豐厚的獎賞。但古人說,功高震主,如果你還賴著不走,恐怕會有災禍。”周勃被他一說,心裡更慌了,於是上書說自己生病了,要辭職。文帝批準了他的請求,讓陳平一個人當丞相,還和他商量南越的事情。   這文帝可真是個會治理國家的皇帝啊,而周勃和陳平這兩位丞相,雖然都是能力出眾的大臣,但性格和處事方式卻截然不同,真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啊!   南越王趙佗這哥們兒,之前被高祖冊封過,也曾經向漢朝低過頭。但是呢,到了呂後四年,漢朝這邊想禁止南越買鐵器,趙佗就火大了,直接翻了臉,自稱南越武帝,還跑去攻打長沙,搞得那邊一團糟。長沙王向朝廷求救,呂後就派了隆慮侯周灶帶兵去討伐。可那時候天氣太熱,士兵們都生了病,南嶺的路又被趙佗堵死了,周灶隻好在中途停下來。等到呂後病逝,他們就直接打道回府了。   趙佗這下子更是囂張得不行,用兵力和財物誘惑其他小國,把閩越、西甌都變成他的小弟,地盤大了去了,居然還敢模仿漢朝天子的排場。文帝看到其他四方的國家都歸順了,就隻有趙佗這個刺頭兒,就想著用軟手段來搞定他。於是呢,文帝就派人去照顧趙佗父母的墳墓,還給他兄弟們送了好多禮物,然後再派個使者去招安他。這種事情當然得跟大臣們商量一下啦,陳平就推薦了陸賈,說他之前出使過南越,有經驗,這次去肯定沒問題。文帝也覺得靠譜,就把陸賈找來,讓他帶著文帝的親筆信再去一趟南越。   陸賈拿了信就出發了,好幾天才到南越。趙佗聽說是熟人來訪,當然得見見啦。陸賈就把信交給他,趙佗拆開一看,隻見信上寫道:   “朕是高皇帝的側室子,本來在代地當個藩王,離你們那兒老遠老遠的。之前一直沒機會跟你寫信。後來高皇帝走了,孝惠皇帝也去了,呂後管事,可惜她身體不好,病得越來越重。後來諸呂想搞事,幸好被功臣們給平了。朕因為王侯官吏們不放手,隻好勉為其難地當了皇帝。前幾天聽說你給隆慮侯寫了信,想跟長沙王和好。朕已經按照你的意思把博陽侯給撤了,還派人去問候你在真定的兄弟們,幫你修父母的墳。不過呢,聽說你最近在邊境上搞事,讓長沙王和南郡的老百姓都遭了殃。你這樣搞下去,士兵和將領們都得遭罪,老百姓也得家破人亡。朕實在看不下去了。朕本來想跟你商量一下劃分地盤的事情,但是高皇帝當年把長沙王夾在中間,朕也不好隨便改動。其實呢,朕也不稀罕你的地盤和財物,嶺以南的地方你隨便折騰。但是啊,你自己稱帝就算了,還要跟朕爭個高低,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咱們都是王者,應該講點道理嘛。所以朕想跟你把話說明白,咱們忘掉過去的不愉快,從現在開始重新做朋友。朕特意派陸賈來告訴你這個意思。”   這封信啊,簡直就是一篇“心靈雞湯”,軟硬兼施、恩威並濟,既表達了文帝的誠意和關懷,又展示了漢朝的實力和決心。趙佗看了之後啊,估計心裡也是五味雜陳、感慨萬千吧!   趙佗讀完信後,內心被深深觸動了。他握住陸賈的手說:“漢天子真是個大好人啊,我願意永遠做漢朝的藩臣。”陸賈指著禦書說:“這可是天子的親筆信哦,大王既然願意臣服於漢朝,對著這封信就像當麵拜見天子一樣,可得恭敬點。”趙佗聽了,趕緊把禦書掛在座位上,恭恭敬敬地拜跪謝罪。陸賈又讓趙佗趕緊去掉帝號,趙佗也答應了,下令全國說:“我聽說兩個英雄不能並存,兩個賢人不能同時出現。漢皇帝真是個賢明的天子,從今以後,我要去掉帝號,恢復漢朝的藩屬地位。”陸賈聽了,誇贊趙佗是個明白人。趙佗聽了非常開心,和陸賈一起回憶往事,熱情款待。   過了幾天,陸賈要回朝復命,向趙佗索要回信。趙佗想了一會兒,也寫了一封信給文帝,信上寫道:“我這個老頭子是南越的官吏,當年高皇帝賜給我璽印,讓我當南越王。孝惠帝即位後,對我也很照顧。但是高後掌權後,對蠻夷區別對待,下令禁止向我們出售金鐵田器和馬牛羊等物品。我們這裡地處偏遠,馬牛羊已經老了,又因為祭祀不周,有死罪。我派了內史藩、中尉高、禦史平等人去漢朝謝罪,但都沒有回來。又聽說我父母的墳墓被破壞了,兄弟宗族也被殺了。官員們議論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現在我們在內部不能得到漢朝的支持,在外部也不能自立為王,所以隻好改稱為帝,自封為國君,但並不敢對天下造成危害。高皇後知道後非常生氣,削去了南越的戶籍,斷絕了與我們的往來。我懷疑這是長沙王在皇帝麵前說我的壞話,所以才敢發兵攻打他的邊境。   我們南方氣候潮濕,有很多蠻夷部落。西邊有西甌國,他們的兵力很弱,南麵還有閩越國,也隻有幾千人,也稱王。西北還有長沙國,也有一半是蠻夷,也稱王。所以我才敢妄自稱帝,自娛自樂一下。我在南越已經四十九年了,現在都有孫子了。但我每天早睡早起,睡不安穩,吃不好飯,眼睛不看美麗的東西,耳朵不聽音樂,就是因為不能侍奉漢朝啊。現在陛下可憐我,恢復了我的原號,又和漢朝通使往來,我死了也不會忘記您的恩情。我再也不敢稱帝了。請陛下過目。”   信寫好後,趙佗封好信封,又拿出很多特產讓陸賈帶回去給文帝作為貢品,另外還給了陸賈一筆豐厚的禮物。陸賈告別了趙佗,回到漢朝復命。文帝看了趙佗的信後非常高興和欣慰,也給了陸賈豐厚的賞賜。陸賈拜謝後退出了宮廷。從此以後南方安定無事,天下太平。這位兩度出使南越的陸大夫也安然度過了晚年,享受了富家翁的幸福生活。   這可真是,武力何如文教優,禦夷有道在懷柔,詔書一紙蠻王拜,伏地甘心五體投。   哎呀,文帝當皇帝的第二年剛開始,就有一個大佬級人物突然“下線”了!想知道是誰這麼“悲劇”嗎?別急,咱們慢慢說,下章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