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回 辟陽侯受椎斃命 淮南王謀反被囚(1 / 1)

話說淮南王劉長,這位老兄可是劉邦的第五個兒子,他的老媽趙姬當年在趙王張敖的地盤上做宮女。有一次,劉邦出差路過趙國,其實呢,那是去平定韓王信的時候。張敖一看老大來了,趕緊讓自家的美女趙姬去伺候。劉邦這老哥風流倜儻,見到美眉哪能不動心,於是當晚就和趙姬共度良宵,一夜春風,就有了小劉長。不過劉邦那時也就是瀟灑走一回,沒太在意這個事兒,享受了幾天就拍拍屁股回京城去了,留下趙姬獨自美麗。   後來趙國出了大事,張敖的手下貫高等人密謀造反,牽連到張敖本人,一家老小全被關進了監獄,包括懷著孕的趙姬。趙姬眼看要生娃了,趕緊跟獄官坦白自己曾被劉邦寵幸的事情,希望得到照顧。獄官一聽驚掉下巴,趕忙上報,可惜朝廷遲遲沒有回應。   趙姬有個弟弟叫趙兼,恰好認識審食其這家夥,就跑去京城找審食其幫忙。審食其還算有點良心,答應幫忙去找呂後說情。但是呂後這位大姐頭醋勁兒大得很,對劉邦收小妾這事深惡痛絕,所以壓根沒搭理。審食其吃了閉門羹,也不敢再提此事。趙兼苦等多日,啥好消息都沒等到,再去找審食其時,人家乾脆避而不見了。   趙姬在獄中受盡苦難,盼星星盼月亮等著特赦,最後得知真相徹底絕望,又悔又恨之下,選擇了自殺。獄吏發現時已經晚了,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香消玉殞。哎,這一場春夢了無痕,都是張敖給害的!   她的兒子倒是幸運地活了下來,由獄方安排奶媽悉心照料,等待朝廷的消息。巧的是,張敖後來也被赦免,一家人重獲自由。趙姬的兒子也被送到京城,劉邦看到這孩子長得像自己,不由得感慨萬分,給孩子起名叫劉長,並托付給呂後撫養。同時他還下令將趙姬的靈柩送回老家真定安葬。不過那時候趙姬早已魂歸黃泉,也不知道這些身後事了。   呂後雖然內心不太樂意撫養劉長,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兒子,但礙於劉邦的麵子,也不能做得太過分。反正孩子的親媽已經不在了,嫉妒之心也就不那麼強烈了。所以表麵上還是讓劉長住在宮裡,實際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全靠那些奶媽和仆人們操持,自己樂得清閑。總的來說,劉長就是在這樣一種微妙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   過了好些年頭,劉長這家夥已經五六歲了,智商在線,情商爆棚,特別會順著呂後的意思來,呂後一看這小子機靈得很,簡直就像看著自家親生的一樣喜愛,所以劉長一直平安無事。等到他長大成人被封為淮南王後,這才了解到自己的生母趙姬原來在監獄裡蒙冤而死,還有個舅舅趙兼在真定留守。於是乎,劉長趕緊派人去接舅舅到淮南。倆人見麵,談起趙姬的遭遇,劉長對審食其當年袖手旁觀的仇恨又加深了一層。他內心深處早想剁了審食其,隻是以前沒找到機會下手。後來文帝登基,審食其的地位衰落,劉長瞅準文帝三年的時候,打著進京朝見的旗號,直奔長安而來。   文帝這哥兒們出了名的孝順友愛,聽說劉長來朝,熱烈歡迎,接見過後,還讓他在京城裡多待了幾日。劉長那時正值年輕力壯,肌肉結實,雙手能舉鼎,膽子忒大,做事果斷,平常在淮南的時候就不怎麼聽中央指揮,喜歡自己做主。文帝就這麼一個親弟弟,自然是格外寬容。這次看到文帝讓自己多玩幾天,正合劉長的心意。有一天,劉長和文帝一起坐車去皇家園林打獵,路上聊天,劉長也不講究什麼君臣之禮,直接稱呼文帝為“大哥”,文帝也沒跟他計較,依舊對他挺客氣。劉長心裡竊喜,琢磨著:來京城搞個形式主義的朝拜,其實真實目的是宰了審食其,給老媽報仇。現在看哥哥對我這麼好,就算我把審食其哢嚓了,估計也不會給我判重罪。這機會不抓住,還等什麼時候!   於是乎,劉長偷偷帶了把鐵錘,帶上幾個跟班,乘著馬車去找審食其。審食其聽說淮南王親自來訪,哪敢怠慢,麻溜整理好衣服帽子,出門迎接。看見劉長下車一路小跑過來,還以為是要行禮,趕緊彎腰作揖。誰知低頭一瞬間,腦殼上遭受猛烈一擊,疼得他五臟六腑都在顫抖,眼前一片漆黑,撲通一聲栽倒在地。劉長立馬讓手下人沖上去,砍下了審食其的人頭,然後淡定地上車離開了現場。   審食其家裡也不是沒人,但這事兒發生得太突然,根本來不及救援。再加上劉長可是皇帝的親兄弟,威風凜凜的,誰敢隨便動手抓他?所以劉長就這樣順利脫身,一路來到宮門前下車,徑直闖入皇宮,請求見文帝。文帝自然出來相見,隻見劉長跪在殿前,袒胸露背地表示歉意,這一舉動讓文帝驚了一下,忙問他到底怎麼回事。劉長振振有詞地說:“我娘當年在趙國,跟貫高的謀反案沒關係。審食其明明知道我娘是冤枉的,而且他曾經深受呂後寵愛,卻不願意幫我們說話,這是第一宗罪;趙王如意母子完全是無辜的,被呂後殘害,審食其卻沒有站出來反對,這是第二宗罪;呂後想要封呂家人做王,威脅劉氏江山,審食其屁都不敢放一個,這是第三宗罪。審食其享受了國家的大恩大德,卻不為國家辦事,光為自己撈好處,身上背著這三大罪狀,至今還未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我是代表天下人清理蛀蟲,同時也是為母報仇。隻不過,我事先沒請示您,就擅自殺了這個罪臣,我自己也知道這是犯罪,所以特意來自首,接受您的裁決。”這番說辭看似強硬,但也說得有點道理。文帝本來就不喜歡審食其,現在聽說他已經被劉長乾掉了,心裡還挺爽,而且劉長是為了給母親報仇,行為雖然專斷了些,但情感上還能理解,於是就讓劉長退下,不再追究他的罪責。劉長得償所願,就收拾行李,雄赳赳氣昂昂地離開了京城。   中郎將袁盎聽說這件事後,急匆匆跑到宮裡勸文帝,說:“淮南王劉長膽大包天,竟然私自殺了審食其,您要是不管不問,還讓他回淮南去,恐怕以後他更囂張,到時候咱們可就不好收場了。要知道,尾巴太大甩不掉,早晚得出問題。我建議您最好采取措施,嚴重的話就取消他的封國,輕一點也得削點地,這樣才能提前預防禍患,別再拖下去了!”文帝聽完沒發表意見,袁盎也隻能悻悻退出。   過了些日子,文帝不僅沒懲治淮南王,反而開始追查審食其的同黨,下令讓人逮捕朱建。朱建聽到風聲,打算自我了斷,他的孩子們勸他說:“生死未卜,何必急於尋死?”朱建豪氣地說:“我死了,你們或許還能平安無事,不至於跟著倒黴!”於是拔劍自刎。官員們匯報給文帝,文帝聽聞後惋惜地說:“我本來就沒想殺他,怎麼這麼想不開!”隨後文帝召見朱建的兒子,任命他們為中大夫。朱建為朋友赴死,雖不值得,幸好遇到仁慈的文帝,還能庇佑子孫後代。   轉眼到了文帝四年,丞相灌嬰不幸病逝,禦史大夫張蒼晉升為丞相,同時,文帝還召見了河東太守季布,打算任命他為禦史大夫。季布自從從中郎將外放到河東任職以來,深受當地百姓愛戴。有一個叫曹邱生的家夥,也是楚人,混跡長安,專門攀附權貴,比如和宦官趙談打得火熱,甚至連竇皇後哥哥竇長君也跟他關係不錯。曹邱生借助這些人脈撈了不少好處,季布雖然不認識他,但對其名聲有所耳聞,聽說這家夥品行不端,特意寫信給竇長君,揭露曹邱生的惡行,勸他不要與其交往。   竇長君收到信後半信半疑,恰巧這時候曹邱生來找他,說是想回鄉,並請求竇長君幫他寫封推薦信給季布。竇長君笑瞇瞇地說:“季將軍可能不太喜歡你,你最好別去見他。”曹邱生卻自信滿滿:“我自有辦法說服季將軍,隻要你幫我寫封信引薦,我就有機會和季將軍見麵。”竇長君不太好意思堅決拒絕,就敷衍地寫了一封信交給曹邱生。曹邱生拿著信跑到河東,季布打開一看,頓時火冒三丈,既對曹邱生生氣,又對竇長君感到不滿。曹邱生走進來時,麵對季布滿臉怒氣,竟然一點也不害怕,他拱手笑道:“咱們楚國有句老話,‘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您雖然說到做到,但有這樣的好名聲,也離不開別人的宣揚。咱倆都是楚國人,讓我幫您宣傳一下,豈不是很好?您何必對我這麼排斥呢?”季布這個人一向好麵子,一聽這話,怒氣立刻消散,反過來還對他客氣起來,設宴款待,留他住了幾個月,臨走時還給了豐厚的禮物。曹邱生離開河東,回到楚地又輾轉來到京城,四處幫季布刷好評,終於引起了文帝的關注,打算重用季布。   誰知這時候有人跑去跟文帝打小報告,說季布脾氣火爆、嗜酒如命,不適合在中央任職,這讓文帝猶豫不決。季布在京都等了一個多月也沒等到確切任命,就親自上朝去找文帝,直言不諱:“我在河東任職,估計是有人故意抬舉我,陛下才召我進京。如今我在京城待了一個多月,卻沒有動靜,肯定又有壞人在背後說我壞話。陛下因為別人誇我就召見我,因為別人詆毀我就冷落我,我擔心天下人都會通過這件事看出您的用人標準,紛紛效仿這種行為來試探您。”文帝被他戳穿心思,不由得有點尷尬,沉默了一會兒才解釋道:“河東是我的重要轄區,所以才召你來詢問情況,並無他意。現在請你回去繼續任職,別胡思亂想。”季布於是恭敬地告辭離開了。   季布還有個弟弟叫季心,也是出了名的仗義執言、行俠仗義,看見有不公平的事就忍不住插手,幫人解決問題。有一次,附近有個土豪欺壓鄉鄰,季心前去理論,土豪蠻橫不講理,季心一怒之下就把這土豪殺了,然後躲到好友袁盎家裡。袁盎正得文帝信任,出麵調解此事,使得季心免於處罰,還推薦他做了中司馬。就這樣,季布以誠信聞名,季心以勇猛著稱,兄弟倆的名氣響徹關中,成了當時的佳話。這段故事詳細描繪季布季心兄弟倆,其實也就是想通過歷史典故給大家傳達一些道理,此處不多贅述啦。   話說那位赫赫有名的絳侯周勃,在辭去丞相職位返回自己的封地絳縣之後,大約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每當河東地方的郡守、縣尉巡行視察的時候,他總是惶惶不安,穿著鎧甲去迎接,兩邊還簇擁著一群家丁,手持武器,仿佛時刻提防著什麼。這真是所謂“越怕鬼就越碰到鬼”。河東郡守見狀不免疑惑,其中有個好事的小官吏,居然上書朝廷舉報,硬生生誣陷周勃意圖謀反。這時,漢文帝心裡已經對周勃有些猜忌,一看到密報,立馬指示廷尉張釋之,讓他派出能乾的官員,押解周勃進京接受調查。張釋之不敢拖延,馬上派人協同河東郡守季布,一同前往絳縣逮捕周勃。季布心中明白周勃並無謀反之實,但無奈皇命難違,隻能帶兵一起到絳縣找到周勃。周勃仍舊全副武裝出門迎接,一聽到使者宣讀聖旨,嚇得魂飛魄散,愣在那裡,像是被施了定身術一般。穿戴鎧甲戒備森嚴,到頭來卻無濟於事!   被捕入京後,周勃自然就被關進了監獄。廷尉張釋之倒是個清正廉潔的官員,可是牢獄中的獄吏總要找點“油水”,起初周勃還不願意花錢打點,結果遭到獄吏各種冷嘲熱諷,受盡羞辱。最後沒辦法,周勃隻好拿出一千金賄賂獄吏。這一賄賂,獄吏的態度立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彎,對周勃變得小心翼翼,照顧有加。不久,廷尉張釋之親自審訊周勃,由於周勃不擅長為自己辯解,經過張釋之幾番詢問,他更是緊張得說不出話來。還好張釋之是個公正的官員,暫時沒有做出判決,仍然將他羈押在獄中觀察。那個受賄的獄吏看周勃無法自辯,就在文書背麵寫下五個字,悄悄展示給周勃看。這大概算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良心獄吏了。周勃仔細一看,上麵寫著“以公主為證”五個字,這才恍然大悟。待到家人前來探監時,他趕緊悄聲告訴家人這個提示。   原來,周勃有幾個兒子,其中長子周勝之娶了文帝的女兒為妻,這次周勃獲罪被捕,周勝之等人深知兇險,連忙趕到京城看望父親。公主自然隨行。隻不過,平時周勝之和公主關係並不融洽,經常鬧矛盾。此刻為了救父,周勝之不得不放下身段,苦苦哀求公主幫忙。公主一開始還想擺架子,直到周勝之誠懇至極,她才勉強一笑,答應進宮為公公周勃求情。這一段描寫頗有幾分幽默之處。   之前張釋之處理案件一直主張公正公平。這裡插播兩個案例:一次,文帝出行路過中渭橋,橋下有人無意間驚動了禦馬,此人被侍衛抓住送交廷尉審理。文帝本想判那人死刑,但張釋之堅持依法判處罰款了事,兩人就此產生分歧,最終文帝還是采納了張釋之的意見。另一次,高廟內的玉環被盜,盜賊被捕後同樣交由張釋之審理,他建議判處棄市(公開斬首),文帝震怒,認為盜竊祖宗廟堂之物,罪大惡極,應當滅族。張釋之則摘帽叩頭,指出法律已有規定,如果平民無知犯錯,哪怕隻是取了高祖陵墓的一捧土,該如何量刑呢?這一席話讓文帝清醒過來,接受了張釋之的判決。   這次審訊周勃,張釋之本意也是為其洗脫冤情,無奈周勃口才不佳,難以自辯,張釋之隻好求助於袁盎。袁盎曾經彈劾過周勃驕傲自大,但在關鍵時刻,他也站出來單獨上奏,力證周勃無罪。此外,薄太後的弟弟薄昭因周勃曾謙讓封地給他,對此十分感激,也積極在薄太後麵前為周勃申訴。此時,公主已在宮中哭泣求情,加上薄昭的極力陳述,薄太後便召見文帝,見麵時直接將頭上的帽子扔向文帝,憤怒地質問道:“周勃當年掌握天子印璽,統領北軍,那時候若要造反早就反了,如今他在一個小縣裡居住,反倒要造反嗎?你是聽信了哪個小人的讒言,想要冤枉迫害這位開國功臣?”文帝聽聞母親的訓斥,趕緊認錯,聲稱已經了解了周勃冤情,將盡快釋放他。實際上,張釋之早已詳細呈報了周勃在獄中的供詞,證實他並無謀反之意。文帝還未看完全部資料,就迫不及待地派人持符節到獄中釋放了周勃。   周勃幸運地出獄後,感慨萬分地說:“我曾經指揮過百萬大軍,無所畏懼,哪裡想到小小的獄吏也能這般囂張!”於是他上朝謝恩。文帝允許他返回封地,周勃隨即告辭離開。他知道此次能夠脫困,得益於薄昭、袁盎和張釋之的幫助,便一一登門致謝。在拜訪袁盎時,二人回顧過去袁盎彈劾他的事情,周勃笑著說:“我以前曾對你有所誤解,現在才明白你確實是出於對我的關愛。”說完,他與袁盎握手告別,離京回歸封地。   周勃的事情告一段落後,文帝對於淮南王劉長日漸驕橫的行為越發憂慮。劉長出行時甚至使用天子級別的儀仗隊,獨斷專行,引起廣泛議論。文帝曾寫信批評教育他,劉長回復態度強硬,甚至表示寧願放棄王位,做一個普通百姓,去守護母親趙姬的墓地。文帝再次派遣將軍薄昭寫信規勸劉長,信中提到:   “我聽說大王您剛毅勇敢,慈愛仁厚,堅定誠實,決策果斷,這是上天賦予您聖賢般的資質。但現在您的所作所為,並不符合這種天賦。皇帝待您極為優厚,您卻言行輕率,導致天下人都對您有所非議,這樣做實在欠妥。您擁有廣闊的領土,無數的子民,這些都是高皇帝留給您的寶貴遺產。高皇帝歷經艱辛,出生入死,建立漢朝基業,無比艱難困苦。而您卻不思先帝創業的不易,竟然說出放棄王位,甘為平民的話,實在是過分了。如果您貪圖放棄王位以顯示高尚,輕易廢棄先帝的事業,那就是不孝;您繼承了父輩的基業卻不能守護,那是不賢;先考慮守護母親的墓地,而後才考慮父親的陵園,那是不義;多次違背天子的命令,舉止乖張,對待寵信之人有過錯便嚴懲,無論大小都要施以重罰,那是不仁;看重一個平民手中的劍,卻輕視王侯的地位,那是不明智;不追求學習和實踐治國大道,任性而為,那是不祥。以上這八大行為都是走向危險滅亡的道路,而現在大王卻一直在踐行。您若真的拋棄王位,憑借個人勇力,頻繁涉足這些危險之地,我恐怕高皇帝在天之靈也無法保佑您長久。歷史上,周公誅殺了管叔、流放了蔡叔以安定周朝,齊桓公殺掉了胞弟以恢復國內秩序,秦始皇處決了兩個弟弟,遷走了母親以鞏固秦國統治,頃王丟失代國封地,高帝奪取了他的封國以方便治理,濟北王起兵叛亂,皇帝平定叛亂以確保漢朝安寧。無論是古代周齊秦漢的例子,還是現今的做法,大王您都不應該忽視古今如何安定國家、順利治理的道理,僅憑親戚之情來期待天子的寬容。您若不改變現狀,漢朝上下將會如何看待您呢?您應當迅速改變行為,上書道歉,讓天子與其他兄弟和睦相處,讓群臣為您祝壽,上下和諧,國家安定。希望您慎重考慮並迅速行動。若您猶豫不決,災禍就會像射出去的箭一樣迅疾降臨,到那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然而劉長接到薄昭的信後,依舊固執己見,甚至擔憂朝廷可能會嚴厲查辦,決定先下手為強,策劃起兵叛亂。他派遣大夫但等七十多人秘密進入關中,聯絡棘蒲侯柴武的兒子柴奇共同謀反,計劃利用四十輛車裝載兵器,占據長安北邊的穀口,依靠險要地形發動叛亂。柴奇同意合作,並派人通知劉長,希望他聯合南方的閩越以及北方的匈奴共同起事。劉長對此計劃欣喜不已,為參與者安排家室,賞賜財物和爵位。然而,計劃泄露,有關密信被關卡官吏查獲並上報朝廷。文帝此時仍然不舍得對劉長采取嚴厲措施,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隻命令長安尉去抓捕開章。劉長藏匿開章並將他殺害,企圖掩蓋證據。不久,事情敗露,文帝再次派人召劉長進京。劉長明知無法抗拒,隻能跟隨使者前往京城。丞相張蒼、代理禦史大夫事務的典客馮敬,以及宗正、廷尉等人審查確認劉長確實謀反,並且存在諸多違法行為,應判死刑。他們聯名上奏,請求將劉長公開處決。文帝依然心存慈悲,不願處死劉長,下令召集列侯、二千石官員再次審議此案,但他們一致認定應依法處置。最終,文帝顧念手足之情,免除劉長死刑,而是剝奪了他的王位,將他流放到蜀郡嚴道縣的邛郵地區,允許其家人陪同前往,並命令嚴道縣令為他建造房屋,提供衣食保障。與此同時,劉長和其他參與謀反的人均被處決。   劉長被押送出京後,袁盎進諫文帝,認為他過去對淮南王過於放縱,未預先安排賢良的老師輔佐,才導致今日的局麵。他還指出劉長性格剛烈,遭受這樣的打擊後,很可能無法忍受,萬一發生意外,文帝反而會背負殺害弟弟的惡名,十分危險。文帝表示這隻是暫時讓劉長受些苦難,促使他悔過,如果他真心悔改,便會讓他回到封地。袁盎見文帝並未采納意見,隻能退出。然而一個月後,傳來了噩耗,雍縣緊急奏報劉長在押解途中自盡,文帝聞訊後悲痛欲絕。   這真是:骨肉原來處置難,寬須兼猛猛兼寬;事前失算臨頭悔,聞死徒煩老淚彈。   想知道劉長這哥們兒是怎麼上演“人生大結局的”?各位看官稍安勿躁,咱們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