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孤刃峰上,身著一身道服的宋清然正在參悟《劍藏》,這本秘籍,既是劍術,也是道法,乃是龍虎山天師府第三代天師所創,相傳隻要領悟最終篇的真諦,即可達到道家天人合一的境界“歸一境”。一位白胡老道悄然出現在孤刃峰上,老道捋了捋胡須笑了笑“清然啊,這道藏十言,主在修心,次在劍術,不必操之過急。”在龍虎山歷代弟子中,宋清然練的算不上最快,可卻是最適合《道藏》的,在於修煉之中,與其不斷相互完善,從而追尋屬於自己的劍道,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並不是沒有道理。宋清然向老道打了個揖首“師尊。”這白胡老道正是龍虎山第十一代天師張希凈,道號通天。宋清然自十四歲起被天師帶上龍虎山修道,如今十七歲。 “清然好久沒回家看看了吧,過兩天你希瑾師叔會帶府內年輕弟子下山遊歷,順便參加兩個月後在洛安舉辦的萬宗會晤,其中會有二十歲以下的小輩比試可以參加,就當砥礪劍道了,當然你可以在家多待些時日不影響。” “清然,謹遵師命。” 通天道人望向自己這關門弟子哪裡都好,就是也太聽話了些。師尊說什麼就是什麼,當年如果你宋清然有要求,老道我就當不要了這張老臉,把你弟弟一同帶上山也不是不可以。張希凈現在還記得那個五六歲的孩童,看著哥哥一臉羨慕,卻不想耽誤哥哥的機緣,硬是什麼話都沒說。老天師當時也糾結啊,心裡麵對老天爺不知說了多少句三字經,最後也隻能告訴自己不能貪心,命中注定的事強求不得。 宋清然看著師尊又不說話了,就想起六位師兄都說過的話。“師尊的每一句話都有深意。”師尊想讓我砥礪劍道……難道師尊是暗示我拿下比試第一名,又礙於他的身份不好說?到了老天師這等境界,宋清然心裡在想什麼他自然是一清二楚。“該去指點一下你師兄們雷法的修行了”張希凈冷哼一聲,消失在孤刃峰上,估計有幾位弟子要遭殃了。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學塾裡傳來朗朗書聲。 “宋顯安你來解釋下這句話的意思。”林夫子問道。 宋顯安先是一愣,怎麼就問到我了呢?“物體有本和末,事情有終和……”宋顯安眨了眨眼睛望向林夫子。 “解釋的是什麼東西,我什麼時候這樣教過你了,汪丹妤你說。”隨即林夫子將手指向坐在一旁的女孩。 “事物的本身都有自己的順序,弄清楚他們的規律,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質。”小女孩朗聲道。 “聽明白了嗎?別整天胡思亂想,沒事多看看書。”林夫子抬手給了宋顯安一板栗。 宋顯安撓撓頭,默不作聲。 庭院一老柳樹上坐著一戴著麵具的白衣男子,他注視著學塾內若有所思。 林夫子看了眼窗外,正巧與白衣男子四目相對,兩人好像眼神交流著什麼。“把剛才那句話再抄寫十遍,重要的是領悟它的意思。”林夫子轉身走向庭院。 不知何時從樹上下來的白衣男子出現在林夫子身旁,隨即用心聲言語道:“是儒聖派林夫子來的?宋顯安是儒聖的關門弟子嗎?”林夫子被薛神官這兩問問的有點懵,白衣男子正是剛剛想收宋顯安為徒的薛神官。 林夫子心想,薛神官這是抽哪門子風,的確是先生讓我來這裡教書育人從而在民間找到最好的“道理”,至於宋顯安,先生的關門弟子,怎麼想的,他要是先生的關門弟子,那我…… “子布,告訴薛狄,關於宋顯安不妨算上一卦。”林夫子識海中突然響起儒聖的聲音。 雖是剛踏入神須一境,但薛神官還是能感受了一些意識波動。 “先生說關於宋顯安,薛神官不妨自己算上一卦。”林夫子對薛神官用心聲言語道。 既然儒聖說了,薛神官也不含糊,隻見他口中念念有詞,同時向空中撒出三枚銅錢,空中驟然出現宋顯安三字虛影,“大道顯化,因緣而至,命中注定……”薛神官向東方抱拳“謝過儒聖。” 遠在北離最東方的瑯琊學宮一間屋舍內,左右分別懸掛著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八個古樸的大字,屋內一儒衫青年一中年道士站在一塊交談著什麼。 “我出的力,卻讓你來當這個好人。”“我們倆誰跟誰啊。” 隻見中年道士伸出一隻手,向上一揮,頓時出現二十充滿磅礴紫氣的大字: 大道顯化, 因緣而至, 命中注定, 斬凈三災, 證道長生。 “格物致知是修身之本,誰能體悟這句話的意思?”林夫子已走進學塾繼續推進他的課業。 離去的薛神官對於鬼麵問心的選擇,心中已然有了一思答案,聰明如他,早就推演過宋顯安的命格,卻什麼也算不出,為何今天卻又算出了?所以說感謝儒聖不是沒有道理。 “該去走一趟昆侖山了。”薛神官從錦囊裡拿出一張字條若有所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宋府中宋顯安正在為他那即將歸家哥哥準備禮物,一個精致的禮盒,兩個大小不一的玩偶,隻是那墊盒子的紙有些眼熟,好家夥宋顯安這是把白天林夫子課上布置的課業給撕下來了,這難道也算得上物盡其用? “阿顯,快來吃飯了,娘燒了你最愛吃的乾坤三香雞,涼了就不好吃了。” “來了,來了。”宋顯安放下盒子,跑去吃飯了。 龍虎山孤刃峰上,宋清然收起剛剛製作好的桃木劍,劍柄上刻有一個安字。練完《道藏》歇了一會,又要開始修煉雷法,符籙,年輕人嗎,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撰野峰上,老天師的師弟張希瑾,正被一個少年糾纏著。 “師父,師父,過兩天下山帶上我吧,我不在誰來給師傅噓寒問暖,端茶送水啊。”少年名叫張無澦是張希瑾的唯一弟子,前兩年被下山拜訪好友的張希瑾帶上山休息,如今應該十一歲吧。 聽了這話,張希瑾臉瞬間就黑了,心裡想到你這臭小子,平時我在山上也沒見你給我噓寒問暖,端茶送水,不給我惹麻煩就不錯了。 “無澦啊,萬宗會晤七年舉行一次,你年齡還小,下次再參加吧。”張希瑾認真的說道。 “師傅我就去看看,見見世麵,師傅你想弟子我雖然年紀不大,但天賦還是有的,你的那些朋友見了麵,肯定會誇一句龍源道友眼光高明啊。” 道號源龍的張希瑾,被張無澦說的一愣一愣的,不過天賦這一塊真沒得說,自己的收徒眼光是很高的,這麼多年不就這一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