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備料建房(1 / 1)

王坤的父親王士瑞是位大能人,在公社時期是位拖拉機手,後來自己購買了一輛扶手拖拉機搞運輸,是桃源鎮最早的一批發家致富的個體戶。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掀起了大建房屋的高潮,大量新建的磚混結構房,代替了過去的土坯石頭房,每年到了秋忙和春節,趁著大量人員在家,整個桃源鎮到處都能看到修房建屋的工地。   那時候村裡人蓋房子,主要靠街坊鄰居幫忙。主家隻要備好料,打好地基,每天中午打好鹵子,賣一笸籮機器軋的有口勁的白麵麵條,到街裡麵轉一圈和街坊們打個招呼,委托一位行家當總監,剩餘的工作就交給他們去做了。   到了開工那天,樹頭上紅旗一展,在老天爺土地爺神位前一上香,一把鞭炮劈裡啪啦一放,街坊們就各自帶著工具,人馬山齊的過來幫忙了。   冬天農閑時,王士瑞接了宋莊果園的活,開著拖拉機往果園裡拉磚備料。他們幾家準備開春在果園中建幾間房子。宋明的父親也讓王士瑞給宋明家備料,來年想把已爛頂漏雨的西屋翻蓋翻蓋。   王士瑞家這時又購置了一輛可以拉五噸的方向盤拖拉車,本來想讓王坤駕駛,但王坤嫌這會兒太累太臟,不願意乾,隻得交由他女兒王新玲駕駛。   王華錚的父親王書琰想和宋明家一起備料,因為備料用的越多,價格上可以爭取更秀優惠,運費也便宜不少。   用料較少時,他們就用小型的手扶拖拉機拉,每次能拉兩三噸。   用料較多時,可以用大拖拉機拉,每次說能拉五六噸。但是把車幫往上再拉高些,一次還可以多拉一兩噸,運輸量是小型拖拉機的兩倍,但運費隻有小型拖拉機的1.5倍。   特別是拉石灰石,給裝石灰的工人塞個紅包,每次都能多拉上一噸半噸不是問題。所以用大拖拉機拉運,運費相對便宜,還能給工人塞個紅包煙酒錢,多裝不少貨,算下來要比小型拖拉機合算的多。   宋明家和華錚家算好了磚頭、石灰、水泥、砂石和空心板等各種用料的數量,和王士瑞談好運費,由王新玲開著大拖拉機來拉。   王士瑞家過去在某個特殊時期因為大環境的原因,全家被趕出林莊。因為和宋莊有姻親關係,投奔了宋莊,臨時住在宋莊村邊一座砸爛荒廢的教堂裡。他家原不是宋莊人,自然也沒有分得田地,隻能利用溝邊河灘開點荒地,生活幾乎陷入了絕境。   王士瑞那時侯還年輕,因為他的父親給他起的名字反過來是一個國家的名字,他父親也罪上加罪,一家人遭受了不少苦難。   王士瑞的拖拉機手也乾不成了,盡管宋莊念著老親沒有驅趕,卻也不讓他家人參加宋莊的集體勞動。   全家人的工作主要是清掃大街,撿糞積肥,為羊圈豬圈牲口圈出糞,處理垃圾等最低等最被人不齒的雜活,掙最低的工分討得一口稀飯過活。   王士瑞家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開始撿廢品,收廢品,賣廢品的。   這在當時其實是不允許的,但當人們看到王士瑞和他的父親爺兒倆穿的邋裡邋遢醃臢骯臟,身背肩扛著一些破布爛絮時,人們隻把他們當做逃荒要飯的叫花子,唯恐避之不及,連最愛管閑事的大隊治安主任宋銀豹也懶得去理他。   宋銀豹的父親宋坡生那時積極響應號召,大乾快上地讓他媳婦滾地瓜似的接連生了五男二女,成了那個時代的模範榜樣。   當然,他雖有鬥天鬥地的雄心壯誌,也沒想過真的能生五個男孩,他想著最多能生三個就不錯了,還提前起好了名字,依次為金虎、銀豹、銅狼,結果又生了第四個男娃,順著叫了鐵牛。萬萬沒想到後來又生了一個男娃,又喜又愁的宋坡生不知給他的五娃起什麼名字了。   當時正是大煉時期,大家熱切期盼著能多一個人手多一份力趕英超美,就有人提議說叫鋼蛋吧,等咱生產出1070萬噸鋼,定然叫那些帝國主義國家全完蛋。   好哇,那就叫鋼蛋吧。   宋家起名就是這麼隨意,可不像王家那麼費勁,以前起個名還要大費周章的舉行什麼入譜儀式,還要請先生。   後來,宋明意識到,宋家給子孫起名不上心,養育也不上心,大都是有口飯散養成長的。   而王家子孫從入譜那一刻起,就承蒙先人和族人的祝福與期盼,十分用心地養育孩子。   後來,這些儀式當作糟粕被廢,王家子孫從此也不再像以前那樣人才輩出了,也和宋家子孫一樣泯然眾人了。   有人說這是因為王家祠堂的氣脈已盡,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對先人失去敬意不被先人護佑的結果。   宋明想,可能儀式自有儀式的作用吧,隻是我們太客觀唯物了,不能理解這些隱藏在儀式中的秘密吧。   誰也沒想到,王士瑞家竟靠這些破爛兒發了家。待到時局一變,這個全村人誰都看不起的破爛之家乞丐之家,竟然出手買了一臺拖拉機。   這在當時的桃源鎮可是一件轟動一時的大新聞,完全能和現在誰買了一架飛機相媲美。因為像這樣的拖拉機,當時一個幾萬人的公社也不過才有兩三輛。   後來落實政策後,王士瑞又回到了林莊的老宅子裡。   王士瑞的大女兒王新玲是在宋莊那座荒廢的教堂裡出生的。說來也怪,人們都說王新玲越長越像教堂墻壁上那位女神的畫像--皮膚白皙,頭發微黃,麵龐圓潤秀美,體態豐盈,特別是她的唇線清晰分明,上唇微微向上翻翹,露出豐膄的紅嘟嘟的唇衣,像綻放的石榴花。這與當時普遍麵黃肌瘦嘴唇削薄的姑娘們相比,尤其顯得健康鮮美,豐姿卓約。王新玲也成為遠近聞名的美女。   人們都傳說,她之所以長成這麼美麗,是因為她母親懷著她時,天天對著墻上的那幅畫念經的原因。   對於人的相貌,他們這裡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人的相貌是可以改變的。一個母親如果在懷孕期間天天盯著一幅人像看,生出的孩子相貌就可能與那人相像。如果一個人天長日久的對著一副人像看,臉上也會漸漸帶上幾分那人相貌。所以,真正恩愛的老夫妻,常常會生出夫妻相。抱養的一些孩子,時間久了,也會和他們的家人有幾分相像。   在宋明看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兩個人在一起時間長了,他們的表情動作情緒神態,會有很多相同之處,使人們看上去他們更相像了,但實際上,這更多是一種主觀的錯覺。東施即便盯著西施看上千年,恐怕她也很難能變成西施。   王新玲雖然是遠近聞名的美女,但她一點兒也不矯情,和的父母一樣,都特別的吃苦耐勞。   去磚窯拉磚時,她常常淩晨五點就起床開著拖拉機出發了,爭取在磚窯拉磚排隊時排的靠前些,一天能多拉一趟磚。   她左右開弓一手一個磚拤子,從磚垛上一拤五塊磚,碼到車廂裡,常常裝裝卸卸成千上萬塊磚,也從不喊苦叫累,一點也不輸那些壯小夥。   像王新玲這樣要長相有長相,要技術有技術,要吃苦能吃苦的姑娘,別說是百裡挑一,實在是萬中無一。   但她家原來是反麵典型,後來在宋莊那破教堂裡住了幾年,家裡人又信了教。   在桃源鎮人眼中,隻有那些孤弱無能的破落門戶才去信教,隻有那些家人得了絕癥的人,遭了大災的人,走投無路的人,才會信教。   他們這裡一般人家敬的都是玉皇大帝的十方諸神,是姓張姓李姓楊姓呂姓陳姓孫的神,是他們自己的土生土長的神。   禮拜天不乾活,辦喜事不拜天地不鬧洞房,爹娘死了不哭隻念經,還要隔三差五傻了吧唧掏心掏肺地對人懺悔自己乾著那些見不得人的醜事……種種規矩,簡直不可理喻。   所以,盡管王新玲是萬中無一的好人才,是無數男人的夢中人,但卻沒有幾個人去上門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