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上級的說法,這隻是一次縣區之間的經驗交流,但按楊股長的說法,這就是迎接上級檢查。他強調要加強迎檢意識,做好迎檢準備。又明確要求,對外要嚴把口風,外鬆內緊,隻說是工作組之間的經驗交流。抽調教師過來幫忙時,楊股長又專門叮囑她倆,要對抽調教師做好宣傳,隻說是鄰鄉外縣來我們這裡取經學習的,對染房和村民也要這樣說,統一口徑。宋明覺得楊股長有點過於謹慎甚至有點神神道道的,就算上級來檢查也不至於弄得跟秘密特務似的吧? 方晴和宋明又連夜通了通解說稿,楊股長正忙著組織群眾訪談的培訓,也顧不上審稿,隻說,我強調兩點,一,不管講解什麼,都要非常自信肯定,要想別人信,自己得先相信。二,不管有人問什麼,都要即問即答,不要猶豫。比如問,工作組協助處理了多少上訪事件,你怎麼回答?你不知道?不清楚?有數據你也不一定都能記住。但你要記住一點,不管你清楚不清楚,你都要準確流利地即問即答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工作組積極協助處理省市縣等各級各類上訪事件共一百二十六件,要有整有零,不要大約。好,你練一練。 不行,要脫口而出,眼神不要躲躲閃閃,不要怕數字出錯,較真的人不會隻問你,問你的人不會較真。你向他們展示的是咱的水平素養,人們關心的重點不隻是內容,還有你講解的水平,你講解得越自信,回答得越流暢,人們就認為咱做得越好準備得越充分。 完成比完美重要,流利比準確重要,說得好比做得好重要。在方晴前腳就要跨門而出時,楊股長又說。 村委會也緊鑼密鼓,清早各街道清掃撒水,圈狗驅雞。上訪老戶都有專人上門入戶做好工作,與教育相關的抽調教師一對一負責,有血緣關係的走人情路線,子女親屬有正式編製的走製度路線,無賴撒潑的,橫行霸道的,各各一物降一物,對癥下藥。 群眾訪談培訓結束,楊股長要和方晴先去鄉裡迎接,然後再領著相關人員回村考察參觀。 宋明守在村裡,與村委人員做好上下聯絡協調。 方晴嗓子還有點嘶啞,她越想著要解說就越覺得喉嚨裡有毛刺,忍不住乾咳。醫生給她吃了克咳敏和地塞米鬆應急,又用生理鹽水泡了胖大海喝,果然好多了。 方晴提前兩小時到了鄉裡,在一個擺滿了檔案材料的大會議室彩排解說。楊股長的意思是要把解說重點放在項目建設、期刊和日誌上。 方晴正練習著,來了一位領導,他聽了方晴的解說,認為這樣講格局顯得有點小,應該把重點放在興辦鄉鎮企業和農副產業上。“要善於抓住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踩準時代脈搏,才能引領時代。”領導說,“比如我們鄉的染坊,短短幾年時間從無到有,從有到形成規模,展現出鄉鎮企業強大的生命力,更彰顯了我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這個例子就很典型嘛,這是一張彩色的名片,是咱們有別人無的特色。當然要重點做好宣傳。” 這樣,我給你們想個名頭。領導就領導,他翻眼望向右上方,搔了一下腦瓜,得了神啟似的啪地拍了下巴掌說,就叫做九大染房奔小康。九是個吉祥數子,九九歸一,九五至尊,我們全鄉現在正好有九座染坊。 那要再多了呢?有人問。 再多了就叫十大染坊,十二染坊等等,對,那個啥,不是古代有十二樂坊嗎?“風帶舒還卷,簪花舉復低。”咱們有十二染坊,說不定也能和十二樂坊那樣流芳百世呢。 領導既然這樣說了,誰也沒有理由不聽從。就這樣,解說稿需要臨時變更,方晴不免有點忐忑,這個稿子還沒練熟就要換新的,離會議召開還有不到一個小時,她擔心她會亂了陣腳。她向楊股長投去求助的目光,但楊股長有意無意地避開看向別處。她真想把稿子甩給那位領導扭頭走人,你們愛咋折騰咋折騰,跟我又有什麼關係? 宋明這邊也出了點小問題,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一幫村民要去攔路告狀,狀告染坊汙染地下水,他們從自家井裡打上的水有了異味,要求賠償換失。 其實,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反應過多次,均無結果。他們也知道這是大形勢,到處都是上汙天下染地中間汙染水風氣,告也沒人理。所以,他們知道關不了停不了,隻能退而求其次,要求適當的賠償。至少,得解決吃水的問題。 但大家早已司空見慣,反倒覺得這些人小題大作,是吃不到葡萄就拆葡萄架。過去倒是天清地凈空氣新,但窮得缺衣少吃叮當響,現在好不容有了點起色,就又來搗亂,純粹見不得人好。 井水有異味?凈他娘的磨皮糙癢胡哼唧。老林說,我們天天就在染坊做飯,用的就是染坊井裡的水,怎麼沒有味?你們隔了幾道街,能有什麼味?不就是他娘的得了紅眼病,想劈個雞腿? 那些人不服,從井裡打了桶水讓下家嘗,宋明嘗了嘗,果然有味。 一個人說,你們染坊把廢水排到了南墻外,染坊的井在染坊北墻外。這不是距離遠近的問題,而是染坊的水井與南墻外下滲的廢水不是一道水脈,但這也隻是時間問題,遲早那井水也乾凈不了。到時候全村的地下水都汙染了,大家還怎麼過活? 鄉裡聞聲而動,迅速派人來處理。結合村委釆取措施,穩住形勢。 按原計劃,在鄉裡停留大約一個小時就向村裡來考察。但這裡問題還沒能解決,於是派人告知鄉裡,讓方晴多講解一會兒,拖延時間。 方晴情急之中,想起了宋明平日裡給她講的一些東西,什麼中心輻射合理布局,什麼紡紗織布印染製衣物流銷售服務完善產業鏈,什麼引進資本形成規模打造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什麼加強管理減少汙染規範生產等等,仿佛他們這裡不久就能像小漁村變身大都市一樣成為一個新的傳奇。說實在的,她對這些東西的興趣不及對零食興趣的十分之一,純粹是消磨時間時聽宋明胡聊的,沒想到這時派上了用場。 她這套說辭直把牛鄉長都說得相信了。他接著方晴的話說:方老師講的這些,對我們來說早已不是夢想,而是現實。這裡麵一些工作,有的我們已經著手在做,有的在積極推進,有的正在規劃中。我們正帶領全鄉三萬六千多人民,齊心協力,滿懷必勝的信心,走在康莊大道上。 對付幾個鬧事的村民,他們還是綽綽有餘的。事情很快就平息了,一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從那鋪了鋼渣的大路上走了過來。他們一群人在牛鄉長帶領下走進染坊,方晴邊走邊解說著。 這是熱成型機。我們通過熱成型來控製布料的寬度和厚度,最大擴展寬度可以達到原始布筒直徑的四倍。但是擴展到這種程度的布料做成的衣服不能用熱水洗,要用冷水洗,不然會縮水。 啊?原來是這樣啊。人們應道。 這是晾布架,四米多高,搭布工要用四米長的竹桿把這一卷一卷染好的布搭到上麵,遠遠看上去,仿佛一條條彩色的瀑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哇,真的好美呀。有的人走近那一掛掛各色布匹前,抬頭欣賞贊嘆不已。 黑孩兒站在那一片彩色的瀑布中,手握著那根長長的竹桿,大俠奇士一般露出得意的神情。 一位領導看到了黑孩兒,急忙給楊股長使眼色,楊股長又急忙給宋明使眼色,讓宋明把黑孩兒帶走。宋明雖一時不明就裡,但還是悄悄從布掛後繞到黑孩兒身邊,示意他離開。黑孩兒得意的神色一下變成一幅懊惱喪氣的模樣,把那竹桿隨手一撂,悻悻地離開了。宋明眼看著那竹桿順著布掛要倒在地上,急忙跑過去扶住。 隻聽黑孩兒囁嚅地說,不就一幫肥頭大耳的TgWL嗎,有什麼了不起的。 後來才得知,那位領導看到黑孩穿著一身被各種染料染花了的衣服,像個流浪漢臭要飯的,怕影響了大領導的心情,就讓黑孩兒離開了現場。 檢查過後,鄉裡又開了總結大會,楊股長代表工作組上臺領獎並發言。牛鄉長還特意表揚了方晴,尤其表揚她臨危不亂,從容應變,為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爭取了時間等等。 但在宋明看來,他總感覺牛鄉長對方晴的態度似乎有些與眾不同。哪個鄉長會在大會上公開不吝溢美之辭表揚一位小小的解說員呢? 或許,確實是因為方晴這次真的很出色吧。宋明也覺得可能是自己多心了,就像那些特殊時期的男女,總是對對方相關的人和事過於敏感,有點風聲鶴唳落雪驚雷了。但他當時萬萬沒想到,幾年後,他心心念念深深愛戀的白荷竟成了牛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