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師沉陷在文芳煙視媚行雍容寬和的溫柔鄉裡不能自拔。但由於江老師有了麵包車的便利,使他和文芳的故事基本發生在遠離鄉土的酒館客棧花巷柳岸,這對於剛剛開放仍相對封閑的鄉村來說,無異於發生在另一個星球的另一個世界。無論那裡怎樣的翻雲覆雨天翻地覆火山地震熔巖橫流,在另一個星球上的人看來,也隻不過一點遙運的若隱若現的星光閃爍而已。 這與那些隻會在窩邊吃草窩裡橫陳的兔子們不同,就像一群乞丐對肉包子的敏感一樣,在這個幾代人都同一口老井打水同一棵老槐樹下嘮嗑的熟人社會中,發生在她們身上的一點風吹草動蛛絲馬跡都很難躲得過那些比狗鼻子還靈的嗅覺,很多時候,無需眼見耳聞,單憑一絲騷味就足以追蹤解開所有深藏的故事。 在學校裡真正多少知道這件事情的其實隻有華錚一人,還都是江老師自己說給他的。 文芳的公公婆婆雖感覺文芳這一段好像愛笑了開朗了豁亮了滋潤了,不像以前動不動給她們甩臉生悶氣了,總感覺發生了什麼但也隻是捕風捉影。宋青鬆也多次三更五更的對文芳睡覺的小賣鋪巡崗盯梢也一無所獲。隻不過一輛麵包車就駛出了她們的世界之外,就像一艘宇宙飛船駛出了太陽係。交通工具改變的,不隻是出行方式和出行距離,而是生活方式和生活視野。 連主任也偶爾用江老師的麵包車拉課本,學習資料,測試卷,教案本等,這一天她又讓江老師拉來幾包聽課本。 以前她們也有聽課活動。一般是來了新老師讓老教師做個師帶徒示範課,上級來了安排一二節觀摩課,也有的同學科教師自行組織互相交流交流等等,比較隨意。也沒有專用的聽課本,沒有統一的要求。有的寫在教案本上,有的寫在作業本上。 趙老師說,他有好幾次都是寫在煙紙上,那時本紙很稀缺,他就收集了香煙包紙裝訂成一個小本,在上麵寫些東西。 大家每人領到了一個聽課本。這是宋莊中學第一次有了專門的聽課本。趙老師翻過來吊過去撫摩著那印製精美的聽課本欣喜不己嘖嘖感慨。但隨之而來的是連主任公布的一係列聽課製度。 趙老師聽了說,這他娘的好像娶了一個花媳婦背了一輩子風月債,又得做牛做馬當孫子了。 連主任原計劃明年再啟動聽課工作,但這一段時間,她看到方老師華錚宋明時常私底下互相聽課,趙老師等也偶爾被她們幾個拉攏參與聽課討論。看著她們從教室出來湊在一塊兒親親熱熱說說笑笑她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外加胡椒麵辣椒粉。 按說這事跟她沒什麼大關係,學校也還沒有製定規範的聽課製度,隻是提倡教師之間相互聽課互相觀摩學習,更沒有要求一定要邀請領導。這本來就是一聽冠麵堂皇的場麵話,就跟提倡大家業餘時間多讀些專業書籍提高理論素養一樣。她們還真是拿了棒槌當了針。按說她們響應她的倡儀積救開展活動她應該感到欣慰才對她應該在例會上把她們作為共型榜樣多多表揚轉勵才對,但她偏偏看著她們心中不是滋味,想走上前去齜牙咧嘴橫眉堅目低沉兇狠的嘶吼幾聲。 尤其是江老師,原本劉主任調到她身邊做她的心腹的,但現在江老師跟她們走得比跟她還親近。這個白眼狼,你跟小芳烈火烹油也就算了,還跟她們打得火火熱熱反而跟我冷冷清清。還有那宋校長,也是表麵上給她捧場暗地裡扶植她的反對勢力。那次談話後,宋明隻是表麵上對她客氣行為上有所收斂但骨子裡似乎更不把她放在眼裡,大有敬而遠之之意。是啊,一筆裡寫不出兩個宋,宋明和宋校長雖然不對脾氣,但人家都是一個門戶的宋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她怎麼能奢望宋校長能真的和她站在一條戰線敲打宋明呢?那天當著她的麵,宋校長給她逢場作戲罷了,誰知道她走後他們又鬼鬼祟祟鼓搗了些啥? 再這樣下去,她們自立山頭,她們成了宋校長的嫡係,我倒成孤家寡人了。連主任想著,你們想把我晾在一邊,想孤立我,哼,偏偏也不能讓你們如意。 連主任和劉主任發了通牢騷後,劉主任哈哈一笑說,這不簡單,你這不是拿著金碗要飯嗎?現在宋莊中學隻有三個領導,宋校長,朱主任,還有你,宋校長主抓全麵其實主要是頭朝外的人,朱主任是主管後勤,學校教學上的具體工作都在你手上,你就是圍墻之內的教學皇後,你想做點啥事那還不是探囊取物嗎? 你可以以學校名推進聽課工作,這樣,你就可以以聽課評課為切入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逐步展開工作樹立個人威信。你想啊,聽課評課屬於教學常規工作,但也是被忽視的重要工作。所以,你去抓這項工作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阻力小,常規工作嘛,宋校長也會支持,他也得聽你的聽課安排。二是容易出效果。以前學校規模小教師少相互水平差不多,開展聽評課積極性不高,必要性不強。但現在學校規模變大教師人數增多,教師個體之間的差別變大,個性突出,很有必要加強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個時候,誰先做這項工作誰就能占得先機,引領潮流,成為這項工作的領頭人。 什麼是重要人物?什麼是核心人物?劉主任問,做重要事情的人就是重要人物,做核心工作的人就是核心人物。 你若能積極推進這項工作,把這項工作從不被重視的邊緣工作變成重要工作核心工作,你自然就成了重要人物核心人物。 連主任得了劉主任的心傳口授,立即行動起來,製定了相對完善的工作製度,要求中青年教師每學期聽課數量為不少於20節,除去期中期末復習考試,每周要聽課1-2節,每周一查。 各學科共分為五個教研組,語數英各一個,政史地一個,理化生一個。各組每兩周舉行一次聽評課教研活動。 聽課記錄,教研活動等又有若乾具體要求。 與宋校長商定後,連主任又請劉主任聯係縣生產公司,專門設計了聽課本。 聽評課活動在劉主任的關注下,在宋校長的支持下,在連主任的具體推動下,很快轟轟烈烈地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