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鬆弛有度(1 / 1)

晚會後,宋明雖然挨了冷校長的批評,說他管理鬆散放縱學生,時間觀念和迎考觀念不夠強烈,安全意識責任意識都有待提升……   但老師們普遍反映,晚會後那一周,學生們的學習狀態要比以前好多了,有的同學由原來的悶倒驢變成了百靈鳥,活潑開朗了許多。   九年級周末那天晚上到校的12位老師中,有八位老師都被學生邀請參與了節目。七年級語文老師趙懷成,那天晚上。有值班兒。也來到了現場。被學生拉上臺。趙懷誠一口氣給大家背誦了嶽陽樓記,清晰流暢,感情充沛,極富感染力。   晚會之後,趙老師引發了不少學生競相模仿,在九年級中掀起了一股背誦古文的熱潮,一個和比著一個看誰背誦的熟練背的快速背的有感情,有的學生五點半就到操場背誦課文,又亂得好睡懶覺的董振清滿腹牢騷。   蘇秋紅雖然沒有表演節目,但她組織學生做了兩個遊戲。   她讓十幾位學生手拉手站成一排,通過身體波動,形象的給大家表演了什麼是縱波什麼是橫波。   又讓十幾位學生麵對麵站成兩排,和對麵的學生手拉手拉出一個圓環,十幾個圓圈形成一個圓形通道,讓幾個學生扮演電子從通道中通過。扮演通道的同學通過改變通道圓圈的大小,讓學生體驗電阻和電流的關係。   其實學生們並不在乎哪個節目好不好,誰唱的好聽不好聽,相聲說的可笑不可笑,他們隻是想放鬆放鬆,熱鬧熱鬧。   又過了一個星期,學校外麵的麥田裡麵有部分的小麥已經收割了。學校西墻外的麥場上一座座小山似的麥垛,有的垛著的是麥個子,等著打麥機打麥。有的已經打了麥子垛的是麥秸垛。   每到這個季節,他們總能聽到墻外轟隆隆的打麥機的響聲,為了不影響學生休息,學校墻外的那個打麥場一般到十點左右就會停止打麥,但遠處的打麥場經常徹夜轟鳴。   有天晚上下了晚自習,梨花和如月找到華錚,說同學們想到墻外的麥場玩兒一會兒捉迷藏。   方晴正好也在,說,今天月色正好,我也想去玩會兒捉迷藏呢。   宋明瞪了她一眼說,咱都快一百歲了,還玩兒什麼捉迷藏呢?   方晴說,我小時候經常玩兒呢。現在長大了,想想已經十幾年沒玩兒過了。   梨花說,正好呢,方老師和我們一塊兒去玩兒吧。   方晴又去叫崔瑩瑩,崔瑩瑩一聽,高興的歡蹦亂跳,她又叫上了李祖漢。她們和十幾位學生一塊兒到西墻外的麥場中捉迷藏。   麥場中間是塊空地,打過的麥秸垛得山高,麥場上到處散落著大堆小堆的麥秸,踩上去像席夢思的海綿床一般軟綿綿的。宋明小時候也經常和小夥伴在這些柔軟的麥秸上摔跤、翻筋鬥,在麥秸垛上掏洞、捉迷藏。   墻外的麥田中,有的麥子還沒有收割,微風吹過,乾脆輕細的麥芒麥葉發出沙沙的極細碎柔和又極宏廊遼遠的響聲。清亮的鐮刀彎月斜欹在西南的天角,忠實地為農人們守護著萬頃黃熟的麥田。   月光如流嵐薄霧籠罩在麥場中一座座麥秸垛上,乍一看,那麥秸垛好像水潭中的一堆堆茂密的水草,上上下下從每一個縫隙裡向四周漫洇出細細的水紋。   宋明不禁脫口而出:“都快看,麥秸垛滲出水來了!”   學生們看了看,七嘴八舌的說:“可不是,還冒著青煙呢。”“像朵雲彩呢。”“我們是雲中的小鳥了。”   正說著,就聽麥場邊傳來一個老人的聲音:“呸呸呸!誰的破嘴?這是麥秸垛,可不能說什麼冒煙之類的話。誰再說,明天我就得用泥巴把垛封了,看你們再說冒煙。”   梨花說:“老爺爺,我們再不說冒煙了,以後你的麥秸垛起火了,可不能怨我們。”老人一聽更來氣了,喝道:“掌嘴!剛才還是冒煙,這會兒又起火了。我還指望著這幾垛麥秸上房頂呢。”   學生們嘻笑著說:“爺爺你怎麼還這麼老迷信?我們才不信這個邪呢。”說著有個學生已三下兩下爬上一個麥秸垛,高喊著“天篷元帥下界了!”從麥秸垛上縱身躍下。   梨花說,天蓬元帥下界,那不投胎成豬精了嗎?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   其他也紛紛爬上麥秸垛,喊著號子跳下來。   馮小軍對一位同學說:“老牤,你應該喊牛魔王下凡。”   馮小軍綽號叫猴子,他爬到麥秸垛頂尖上,叫道:“孩兒們,看我齊天大聖要下花果山跟隨師傅取經去也。“   又說,猴就得有個猴樣,看我的!然後抓耳撓腮做個猴子遠眺的造型跳下來。   梨花說:“崔老師就扮演一下七仙女吧。”崔瑩瑩爬上了麥吉垛,學生們一塊兒喊道,七仙女要下凡了。   崔瑩瑩在馮小軍夾著尖細嗓音嬌聲嬌氣的“董永哥,我來了。”中,跳了下來,跌坐在垛下一攤麥秸上。   李祖翰拉起躺倒在麥秸上的崔瑩瑩,兩個人也笑得彎下了腰。   方晴和她們又要玩捉迷藏。   該宋明做莊了。   宋明站在墻根兒麵向圍墻喊:“藏好了沒有?”   “沒有。”   宋明連喊了三聲後,沒人搭話了,宋明就故意用力跺著腳向麥場走,就聽見有人小聲說,來了來了都別吱聲了。   宋明又虛張聲勢吆喝道:“華錚,我看見你的腳了。方晴,我聞到你身上的香味兒了。”   他卻悄悄停下來,躡手躡腳的往回走,踩著放在圍墻跟的一個打場機攀到圍墻上,貓著腰向下張望。   宋明看見北麵離圍墻較近的一個麥秸垛頂上竟然趴著三個人--華錚、馮小軍和如月,都是頭下腳上的倒趴著。   宋明聽到正西方兩個垛間有些響動,宋明一看,有個腦袋從中透出來,悄聲問:“怎麼還不來?”   附近有人噓聲說:“別動,一旦發現你,就連我也串糖葫蘆了。”那個腦袋縮回洞裡,又抓了把麥秸蓋住洞口。   梨花在麥秸洞中又悶又熱,等得耐不住了,小聲問:“宋老師是不是偷跑回學校去了,怎麼不見他人影兒?”   李祖翰在兩個麥秸垛之間的夾縫裡,他悄聲對梨花說:“不可能,就沒聽到他往回走的聲音。說不定還在那邊偷瞄咱們呢。”   就在他們說話間,宋明已悄悄沿著圍墻頂貓著身子到了北麵華錚所在的麥垛。華錚、馮小軍和如月隻顧著扒著頭向下看,沒有注意到宋明已沿著圍墻跑到了她們的正上方。宋明縱身一躍,從圍墻上跳向華錚所在的垛頂。   馮小軍猛然回頭看見一個黑影從天而降,嚇得一聲驚叫:“鬼來了!”手腳並用地向下滾去,一個栽到地上的一堆麥秸上,就勢翻個筋鬥爬起來就跑。   其他學生也聞聲而動,也從各個角落鉆出來,屁滾尿流地落荒而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邊跑邊鬼哭狼嚎著:“鬼來了!鬼來了,神仙下凡了!”……   方晴和崔瑩瑩拉著手,也從一個麥秸垛後麵跑出來,踩著滿地大堆小堆的麥秸一腳深一腳淺的奔跑。方晴腳下一滑,撲倒在一堆麥秸上,崔瑩瑩也一下摔到她的身上。   隻有李祖翰站在旁邊看著她們笑的前俯後仰。   方晴她們每每想起這件事,就會笑作一團。   多少年後,宋莊中學已不復往年的人聲鼎沸,全校所有的學生人數都沒有那時一個年級的學生多。   這些學生大多都是留守學生,他們的學習負擔也是一年比一年沉重,學校的安全管理也一年比一年嚴格,幾乎到了謹小慎微杯弓蛇影的地步。   一些人對學校和老師的責任追究也更為嚴苛,別說帶著學生出去玩兒,就是學校裡麵的一些存在潛在安全風險活動也大都被取消了。   雖然他們圍墻外的麥田還在,麥場也是十幾年後才消失,但再也沒有人敢帶著學生出去玩兒了。   宋明也對他後來的學生們講起過這些趣事兒,學生們聽得也是羨慕不已。   袁新林老師也說,玩是學生的天性,隻有讓學生玩兒的盡興,他們才會學的盡興。並不是讓學生學的時間越長就越好,鬆弛有度動靜平衡,才能相得益彰健康成長。   宋明對他們說,我的父輩們有個苦難的童年,我有一個真實的童年,而你們有個被上課作業輔導班充實的童年。   我希望將來,你們的孩子,你們的下代,能有一個真正的童年,一個不被圍墻束縛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