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結束那一年的暑假格外長,電話查出中考成績後剩下很長時間的等待。因為不是定向報考,全縣城的中考生成績公布後由縣裡統一分配那些過線的學生至縣裡的四個中學,除非有特殊的渠道,像我這樣的就是在家裡等待通知。2004年,那一年父親已經離開村子到濟南成為一名打工人,姐姐也離開家到淄博開始了她的第一份工作,母親繼續操持著那些田地,家裡剩下繼續在學校的我和弟弟。那一年我的開學比其他人要早一些,村裡的五個人隻有我一個人接到了提前開學的通知,因為成績在全縣劃定的尖子生範圍,作為優等生的我提前到學校適應生活提前學習部分高中入學知識,我分到的是縣三中,開了兩個尖子班,我進入的是一班。 因為距離更遠的遠古,初入高中的我們便知道一旦進入學校,每月僅有一天半的時間屬於可調配的,其他時間被封閉在校園內。因是家裡這一代的第一個高中生,初入高中校園的我還是很受重視的,就如同小時候清明端午姑姑要返家給侄子做荷包一樣,我中考得利,姑姑、舅舅們還特意包了紅包,入學的那天父親雖沒回來但姐姐確特意請假回來送我進校園,因沒有直達的公交,我們扛著行李在村與村間、鄉與縣間輾轉,終在三輪摩托車的幫助下從縣城的公交車站來到了三中的大門前,辦完入學手續,僅大我三歲的姐姐帶我熟悉了更大也更漂亮的校園。收拾完宿舍,我們一起又逛了縣城的鞋帽市場,幫我換了嶄新的衣服,一時間的懵懂與對新生活階段的向往打開了自己內心的不滿足情緒。當時的情緒應該是非常激動的,我對新學校大門正對的雕塑以及雕塑西側那一直流著水的假山的印象格外清晰。 與正式開學後每個班級有八十多人不同,提前開學的兩個尖子班每班隻有四十人,大家互相熟絡著,第一任班主任十分的親和,四十多歲,姓魏,太過久遠,他的名字竟敵不過他教給我的兩項基礎技巧記得牢靠。一是寫字技巧,同一個字調整一下筆畫順序,寫出的字不僅好看而且還存在其他意想不到的變化;二是夏秋交接的季節,晚上被子是不用蓋的,但一定要保護好肚臍。其實尖子班的提前時間僅有一個月,大家在還沒到十分熟悉的境地便匆匆的分開了,大概是在尖子班快結束的時間吧,父親終於完成上個一個施工任務風塵仆仆的到學校來看我,那時的自己對吃飯飲食還是比較隨意的,因為父親的到來,我們一起去學校外的飯店好好的改善了一頓,應該是很開心,因為除了在校門對麵吃的那頓飯其他的事竟都模糊不清了。 縣裡一共是有四所高中,具體的將全縣城的高中生源分開,我所在的三中地處縣城的東南角。算是四所學校裡相對較新但教學實力靠後的一所。正式開學後,那一屆學生都報道了,那一年級我們一共分了十二個班,每個班同初中一樣八十多個人,尖子班的班主任任一班班主任,而我分到了四班,因是高中生活確實緊張吧,自那以後和原先的班主任再無任何的聯係。新的班級隻和原來的教室隔了兩個班,熟悉的原先班級的同學隻有三兩個分到一起,新班主任要矮一些、胖一些,那臉上的申請也印證了我們的猜測,新班主任比原班主任脾氣要大一些。可能是成績的原因吧,我是前幾位進去選座位的,八十多個人我在第四排,分的同桌是一個戴著眼鏡矮我不少的同學,白金水他的名字,也許是身高、也許是成績、也許是當時自己的勇敢態度,忘記是準確的原因了,我的同桌對我很友好,記得有一次,我們正在專心的上課做題,突然班主任老田按住了我的胳膊肘,我和同桌都很納悶,因為確實很突然,老田什麼都沒說,指了指我那被按住的胳膊肘,同桌連忙說沒關係的‘我的位置夠用’,兩個人一張的課桌我一個人占了四分之三多。記不得是如何收場的,但我對新班級第一人同桌的記憶超過了任何一任同桌,以至於後來雙方不再聯係,但隻要會議起高中生活,白金水那帶著黑色境況眼睛略顯內向的眼神總能讓自己微笑。 也許是初中有班委的經歷吧,高中的自己也競選了班委,而且結果不錯,我在高一下學期以及高二那一學年,我都是班長。雖沒什麼建樹,那是的自己應該也是比較負責的,組織安排收學費、買班級同學飲用水、平常老師不在的時候負責班級紀律,一次開學一次性幫助老師收齊了全班同學的十餘萬學費,看著鉛筆寫上名字的紅彤彤的一大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點了好多次才敢準確的交給班主任。記得有一次大雪,正好是周六的上午,雪下的很急很大,上節課時間已過半了老師也沒到,或是沒有提前安排的原因吧,辦理的夥伴都在靠窗看著飄舞的雪花,興許是心血來潮,竟然帶著辦理的夥伴到外麵打雪仗,那好像是唯一一次違背管理紀律,隻是後續又沒有被老師發現處罰已沒有印象了。關於班長的其他事情,除了有一年春節後作為縣級優秀學生乾部被掛在學校主乾道上的宣傳欄表揚正好被送我過去的父親看到外,其他的大抵都記不得了。到後來,老田開始了班內全體同學輪值班長的嘗試,班裡的同學每個人按照既定的順序都當一天班長,沒有評比也沒有具體的要求,應該是形式重於內容吧,但是其他的班委除了團支書的還有印象已基本上都忘記了。 正式進入高中生活後,一切就慢慢的平靜了下來。也許是在縣裡打工和在外地打工掙錢差不多的原因吧,我上高中後不久,姐姐就從淄博周村原先的工作地返回到縣裡的食品廠打工了,隻不過姐姐去的地方不像學校什麼都得自己帶,姐姐到縣城後帶的行李比較少,我同她一起打了一輛摩的送她到工廠門口,他進去報道後我就返回了學校。後來知道我們縣裡製造業中食品行業是比較好的,青源、青食、正航、鼎福等各個牌子都在縣城有工廠。當然,因為是食品廠的便利,姐姐經常從廠裡打包食堂裡的飯菜送到我的學校,期間也給我送過衣物,隻現在隻記得當時餅乾麵粉做出來饅頭的細膩香甜而其他的基本忘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