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熬的艱難時刻(1 / 1)

貌似長了腳的初中生活感覺比之前要走的快,如果之前的時間是慢走,那麼初中肯定是快走了。接觸了種種,記得一次放暑假,因為那時的我們上學是要自己帶被褥及生活用品的,每逢大的假期要一次性將所有物品打包帶回家,一是避免被那一直躲在墻角的老鼠破壞,也是為了能讓家長幫助洗洗乾凈,相對於我們縱是可以騎自行車,但瘦弱的身體對比那綁紮不結實的行李以及那起伏多坡的路程,肯定要費一番周折,第一年的那個寒假,父親竟開著他那大馬力拖拉機來接我回家了,不記得是如何收拾的行李,但最後我把認識的同村一起上學的同學的行李一起裝上了車,一同搭拖拉機回村的同村的同齡女同學因在車上被她父親不斷知識的喊我叔叔而變得有了嫌隙,這是那次有的唯二印象。至於拖拉機後來帶給了我不好的回憶,那是後麵很快要發生的事。   除了對輩分、對家庭有了新認識之外,初中時經歷的生死也奠定了對生命的基本態度。那也是一年暑假,母親是通過其親姐姐介紹才嫁給父親的,我們倆家距離也非常近,兩家之家就隔了一條不怎麼算河的自然排水溝,那一次正好是他家借用我家的拖拉機對田地進行澆水,早上將機器開走下午就傳來噩耗,因誤碰檔位,他家的大哥被拖拉機拽進了水庫溺亡了。如同晴天霹靂,父母及鄰居聽到立即向出事的地點跑去,當見到已被撈起直挺挺躺在那的人時,我和弟弟變得不知所措,姨媽家的二哥和姐姐是後續才回來的,那一下子失神的局促一下子就驚到了內心最深處的那份無助。現在回想,那後續的事情大概也是按照村裡流傳下來的風俗辦理的,但大哥父母兄妹的呼號,我父母親那段時間陰沉的沉悶是再也忘不掉了。那臺拖拉機被拖回來後就放在宅子的一側,父親在也沒動過,我和弟弟每逢經過總是怪怪的,應該是不多久就被父親低價出售,再後來因為需要父親添置了一臺手扶拖拉機。   說起我媽的這位姐姐,與我們的關係是極好的,自很小的時候我們倆家就挨著,又因為她家的三個孩子年齡都比我們大,我和弟弟都喜歡去她家玩,而我的姐姐跟她家的那位姐姐雖差兩歲年齡但關係也非常好。開始時,她家的房子和我家的差不多,黑色的茅草屋頂,黃色的由泥土夯起的墻,房子內部的設置也差不多,不同的是他的家裡載著一棵梨樹一顆櫻桃樹,每逢果子成熟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辦法去他家裡摘一些滿足饞欲。而那時我父親為更好的生活,包種了很多的地,每逢階段性的農忙,她家五口來我家幫忙的身影總不會令我們失望,係謊言、扒苞米、甩花生......自大哥事發生以後,他們家就搬離到了村最北邊的新建房屋,也是自那開始我們兄弟姊妹的各自奔波越發的顯現出來。   其實初中吃癟的經歷也讓自己重新認識了自己,因為大部分人都是住校且汽車,學校專門建了幾個大大的自行車棚供大家存放自行車,還針對每個班級專門劃定了區域,但因為數量多的遠古,存放一周的各式車子總是會經歷各種問題,軋帶跑氣的、鏈條斷裂的、座子不翼而飛的甚至車子不翼而飛的,因為監控沒有那麼發達的緣故,每周六中午放學,總會有同學因為車子鬧不愉快。我自認也不例外,因為自行車氣門芯被別人拔了的緣故,我的車輪胎扁了,無奈推著去修理處修理,而與我同樣經歷的人早已排了好長的隊,忘記緣由了,應是因搶打氣筒爆發了戰爭,我被對麵的兩個人合夥打了,而我的同伴為了不讓我繼續受傷竟抱住我把我勸下來了,可能是對方也不想糾結吧,之後的初中時間對這個事情一直耿耿於懷但卻再也沒見到那個動手的同學。   同學錄是到了初三時候才開始接觸的東西,一個非常精美的大本子,每一頁上可以留一個同學的信息,那是的同學間有固定電話的都不多,大概寫的就是居住信息以及隊以前和未來寄語的美好。因怕影響畢業班的學習,班主任老師對這個大都是十分禁止的,大家也就紛紛私底下傳遞,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同學錄在流傳到一半的時候還是要被班主任發現並收走的,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據說會在中考結束後再還給發起的同學,但那時候來的話,因我沒有發起,我也就不知道後麵那寫滿字大本本到底去向了哪裡。再到後來有比較熱心的同學建起了能夠溝通的球球或者微信群,但長時間的疏遠以及對現實的接受再接受是的自己再也找不回那份不摻雜其他的真。   雖大街上貼滿了男生女生都一樣的各類標語,如同貼的那鼓勵教育的標語一樣,真正能參加中考並接進入高中的同學確是少數,我那一級21個同齡人真正參加中考的就6個人,縱是有些波折,真正走進高中校園的有5人。體育必考,生物、化學、物理實驗抽簽考一門,語數外必考,八百米跑、葉綠體觀察是我的考試科目,大體結果應該是不錯的,一輛輛大巴車拉來了部分外邊學校的考生同時也拉走了我們學校的部分考生,緊張的備考還是很快就結束了,也許是轉學校太多的經歷吧,也許是有了不該有的思慮,考完試的分離並沒有向其他人那樣的歇斯底裡,第四個學校就如此的過去了。   也是後來才知道,中考完的我們大部分都不會再會到校園,大約有兩成多的同學順利的進入了縣城的高中繼續讀書,另有約兩成的同學去當兵抑或接手家族產業,而半數以上的多數人則要回到家接棒父親母親的農民職業,在剛到高中學校後有超長一段時間都因這個現實而壓抑與不乾。後來那些因由某些機會進入到城市打拚的算是時代機會了,到現在再遇當年的那些玩伴,雖各有不同經歷,也有著不同的煩惱,但每次相逢都會有會心一笑的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