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叔寶家呆了兩天,安排好羅士信之後,李卓就匆匆啟程,準備在過年之前趕到洛陽。 “高遠,一路小心!” 秦叔寶在歷城郊外送別李卓,語態誠懇,神情頗為復雜。 有羨慕,有擔憂,有不舍…… “哥哥放心就是,小弟雖然年紀尚幼,但這幾年走南闖北也算不少,會照顧好自己的。” 李卓在大隋並沒有親人,也不像後世那樣希望在老家過年。 但五冠莊是李卓嘔心瀝血建立,投注了太多的心血,天生就有一種親近感。 如果有可能,李卓也很願意待在五冠莊,一直不外出。但時間緊迫,如果現在不及時有所布置,以後就會來不及。 更重要的是,這些事情都得李卓自己親自來。五冠莊裡的那些跟了李卓三四年的人,還欠缺一些火候,不能夠獨當一麵。 李卓很感念秦叔寶一家,兩人雖然相差二十歲,但性格相契,很是親近,不需要客氣。 唯一需要鄭重交代的就是羅士信,李卓又說道: “士信那裡,勞煩哥哥多費心了。假如哥哥去投軍,我怕他性子太倔,伯父伯母和嫂子不好管束,就讓他去五冠莊,我已經讓人安排好了……” 秦叔寶知道李卓看重羅士信,他自己也覺得羅士信是可造之材,阻止李卓說下去: “高遠無須擔心,那小子以前無所事事,所以看起來性子倔強。今後跟著我打熬筋骨,自然心無旁騖,不會惹事。至於為兄是否去投軍,還在兩可之間呢……” 有的事情無法阻止,隻能盡人事聽天命,李卓也放下心來,不再糾結: “不管如何,我明年年底一定到家。若那時候哥哥還在家,必定要住上三五幾月。若哥哥已經去投軍,也無需擔心家裡,小弟代為照顧。” “為兄明白,定當如此!” “一言為定!” 秦叔寶說他是否投軍還在兩可之間,但李卓心中明白他昨夜話語裡的意思,是下定決心要去的了。 看秦叔寶煎熬的樣子,李卓也隻能在心裡嘆氣: “唉,可惜了這樣的漢子,還得去做大頭兵。” 以秦叔寶的本事,真刀真槍搏命沙場,也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但過程肯定不輕鬆。 從曹魏開始,就是世家豪門把持政治,寒門士族並無出頭之日,隻能做一些低等的文職濁吏。從最底層做起,少有出頭的機會。 秦叔寶祖上耕讀傳家,到了他這一輩棄文從武,就是南北朝征戰不斷,武人在朝政上更有發言權,更容易博取功名。 但以秦叔寶的家世,隻能從底層做起。 世家大族,現在還是這個世界的主宰。 “從東晉的王謝世家,到北魏北周的軍頭世家,都是壟斷家族。現在的皇帝楊廣創造科舉,算得上是對癥下藥,正中要害。” “但也因為藥力過猛,加上大隋根基動蕩,楊廣被軍頭世家反噬,最後被宇文化及犯上作亂,死於非命……” 李卓想著,思緒飄忽。對後來被稱之為煬帝的楊廣,心中很好奇。突然特別想見一見楊廣,當麵聊一聊大隋局勢,看看是不是真的無法挽救。 這次到洛陽城,如果有機會見見楊廣,或許是更直接的觀察。 以楊廣的聰明,不太可能看不到其中的隱患? 難道是他自負過頭,以為可以逆勢而為? 若論胸襟氣度,才情抱負,楊廣大概不輸秦皇漢武,比之唐宋的李淵趙匡胤,還要強出不少…… 落得歷史上那個結局,確實令人扼腕嘆息。 …… 出了齊郡地界,道路就越發不好走,速度慢下來,李卓內心也很煎熬。 由於黃河冰封不能坐船,虎子已經抱怨不少次了: “阿郎,這天寒地凍的真難受,黃河冰封坐不了船,隻能冒風雪而行,也不知何日能到洛陽……” 虎子就是嘴上痛快,覺得趕路太過無聊發泄一下,李卓渾不在意: “能跟我出來,是其他人求之不得的好差事。怎麼到了你這裡,就是苦差事一樣?你要真這麼想,下次我就讓你留在莊裡,換個人跟我出來……” 李卓的五冠莊,確實隱藏著各種人才。 “郎主說的是,你真要不願意,下次可別上趕著求我。” 前麵騎馬探路的柳五,在凜冽的北風中吹得滿麵通紅,仍舊精神抖擻,落井下石的挖苦道: “別以為你去過一趟東海,就真的什麼都懂了。你懂的有郎主這麼多麼,有郎主這麼厲害麼?” “這次去的洛陽城,是天子腳下。路上所見,不是豪門就是大族,隨便扔塊磚頭都能砸到一個七品官……” “你知道七品官是什麼樣子,就是歷城縣令那般,管著幾萬戶口的百裡侯,威風得緊……” …… 李卓一行三人在臘月二十七日,終於趕到了洛陽城。 第一次進入洛陽城的虎子,像個土包子一樣,急不可耐卻又詞不達意的表達他的感覺: “阿郎,這洛陽城好大啊。比咱們歷城縣大多了,城墻這麼高,簡直不可思議。跟這比起來,歷城縣的城墻就是個土堆啊……” 李卓前世見慣了高樓大廈,對高大的城墻沒有多少感慨,隨意敷衍著: “是啊,這是天子腳下,自然不是咱們歷城縣能比。” 洛陽城的建造,是這個時代人力物力的極限,在這個時代的人眼中,自然非常震撼。但在後世,這都太小兒科了。長達幾十公裡的跨海大橋,才是真的震撼人心。 柳五看著洛陽風貌,想起以前的故事,眼中出現緬懷的表情,李卓有些意外,問道: “柳大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看你的神情,似乎對洛陽城很熟悉,以前在這裡待過麼?” 五年前,李卓剛附身不太會說這時代的話,機緣巧合救下被人追殺的柳五,柳五出於感恩加上無處可去,就跟著李卓去了歷城。 這五年的時間,李卓不曾問起柳五的過去。不過李卓確信,柳五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說明他是個有故事的人。 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在很多人一生都走不出縣城的時代,從山東走到洛陽非常困難。從柳五表現出來的情緒看,他對洛陽城非常熟悉。 柳五神情間百感交集,頗為感慨。雖然算不上衣錦還鄉,但重歸故土,難掩親近放鬆之意: “郎主一猜就中,仆下以前在洛陽生活了很多年。說起來也算是久別重逢,再歸鄉土,真是……” 李卓作為一千四百年後的人,看到高大的城墻,不會有多少震驚之意,但也饒有趣味的掃視。 和虎子的震驚不同,李卓看到的更深、更遠。 洛陽城墻高大雄壯,震懾人心。有不少帶甲禁衛軍值守,威懾不法之徒。但李卓發現這些禁衛軍表情和善,沒有多少防護冷峻之意,給人一種開放、恭迎四麵八方來客的意味。 “這或許就是大隋的開放、銳意進取之意。大唐取代大隋,也一脈相承並且發揚光大,才有了後來的大唐盛世……” 三人同遊洛陽,表情各異,虎子突然咋咋呼呼的驚叫: “阿郎,柳師傅,你們快看……這天子腳下果真與眾不同,連樹都裹上絲綢,真是有錢得緊,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