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條件(1 / 1)

我的盛世大唐 扶餘客 4010 字 2024-03-16

李卓兩世為人,心智成熟,經驗閱歷豐富,對崔明月都起了佩服之心,說道:   “崔娘子說的很對,對於海鹽的品質,我一直深以為傲,相信比其他的鹽更有價值。”   “一直限量供應,就是為了與其他鹽有所區隔,準備走高端路線,專門賣給特定的人。讓他們知道,用得起五冠莊鹽的人,都是有身份、有地位、有學識的人。”   李卓的初衷,就是高端路線,但是現在,卻不得不順著崔明月的意思,往精品路線走。   李卓接著說道:   “但是現在,卻出了一點問題……”   對麵的崔明月,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說道:   “我想也是出了問題,李郎君才會想起來要和我合作,是想借用崔家這塊金字招牌吧。”   “若是我猜測的不錯,這次出的問題,不是單純生意上的問題……”   崔明月很清晰,知道她的優點,對李卓有用的地方,很快做出推測。   李卓更是高看一眼,不再遮掩:   “崔娘子果然聰明過人,情況正是如此。五冠莊的海鹽都是從東海起運,沿著黃河西進,逆流而上,然後轉運洛水和運河,分散各地。”   “今年黃河冰封早於去年,有一批海鹽不得已隻能走陸路,最後卻是在鞏縣,連人帶貨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跟聰明人打交道,免不了彼此算計,但也比跟愚蠢的人囉嗦,不得要領輕鬆多了。   崔明月有如此見識,李卓也不再隱瞞,非常坦誠的開出條件,說道:   “能這般明目張膽的劫掠,卻又做得無聲無息,定然是當地豪強所為,並且潛勢力不小,官府各方麵都有關係。常規途徑顯然不行,所以才有求於崔娘子。”   “若是彼此結盟,今後洛陽五冠莊可以不經營海鹽,周邊地域完全可以交給崔娘子,所得利潤,對半分成就行。”   “這批被劫的海鹽分量不小,也可以送給崔娘子作為酬謝,唯一的要求,必須保證隨行人員的安全。”   在崔明月的認知裡,有一些關於奢侈品的概念,但是對於後世爛大街的商業模式,還是有些不理解。   她認為李卓既然把五冠莊開到洛陽城,那就是為了賺錢。   此時把洛陽周邊區域都交給她經營,無疑是極大的讓步。   她卻不知道,李卓原本就在尋找代理商,喜歡用這種省時省力的模式。然後,安心在齊郡發展。   當初許諾濟州周圍都交給程咬金,也是如此打算。   李卓隻管生產,不管後麵的銷售。   反正不管怎麼樣,錢都不是一個人能賺完,彼此合作更有開拓性,彼此互補,更有市場。   而李卓在洛陽城開五冠莊分店的目的,是在經營海鹽之外,暗地裡搜集各種情報,和三山五嶽的英雄好漢打交道。   發現洛陽的人對香料感興趣,李卓準備另外設一條線,以經營香水為招牌,瞄準貴婦圈子。   洛陽是大隋的帝國中心,經濟文化匯聚之地,情報也最有價值。   崔明月倒是不曾想,李卓居然如此大方,開出一個她無法拒絕的條件。頗為好奇的問道:   “哦,李郎君這般看重同行運貨之人,難道有關係比較親近之人?”   李卓知道崔明月會這麼問,但他做的是千金買馬骨,給後續做出表率,加上手下人的向心力。   另一方麵,李卓也舍不得投入心血的人手折損。畢竟海鹽曬製,比培養人手簡單多了。   不管崔明月是個人八卦之心,亦或者還是試探,李卓都都坦誠相告:   “崔娘子見笑了,李某孑然一身,並無家族親眷。之所以如此忍痛割愛,是認定隻有崔娘子能夠給予幫助。二則是其中不少人,都是跟隨我頗久,忠誠不渝的人。彼等以赤誠待我,我自當以赤誠相報。”   如此重情重義,世間難求,令人佩服。   崔明月心中,對李卓的評價更高了:   “李郎君的條件,相信沒有人能夠拒絕,小女子自然也不例外。既然是合作,也沒有先占便宜的道理。”   “這批海鹽就是咱們合作的第一批貨,把這批貨安全送到洛陽,就是我的見麵禮。”   談好條件,崔明月輕笑出聲,可見心情頗好,十分自信的說道:   “雖然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所為,但鞏縣畢竟是河南府地界,崔家在那裡也有頗多門生故舊,有說得上話的人。”   “待會我會以家族的名義,過問這件事情,想來不是什麼難事。這批鹽一定會有一個交代,至於貴屬,定然會安然無恙。”   見崔明月斬釘截鐵,李卓也放下心來。   “那就好,那就好!”   李卓沒想到,崔明月在十二三歲的年紀,辦起事來居然一板一眼,有條不紊,很有大家的風範。   不論如何,崔家千年世家,樹大根深,門生故吏遍及天下。潛在影響力,可謂是無處不在。   崔家的人去辦這件事,自然不難。   說不定動手的鞏縣豪強,拐彎抹角和崔家沾親帶故呢。   事情有了眉目,李卓笑意盈盈,耍了個小心眼,有意慫恿崔明月,說道:   “說來也許會讓飽學之士見笑,李某自幼雖有聖人教誨,但卻喜好各種雜學,對於經營之道也不上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若是可能,別說是洛陽周遭,就是崔娘子能夠把鹽賣到突厥去,也無不可。”   明末清初,山西商人吃裡扒外,販賣各種資源給滿清,是實打實的漢奸通敵,李卓深以為恥。   但在大隋,李卓卻不介意崔明月把鹽賣到草原上去。   李卓不想賣酒給突厥人,至於鹽巴,無所謂。   鹽是生活必需品,也算是戰略物資,但突厥人也有方法得到鹽分,隻是品質不好而已。   而且這時候的突厥人,完全還是遊牧民族,他們想要購買鹽,所能提供的等價物品有限。   大概,隻有馬!   甚至,隻能是戰馬。   李卓內心裡,就想有一條可以和草原聯係,必要時候能夠買大量戰馬的渠道。   以崔家的名義,無疑是最好的。   “啊,你說的倒是很不錯。”   崔明月絲毫沒有察覺到,李卓心裡藏奸,仔細想想覺得大有可為,認同的接著說道:   “做生意,要有來有往,追求利潤。往突厥售鹽,我會考慮的。海鹽交給崔家銷售,一定不會讓李郎君吃虧。”   “不過麼,我有一個小小的條件,不知道李郎君能否告訴我,一加二加三……一直加到十萬,答案是多少,如何解答?”   這也算是條件?   李卓一愣,有些莫名其妙。   在一邊伺候著,聽著李卓和崔明月說得雲裡霧裡的阿奴,此時似乎明白了什麼,一臉喜色的說道:   “李郎君也許不知道,盧家郎君自從離開了崔府,就一直四處尋人,就是算這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