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提意合作(1 / 1)

我的盛世大唐 扶餘客 3902 字 2024-03-16

崔明月出身大家,掌管家族生意好幾年,見過不少大陣仗。可謂見多識廣,說謊都不帶臉紅的。   麵紗後麵的崔明月,好奇的打量李卓,不知道他為何突然這麼鄭重:   “難道那天的事情出了變故,有人把他和胡人之死聯係起來?”   “那天的事情確實詭異,在相距不遠的地方,兩個胡人死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太可能是巧合,更像是有人操控……”   崔明月冒風雪而來,李卓連忙起身相迎,鄭重的說道:   “風雪凜冽,冒昧打擾,頗為失禮。但事關重大,不得不有損聖人教誨……”   “冒昧問一句,崔娘子應該是出身清河崔氏,書香世家,怎麼讀書之餘,也喜好商賈之事?”   李卓這麼問,的確是有些冒昧。   崔明月聞言心中惱怒,正打算拂袖而去,但想想李卓的言行舉止,都有古君子之風,應該不會開這種無聊的玩笑。   “呃……”   崔明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一陣遲疑。   商賈之事,向來為人不齒。   中國是一個重農輕商的社會,經商不但社會地位低,也會被人看不起。有士、農、工、商的分隔,商賈處於社會最底層。   崔明月出身清河崔家,怎麼能去經商?而且還是小小年紀,女子之身……   其中,確實有難言之隱。   崔明月打量李卓,見他一臉嚴肅和誠懇,終究心軟,說道:   “家父性喜奢豪,對學業不太上心,倒是對商賈之事頗有天賦,因此……卻不知,郎君為何如此相問?”   李卓在崔家住了幾日,沒見過甚至也沒聽過崔明月的父親,此時倒是很意外。   “看來,崔明月的父親是世家中的異類。”   可能是他揮霍無度,崔家支撐不起他的開銷,他索性跑出來自謀生路。   由於經商頗有天賦,加上有清河崔家名聲的做保,也混得風生水起,身價不菲。   “崔明月小小年紀,不但要管理偌大的崔府,還要照管龐大的生意。其中,或許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   李卓心有疑惑。   不過,隻要能確定崔明月說話管用就行,李卓開口問道:   “這樣說來,崔娘子也算家學淵源,對於商賈之事應該頗有見解。卻不知是否聽過,洛陽城外有個五冠莊?”   “五冠莊?”   崔明月的麵紗微晃,似乎是在打量李卓,為何問這個。停頓一會之後,說道:   “五冠莊是洛陽的販鹽商戶,據說是海鹽,品質很好。沒有山西井鹽的苦澀暗黃,也比巴蜀井鹽更白更便宜。據說存貨不多,一直限量供應。”   “在洛陽城聲名鵲起,知道的人不少。李郎君一個讀書人,怎麼也關心這個?”   李卓知道,崔明月是在試探。   但李卓自己,何嘗不是如此?   試探下去,浪費時間,還容易引起隔閡,李卓認真的問:   “如果貨源充足,不知崔娘子覺得五冠莊能否賺錢,若有可能,是否有意合作呢?”   聽得李卓的邀請,崔明月驀然抬起頭來。   麵紗後的崔明月,似乎一直在盯著李卓。想判定李卓剛才所說,有幾分可信。   崔明月沉吟說道:   “郎君怎麼知道五冠莊的,還知道五冠莊的鹽?”   “據我所知,五冠莊立足洛陽城不足一年,主事之人非常年輕,據說是山東一帶的人。”   “五冠莊應該有比較強的實力,才能有這種品質的海鹽,並且一次派這麼多人來洛陽。”   崔明月隻有十二三歲,但絕對不能以尋常眼光判斷,李卓心知要是不能讓她放心,一切都是空談。   李卓直接坦白的說道:   “實不相瞞,五冠莊算是我個人的產業。正如崔娘子你所猜測,並不止洛陽這一處,除了山東歷程的大本營,在其他地方都有不少的產業。”   “崔娘子在其他大城也有生意,要打聽我所說是真是假不難。卻不知,崔娘子對於剛才的建議,如何看待?”   李卓現在,的確需要一個合作夥伴,一個強有力的合作夥伴。   若是平時,這種需求還不是很強烈。但在大批海鹽被劫的時候,李卓才聳然一驚。   大隋現在看著光鮮亮麗,其實並不是李卓想象當中的大隋。最起碼地方豪強的實力,遠遠超出李卓的想象。   楊廣不像後世皇帝那樣,是出口成憲的獨裁者,還有許多軍頭、世家、豪強,明裡暗裡對抗大隋。   難怪楊廣聰明絕頂,治國理政卻顯得有些毛躁。   李卓的海鹽被劫,能判定是當地豪強大族所為,但人地兩生,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對方既然敢這麼明目張膽的乾,想來也不是第一次了。   也許在明裡暗裡,在朝在野,都有他們的關係網。   若是尋求官府協助,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估計也是浪費時間,無濟於事。   最好的辦法,隻能是用不尋常的手段。   譬如說,同樣是潛勢力強大,比之地方豪強還要高出一格的清河崔氏,就是一塊不錯的牌子。   崔明月不知李卓心裡想的什麼,但她也有她的判斷角度,很認真的說道:   “哦,原來是這樣啊,難怪三位都是武藝強橫的人,聽說五冠莊的夥計,也不是弱者,原來是豪強之家……”   “李郎君……恕我直言,五冠莊的鹽不論是純度還是色澤,亦或者是口感,都比之山西或者巴蜀都好,若是宣傳得宜,應該能夠賣出比現在高出不少的價錢。”   “要知道,洛陽城是天子腳下,達官貴人,豪商富賈雲集,他們並不缺錢,隻是需要配得上他們身份的東西……”   “這……”   李卓不由瞪大了眼睛,有些目瞪口呆的看著崔明月。   這也太違和了吧!   一個隋朝的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居然跟李卓談生意,而且還是那種一本正經的。   最令人驚訝的是,她居然還知道可以把海鹽提高價格,賣給那些根本不在意錢的人。   什麼“他們不缺錢,隻看東西是否配得上他們的身份?”   這完全是後世奢侈品的概念啊。   後世的奢侈品可不就是這樣,做好包裝,賣給那些人傻錢多,隻在意那份稀缺的尊貴麼?   李卓內心裡,給了崔明月更高的評價:   “也許,崔明月是一個合格的合作夥伴。除了海鹽,其他產品也可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