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隻有等待(1 / 1)

陸離在文登城的大街上,閑庭信步的走著。   而大街之上卻無百姓一人。   城中百姓為避兵禍,躲在家中也在情理之中。   怎麼說,他們這上萬義軍,也不像什麼正義之師。   不說破衣爛衫,連武器都湊不齊的如同義軍兵士。   就連幾個義軍首領身上,也沒有一人有身像樣的衣服。   陸離自尋山鄉起義直到現在,身上那套短打,刀口破洞爛的都不成樣子了,也還在穿著。   看一看,後入夥的曹節還算有個人樣。   一支軍隊,破爛成了這樣,文登百姓懼怕義軍,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陸兄。”   “城外的軍隊,要不要開進城來?”   曹節跟在陸離一旁,隨口問道。   “不必了。”   “從槎山殺出來的兄弟裡,調三百步卒入城換防便可。”   陸離揮了揮手,開口拒絕道。   槎山殺出來的兄弟,陸離對他們還算知根知底。   調三百步卒入城,而讓大軍在城外駐紮。   這完全是為了城中百姓考慮。   如果貿然讓上萬饑腸轆轆的軍隊入城。   義軍劫掠靖海城的一幕,必然會再次發生。   而另外一個原因。   文登城中官倉有無糧草,他們還不清楚。   文登城要是同靖海鎮一樣,那放義軍入城,他們這幾個首領,都得被暴民剝骨抽筋。   “那文登縣知呢?”   曹節再次問道。   “先壓在縣府大牢吧。”   “等牟平那邊傳來消息再說。”   陸離想了想,給出了答復。   義軍中通曉政務者,可以說是一個沒有,也包括他自己。   陸離重賞保下褚良,皆因如此。   陸離攻下文登縣,可不是為了一時痛快,他是要紮根於此的。   若無理政之才助他處理政務,處理民事。   義軍在文登縣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陸兄的意思,是要向牟平縣用兵?”   曹節一聽又要打仗,眼神為之一亮。   陸離上句說的什麼他完全忽略不計,隻記得了後半句。   “兵,是一定要用的。”   “但還不到時候。”   陸離腳步停了先來,眉頭微皺的開口說道。   他再等。   等尋山鄉的兄弟們回來。   哪怕隻有一人歸來,並帶回來他想要的情報。   他現在都不會為進攻牟平縣而猶豫。   “你是在等尋山鄉的兄弟回來吧?”   曹節一下就聽出來,他話裡的意思。   陸離每戰之前,必派探子偵察敵方動向與兵力部署。   義軍能夠連勝不斷,除了合理的戰略布局,情報搜集更是重中之重。   “如果我們想要在文登立住陣腳。”   “牟平縣就必須要掌握在我們手中。”   “牟平縣北臨夾河,西有米山為險。”   “拿下牟平縣,我們才會有與登、萊二州偽軍抗衡的資格!”   陸離如此說道。   牟平縣界,乃是四縣二州交匯處。   是文登縣對外的一道屏障。   隻有拿下牟平縣,義軍才會有後方,有足夠的戰略空間與敵人斡旋。   但要拿下牟平談何容易,且不說牟平守軍到底有多少。   義軍攻下文登縣,州府有沒有動向,陸離都完全不清楚。   大戰最忌不知敵情而冒進用兵。   一個不慎,主動進攻也會陷入被動。   可以說,隻要陸離派出去的探子一天不回來,他就不會輕易進攻牟平縣。   陸離交代完這些後,曹節拱手告辭,去執行命令了。   而他自己,也來到了文登官倉。   當他進入官倉,看到一袋袋堆放整齊的糧食,心裡懸著的事情,總算少了一件。   經過糧官匯報。   文登官儲糧食有五千石。   這些糧食原本早在一月前,就應該運去濰州,入金軍大營的。   但縣知褚良一直以軍糧未征足數為由,拒絕將糧食運出文登縣。   說來,陸離也足夠幸運。   就在褚良頂不住金軍大將完顏昌的書信斥責,要轉運糧食時。   曹節就領兵將文登縣圍了。   五千石的糧食,對陸離來說,說多不多,說少也還過的去。   如今文登城外遍地饑民,又有上萬軍隊等著吃飯。   五千石糧食就是全拿來熬粥喝,隻為活命。   文登城內外五萬軍民,也隻夠吃上一個多月就得斷糧。   也就是說,陸離隻有一個月的時間,打開眼下困局。   想到如此,陸離更是心煩意亂。   隻盼著散出去的尋山兄弟,能早日回來那麼一兩個。   時間匆匆而過。   到了第二日,陸離就命人開倉放糧。   除了主要供應軍隊外,文登城外搭起了數十座粥棚,每天施粥千斤以上。   這千斤糧食看似不少,可麵對數萬饑腸轆轆的流民。   每天也隻不過是,上下兩頓筷子都立不住的糊肚粥。   什麼是糊肚粥?   就是沒有幾顆米粒的熱水,糊弄嘴的。   一碗糊肚粥喝下去,連一個時辰都撐不過,過後隻會覺得更餓。   可就是這渾水般的糊肚粥,卻救下了文登城外數萬的各州流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陸離沒有想過他們會感恩戴德,隻要流民不鬧事,他就已經燒高香了。   至於城中兩萬百姓,家家還算有餘糧。   暫時還用不到他來頭痛。   而軍隊用糧,必須要夠分量。   就算不能頓頓吃乾的,但粥一定要厚。   再怎麼說,接下來的戰鬥,陸離還要靠他們呢。   而這些老兵油子麵對糧草不足,也有著自己的辦法。   他們會自己去山上采集一些能吃的山貨,放進鍋裡與糧食一起煮。   明明隻有一斤的糧食,卻能煮出五斤的厚粥。   這都是老兵油子,當兵多年悟出來的生存經驗。   而陸離也經常回營,問詢營中情況。   就看到了老兵油子的土辦法。   待他回城後,就下了文書,組織流民自發上山采集山貨。   縣府會按采集量,以粥收購。   這一招頗有成效。   既解決了流民可能聚眾鬧事的問題。   又提升了米粥的質量,讓流民們總算有了些許飽腹感。   一連過去多日,城內城外還算相安無事,局麵也暫時穩定了下來。   陸離總算騰出手來,一連下了數道命令。   其一,命曹節統領三千義軍北上與嚴鋮所部會合。   帶去糧食,並就地駐營,以防牟平敵軍動作。   其二,張貼告示,向文登百姓表明義軍抗金之誌,並無擾民之意。   兩項決議,一個對外用兵,一個對內安撫。   現在留給陸離的,就隻有一件事情了,那就是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