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要賣當然是賣給對自己有利的人(1 / 1)

以軍械換糧,這是解決當下困難,最有可能的辦法。   文登縣為何會有一個甲兵營?   這多虧了文登縣擁有登州最大的官屬造作院。   而陸離又是鐵匠出身,恰好天時地利人和都站在了他這一邊。   隻要將文登造作院的熔爐從新燃燒起來,一切都有可能實現。   至於製造出來的兵甲武器賣給誰,陸離心中已經有了非常合適的買家。   “製造兵甲武器雖然是不錯的出路。”   “但,製造出來以後,販賣給誰,大哥可要三思啊……”   陸昭並不是蠢人,放在太平時,一具手弩就要五貫錢,一具全身重甲更是要百貫錢。   更別說現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可。   之前他聽說,偽軍現在采購一具手弩,價格已經上漲到了十六貫一具。   至於重甲,如今更是有價無市,出的起錢,也沒有那麼大的產量。   如今文登縣在義軍手裡,可以說是手捧一個錢罐子。   隻要有足夠的鐵和工匠,完全能做到以軍械換糧的目的。   隻不過,這兵甲武器造出來後該賣給誰,可就有不少說道了。   蓬萊的趙常青,萊州的張成,手裡有糧有人,缺的就是趁手的兵器。   而這二人勢利又與義軍比鄰。   如果陸離頭腦一迷糊,將軍械賣給了他們,這無疑是在給自己的敵人送武器。   “有什麼好三思的?”   “京東路安撫使劉洪道在密州都快被完顏昌攥出尿來了。”   “南方的趙家皇帝都快逃海裡去了。”   “咱們不管是將軍械販往南方,還是賣給劉洪道。”   “對咱們來說都是天大的財富!”   陸昭都明白的道理,陸離怎麼可能不懂。   他就沒想過把軍械賣給趙常青或者張成。   金軍就更不可能。   陸離要打的就是這夥人,怎麼可能把軍械賣給他們?   而堅守密州半年有餘的大宋京東東路安撫使劉洪道,卻是他心目中不錯的選擇。   一股宋軍仍在密州堅守的消息,還是陸懷帶回來的。   這無疑是給了陸離一個非常大的驚喜。   在戰略上。   隻要密州宋軍還在,身在登州的義軍就還會有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   劉洪道的宋軍,一能牽製正麵之敵金軍完顏昌所部,延緩金國吞並大宋京東路各州的速度。   又能製衡萊州的趙成,令其不敢全力侵吞登州。   密州戰火連天,劉洪道的宋軍現在最缺的就是趁手的軍械。   如果這時,陸離將軍械賣給劉洪道。   不僅可以賣個好價錢,而且對他以及義軍來說也是最有利的結果。   至於逃去南方的趙構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陸離想要有出頭的機會,就必須搭上南宋朝廷這條線!   當下不管是哪方勢力,都急需精良的軍械,來武裝自己。   隻要對軍械有需求,就是陸離的潛在客戶,   而這些潛在客戶中,趙構無疑是最大的那個金主!   陸昭聽著話語,知道哥哥心中自有深淺,也就放下心來。   但他心中還有著一件繞不開的煩心事。   “大哥,製造軍械是需要時間的。”   “我們能堅持到那時候嗎?”   陸昭開口問出了心中的擔憂。   “不能……”   陸離一臉苦笑的撓了撓頭……   以軍械換糧,辦法雖好,可這中間還差著一個環節。   那就是,怎麼依靠現有資源,堅持到軍械製造出來,並撐到換回糧食的那一天。   這件事情就算陸昭不提,他這一路也沒在想別的。   如果他估算的沒錯的話,二縣現有的糧食,最多夠百姓以及義軍堅持十五日的用量。   如果中間再有什麼變故的話,比如又有數量不小的流民進入登州。   那糧食差不多連十日都撐不到。   想到此處,陸離隻感頭疼不已。   真是一粒糧,難倒英雄漢啊……   “要不咱們還是派兵重設關防,把米山官道封起來吧……”   陸昭也看出了哥哥臉上的難色,所以便提出了重新封閉關防的辦法。   這雖然不能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但最少能起的緩解作用。   “不能封關。”   “再說封關也於事無補。”   “糧食是給人吃的,而咱們想要成事,就不能沒有人。”   陸離拒絕了這個提議。   封關本就沒什麼用。   糧食緊缺,這是事實,但人才是立足根本。   打仗、種地、生產、建設,不管哪一樣,都是靠人去做的。   隻要陸離有辦法挨過這段困難時期,擁有人口優勢的二縣,就會迅速恢復元氣。   “糧食的事你就不要管了,我會去想辦法。”   “你連夜趕回文登,盡可能恢復造作院生產。”   “過幾日,我會親自回一趟文登。”   陸離讓弟弟不要摻和糧食的問題,並讓他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陸昭行事穩重,辦事細膩,從小又在陸家鐵匠鋪給他打下手。   留下陸昭,就是想讓他去接手文登造作院,盡可能恢復生產。   “也罷,今日我連夜趕回文登。”   “糧食的事情,還勞哥哥多費心了。”   陸昭一聲應下,隨後二人愁眉不展的向城門走去。   一路上,陸離沉默不語。   他說會想辦法,可他又哪裡來的辦法。   買糧他沒錢,那就搶唄……   可他要真有那個實力,當初就不會眼睜睜看著趙常青將糧食運走了。   義軍實在太弱小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空有上萬人,武器配備卻連五成都不到。   著甲率更是低的可以忽略不計。   除了那五百具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重甲。   其他義軍有破衣爛衫遮身,不至於裸奔,就已經算軍容不錯了。   把話說白了,陸離手裡能用的兵,其實也就是從槎山打出來的那五百來人。   剩下的,隻不過是能壯壯聲勢的散兵遊勇罷了。   這樣的軍隊,如果真要與趙常青那軍備整齊的六個營偽軍打起來。   陸離自覺勝算連三成都沒有。   所以他要想辦法,恐嚇勒索趙常青。   想到此處,陸離隻覺可以聯絡聯絡萊州的張成。   隻要能慫恿動張成與趙常青乾起來。   他就有機會辦成這件事情。   但這又談何容易,張成也不是傻子。   幾句話如何能讓他真和趙常青動手?   甚至一個弄不好,陸離還會引火上身。   “大人,城外有人找您。”   “說是從靖海來的……”   就在陸離都快愁禿頭的時候,一名城防兵卒,來到二人身前匯報道。   “靖海來的?”   “來人可曾說出名諱?”   陸離挑眉輕疑,一聽人是靖海來的,忙問來人是誰。   “他說他叫李柏……”   兵卒抱拳回道。   “李柏?!”   陸離心頭一驚!   靖海一別,李柏自此銷聲匿跡。   而如今李柏又悄無聲息的再次出現。   真叫陸離心中,不知是喜是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