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3)謀燕(1 / 1)

八聖 作家QslVTM 5113 字 8個月前

吳箕苦笑:   “我可以保證,這件事情與李師肯定沒有關係,可如果這件事情對己氏的損失如此巨大,田氏為何就沒有反應?難道是他們把所有罪責都推給了己氏?”   己箕:   “國君是不可以輕易認錯的。”   “所以是我父自己攬下了所有的罪責。”   吳箕:   “那蘇秦呢,他隻是族親,我們可從來都不會認為他是己氏的傳人。”   己箕笑:   “我父所做的事情,我不敢多問,但我可以告訴兄長的是,燕易王輸了,所以才有了由燕噲主導五國聯軍伐秦。   吳箕也笑:   “先是楚魏退兵,然後秦王由韓魏借道攻齊,一場仗得罪了六個國家,齊國也沒有嬴。”   己箕佯作慍惱:   “這件事兄長可不要說與李箕毫無關係。”   吳箕笑:   “此件事可正是由李師全力促成,秦國的軍勢雖敗卻又敗得恰到好處。”   己箕:   “為何?”   吳箕:   “樗裡疾將軍已經修魚斬首八萬,軍功和名聲都已經有了,又為什麼還要以疲憊之師借道遠攻強齊?就不怕再上演一場桂陵之戰?”   己箕:   “也許這就是世人所想不明白的地方。”   吳箕:   “但你不會不明白,魏國雖然暫處劣勢,但三晉聯結也還是獨霸於當世的國家。秦國攻齊不僅拿不到齊國的土地,反而會把三晉推向齊國的懷抱,所以更大程度上隻不過是禍水東引,以一支偏師在觀澤嘩戰。”   己箕:   “所以齊人總不願意提到的就算當初在觀澤,齊人並沒有得到多少戰果。是齊人在圖霸和稱王之間搖擺不定罷了。   吳箕:   “你們既然敢將一個國君置於身不由己之境,李氏自然就想要試試田辟疆的野心和他的實力。”   己箕:   “結果怎麼樣?”   吳箕:   “一般,他遠遠不如田嬰齊沉穩。”   己箕:   “也不算太差吧,至少在麵對秦楚兩個大國夾攻時,能做到這般的君侯也不多。”   吳箕:   “所以也勉強可以理解己氏為什麼會田齊,他們也確實有過人之處。”   己箕:   “現在的燕國大概率會成為齊國的負擔,他們是一盤散沙,攻下來也很難為齊國所用,但是現在子之把兩國的局勢搞到了現在這種程度,我就算想阻止齊王也是辦不到了。”   “傳言李祖曾為秦孝公獻計,如果攻打魏國,不僅得不到河西之地,反而還會促使三晉反撲使秦國多年的成果毀於一旦。但不攻卻可自破,魏王遲早會把心思放到於他同出一門的韓趙。”   吳箕:   “在還需要稱周天子為共王的時代,任何一個再強大的諸侯國,也沒有膽魄和實力與天下所有的諸侯宣戰。所以他們想要得到土地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搶奪沒有受天子之名進行封賞的土地,比如河西之地。但這樣的土地沒有足夠的實力拿下來往往是一種隱患,比如秦國。而這樣土地不僅在短時間內難以獲得收益,反而要消耗大量的財力進行鞏固。比如修河西長城。但是又不能罔顧天子的名義進行滅國,因懼怕受到圍攻與孤立,所以就不得不容忍這些隱患。所以這樣的土地在實力不足以笑傲群雄的時候並不是上選。”   “另一種就是三晉這樣的,他可以用很多個理由一戰滅國。而且隻需要誅滅或囚禁他們王室便等同於控製一個國家。這樣一來分裂的三晉很快就會重新變成一個龐然大物,魏侯也會被稱為晉侯甚至晉公。”   己箕:   “齊國現在也是這樣的處境,齊王已經按捺不住了。我擔心要出禍事,滅國和奪權向來都不是同一件事。”   吳箕:   “稱王便是將要大肆興兵以吞滅其它諸侯國的開始,但這件事情田嬰齊已經做了,魏罃是前車之鑒。”   “雖然周王室已同虛設,以田齊先祖的做為,也沒有必要再煩擾這些無用的禮節。”   “明白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固然重要,但看清當前的局勢卻更為重要。”   “燕國與齊國本是世交,不管名義上的結盟是誰,在外敵洶湧之際,又何必把矛戢伸向一個對自己並不構成威脅的弱國?”   己箕:   “所以我的意見一直都是盡量不要出兵與燕國交惡,結好晉國和楚國,伺機再吞滅魯國和宋國。可惜的是不止楚國的朝堂之爭令人咋舌,齊國也不是清靜之地。”   吳箕:   “猛虎一定要破出牢籠,與其坐等它長成龐然大物,不如設法把它勾出來。這樣先不說南邊的楚國和宋國,燕國與趙國自然就會組成抗秦的陣線。這樣你就隻需要設法孤立魏國,再伺機遊說韓趙。可別忘了,魏罃有吞滅韓趙的心思,韓趙也未必沒有吞滅其它兩家的誌向。”   己箕:   “傳聞商鞅就是這樣勸過魏王,圖霸而不想稱王是很愚蠢的。撲而不殺,久征必乏。”   吳箕:   “三晉居中勢而與天下狗鬥,封強秦又錯失良機。所以現在如果要給列國諸侯排上一個封王的名序,三晉想要崛起就先要壓跨強秦,而秦國想要得到天下就必須要保三晉不跨,使之能步步蠶食,然後薄積而後發。待他成龐然大物,其它所謂的強國恐怕還不過沉睡在爭霸的美夢之中。”   “如果現在讓我決定天下歸屬,我覺得先是秦國,然後是齊國,楚國,三晉不在我的名單當中,魏國更像一隻待宰的羔羊,除非天意,它已經沒有重振的機會了。”   己箕:   “一百年前魏文侯最先變法,那時的魏國冠絕於當世,名臣、名將、名士無不令諸侯震顫,可惜錯失了時機。但也許一個國家的衰弱與崛起都隻需要十數年的時間。兄長也不未必要這麼武斷。”   吳箕:   “一百多個姬室諸侯到現在還剩下多少?魏、秦相繼變法,還沒有覺察到這場你死我活的爭鬥,還活在自己那一個小國家當中的君侯就活該被淘汰。”   “齊國要與秦國爭鋒,先要喚醒的就是楚國,將重寶壓在三晉而著力於封鎖秦國依我看並不實用。”   己箕:   “我也很明白,就算齊國現在能得到燕國的土地,李箕也會諫使秦君,向天下公稱要與齊共裂三晉,不論齊君如何答復”   “這就像在黑暗的森林裡,所有的獵手都故意熄滅了燈籠前行,直到某一個最強大的獵手用自己的燈籠照亮另一個人。”   吳箕:   “老虎想要吃肉,打不過便把肉給他,打得過也要先用塊肉把他勾出來了再打。不愧是謀聖,言語間落子無痕。”   己箕笑:   “放秦國這頭猛虎出籠,等他們離開了天險,再打就要容易很多了。”   吳箕:   “所以燕國也可以打,但必須要拉上三晉的其中一家,不然李箕是不會出兵的,而且齊國在進入燕國的軍隊,效仿齊恒公,隻平叛亂而不乾涉內政,既然把主要的對手認定為秦國,就需要把所有的目標放到秦人身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避免三心二意。”   “這也是李箕的做法,當初秦孝公在即位時就想要攻打河西之地,是李祖硬生生拖了他六年,直到魏罃向邯鄲出兵,才以極小的代價突破河西長城。不然的話李師還可以再拖他十年甚至六十年,但是天機往往不會讓有準備的人等那麼久。”   己箕:   “但魏國兵圍邯鄲是因為趙國攻打衛國(當時是魏國的盟國),而商君是衛國的公孫,衛現在是秦國的盟友,這其中難到就沒有發生過一點點有趣的事情?”   吳箕笑:   “現在這個節點我不會與你揣測當時的那些典故。不論天下局勢如何在變,我們所關心的隻有你和己師的後人。”   “我想要告訴你的是,一個好的君侯與一個厲害的商人隻是表麵上相似,田齊是商人,他永遠容得齊國有一個像己氏這樣的大商人,不管你做再多,他不會感激你,反而會因為你們所展現的能力而更加忌憚你,直到你死,所以己氏的抱負終究還是所托非人了。”   “所以到了現在不管你想要怎麼做,我現在都會全力幫你,哪怕是李箕他也會幫你,但隻此一次,不成則退,莫要把性命誤在了齊國。”   己箕:   “兄長請幫己箕前往趙國,掌控燕國是齊人兩代君王的鴻願,己箕已不能阻擋,但不論如何請兄長務必要幫我保三晉的陣線不會在筱然間崩潰。如果是因為這般而輸給李氏,己箕的心不甘。”   吳箕:   “隻此一次,不成則退。”   己箕:   “隻此一次,不成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