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離去(1 / 1)

風頌歌 風頌歌 4681 字 2024-03-16

孩子從樹墩上跳下,用細骨敲擊著地麵,帶著男子走到了自己家中。   小小的草房內,隻有一張鋪著乾草的舊木床,和一個黃土壘起的灶臺。   孩子招呼著男人坐在床邊,拿起一隻木碗從一個陶罐中倒出水來,遞給了男人。   “家裡隻有這個。”   “多謝。”   男子接過一飲而盡,隨後起身走出了草房。   孩子接過木碗,就呆呆的坐在床邊,一直到了傍晚,他的肚子發出輕微的咕嚕聲。   孩子從床上站起,開始做起了今日的晚飯。   一把摻雜著糠麩的舊麥,就是孩子今日的口糧。   等火焰盡滅,孩子伸手端起陶鍋,將鍋內黑乎乎的麥飯倒入木碗,之後又加了碗水在陶鍋之中。   孩子搬來小凳子,端著木碗坐下,便心滿意足的吃了起來。   “咚咚咚!”   草房外傳來了輕輕的叩門聲。   孩子放下木碗,起身打開了木門。   門外,男子手中提著一塊醃肉:“這兩日我們會暫時住下,但是商隊的人比較多,所以我想在你家借住兩日。”   “可以。”   孩子沉思了一番,終是點了點頭。   男子滿是笑意的進了房間,將手中的臘肉用繩子垂釣起來。   “你在吃飯?”   男子看到小凳子旁的木碗,輕聲問道。   “是。”   “那太好了,可否給我也吃上一碗?”   聽到男子如此這般說道,孩子臉上露出了遲疑。   男子見狀隻是端起孩子放在地上的木碗,並沒有介意是孩子吃過的。   “我吃的不多,這碗就好。”   說著男子不等孩子開口,就將麥飯送入口中。   隻是瞬間,男子的眉頭就皺了起來,乾澀,黴苦,難以下咽。   可男子也隻是皺了皺眉,就將碗中的食物吃的乾乾凈凈。   孩子對此沒有說話,隻是晃動著陶鍋,倒出一碗浠水,而後便喝了下去。   男子站在原地,不由的愣著。   夜深,兩人擠在一張木床上,孩子已經睡去,男子卻沉默著直到天明。   次日清晨,男子手中拎著飯盒推開了木門。   見孩子還在床上睡著,他的臉上不由的露出微笑。   在孩子吞服了內丹之後的這段時間,他變得很是嗜睡。   “吃飯了!”   男子輕輕晃動著孩子的身體,把他從睡夢中叫醒。   男人走了,走的時候特意找到孩子,問他願不願意跟隨自己離去。   孩子隻是搖頭,隨後輕輕的關上了木門。   而後的數年,每當男人前來,都會給孩子帶很多的東西。   如今的孩子已經長大,二十歲年紀的他,身材挺拔,麵容俊美。   銀白的長發,和束著眼睛的黑帶,又給他添了一絲神秘之感。   這些年中,他從記憶中學會了戰將的武技,也明悟了書籍中的戰法。   與此同時的是,他腦海中對周圍環境的感官,範圍也變得異常深遠。   他已經能輕而易舉的用識海籠罩整個村寨,甚至於躲藏在草葉下的幼蟲,也不能躲開他的探查。   這一日,他早早的換好一身素白的長袍,站在了寨子外麵等待著。   今天是商隊前來風寨的日子。   可商隊來了,那個男人卻沒有來。   商隊的人將一個包裹交到他的手中:“李琛的母親去了,他作為家中的獨子,要為母親守孝三年。”   他沉默的接過包裹,向商隊的人輕聲的道謝,最後他回到了自己的草屋中。   這一晚,他輾轉反側著,久久不能入睡。   次日,他早早的收拾好了行囊,與商隊的頭人交談了一番。   他離開了,坐著商隊的牛車,離開了這個他生活了十年的寨子。   一路風塵,商隊停在了一座叫柳城的地方。   頭人找到了他,說到李琛就在柳城。   等頭人確認他知道李琛的住址,就帶領著商隊去往了下一個地方。   經過多次詢問,他最終來到了一處小院。   “咚咚咚!”   小院外傳出了清脆的叩門聲。   屋裡的李琛聞聲放下碗筷,起身走出打開了房門。   看著門外已經長大的孩子,李琛臉上頓時露出溫潤的笑意。   “快快進來,還沒吃飯吧?”   “沒呢!”   “那正巧,家中剛做好了飯菜。”   李琛牽著他的手,將他帶入房內,等他坐下,李琛去了廚房為他拿了一副碗筷。   “慢些吃,還有不少。”   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模樣,李琛連忙出聲安撫。   夜深,兩人躺在一張床上。   李琛已經沉沉睡去,而男子卻並無睡意。   他的感知中,一位身著壽衣又麵容慈祥的老嫗,飄落在床前,雙眸之中盡是憐愛的看著李琛。   “阿娘,可有什麼要對他說的嗎?”   男子說出的話傳入老嫗的耳中,驚的老嫗一怔。   “你能看的到我?”   “是。”   “你就是琛兒口中的那個孩子嗎?”   “是的。”   “都長這麼大啦。”   老嫗眼中流露出一絲追憶:“琛兒曾對我說過你,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說遇到你他很是開心。”   “嗯。”   男子聞言,有些沉默的點了點頭。   老嫗對他示意了一番,隨後飄向了窗外。   男子輕輕的下了床。   “坐吧。”   老嫗見男子從房間走出,便伸手對他示意了一下。   “是不是很不明白琛兒為何對你那麼好?”   “嗯。”   男子雙手抱著膝蓋,看著天上的明月:“隻是憐憫,不該是這樣的。”   老嫗飄落在男子身邊,伸手撫摸著他的銀發,男子對此並未閃躲。   “琛兒曾經結婚生子,隻是後來兒媳難產走了,就剩下一個孩子。”   “孩子又因是早產的緣故,身子骨很差,隻是三四年的功夫也沒了。”   “那之後,琛兒也不願再娶妻,就帶著我離開了家,來到了這裡。”   “後來為了生計,琛兒就入了商隊,後來也就遇到了你。”   “大概是在琛兒的心中,把你當做了他早逝的孩子。”   老嫗說到這裡,停頓了許久:“你會怪他嗎?”   男子聞言,臉上露出淺笑:“怎麼會呢?”   “生而不養,斷指可還,生而育養,斷頭可還,不生而養,永世難還。”   男子頓了頓:“阿娘呢,為何一直駐留此地,而不願離去呢?”   “要知曉人鬼兩殊,阿娘長留此地,陰煞之氣則會因阿娘的緣故擁聚此地。”   “生人陰煞入體,便會折損壽元,我觀此地陰氣之重,阿娘在此留駐已是數月之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