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臨來時,都喝了不少靈茶,在崖邊待了一夜,翌日清晨陳青山二人才將陳青河送回沐君閣。 陳青山連同其他五人,也該登山了,這也是家族對他們歷練的最後一程。 在雲山山腳向上仰望,山腰及上終日被浮雲大霧所遮,因此這山世人也喚作雲霧山。 山腰下流出一條白浪滔滔的大河,大河因其白浪滔滔,水麵神似平鋪一層霜雪,得名為白霜河。 雲山高不知幾何,從未有凡人膽敢登上山腰;雲山陡不知幾何,汝來彼去,修士多是依靠行路法術登山。 山道除卻雲山陳氏每三年一次的招收,再少有人在雲山的山路上走動,因此雲山山間的那條道,多有雜草叢生,灌木橫攔,碎石成鋪。 二十日後,雲山山腰的一處閣樓內。 “青山,娘好像你,你想娘沒有?這二十日裡有沒有受什麼傷啊?娘用神識幫你檢查看看好不好?你肚子餓不餓呀?這些你先拿著墊肚,等會娘再給你做些好吃的。這三年你過得好不好啊?雖然這三年裡你看起來是高了很多,可是你看你,都瘦成什麼樣了,以前肉肉的小臉都不見了。是不是這三年裡沒有吃好,沒有睡好啊?還是十三叔和陳盡江欺負你了?要不要娘去找他們說道說道……” 在攀爬雲山前,陳無木給了陳青山他們一人一瓶辟穀丹,裡麵放置的丹丸足夠他們一人用上足足六十日的時間,這樣一來,哪怕丟失了幾瓶也能應付的了上山的時日。 家族為了確保他們的安危,安排了數位族人全程看護,陳氏族長陳盡龍甚至不惜激活了家族的護山大陣——黃階極品的守山陣法,蛟木汲水陣。 如此大動乾戈,隻因真靈根修士實在難得,“盡”字輩的修士也不過有三位是真靈根的,後來隕落了一位,還剩兩位,他們都是家族備選的築基修士,均是家族未來的根基。 現在,“青”字輩一次性出現兩名身懷真靈根的修士,家族有這般作為倒是不足為奇了。 所以陳盡龍站在閣內看著洛羽雲的傾訴大感無奈,可是礙於兩人的境界又不敢直接說些什麼,隻得向陳盡關傳音道:“十二弟,難道是家族做的方式還不夠好嗎?” “大哥,這你就想錯了,這或許是婦道人家的本能吧。” “嫂嫂不是也懷有身孕?相信大哥日後對此事了解得會更為透徹。更何況又不止羽雲一人如此,隻是她的脾性和底氣更大些。”陳盡關沉吟片刻,道明了自己的見解。 “唉,但願如此吧,早知這般我就不該接任族長一職,當初交由七妹都好。”陳盡龍苦笑兩聲,抱怨了一番很快離去,“族中事務尚多,我不便久留,你且替我看好他們。” 陳青山的心情可以說是十分得復雜,先前登雲山,餓了就吃辟穀丹,累了就坐在石塊上,困了還得縮在一團睡覺,二十日來,身心皆疲憊不堪。 剛登上雲山,就被洛羽雲逮住,兩柱香的時間,朱唇一刻未停,陳青山幾次想出言打斷。 可看見娘親微紅的眼眶中不時閃過幾朵淚花,陳青山最終什麼也沒反駁,多是應下。 過了不知多久,洛羽雲留下一句“娘去準備些吃的,你且在此地,暫不要走動”,就急匆匆出了閣樓。 陳青山得以鬆了一口氣,有閑心打量起四周。 與陳青山娘親相比,陳青悅的父親實在過於拘謹,她娘才說上幾句話,她爹便將她娘擠到一邊,滿臉堆笑地討好女兒。 本想去照拂一番陳青悅,可陳青山想到這終歸是她的家事,也隻好停下念頭,日後有機會再去同她聊聊。 在樓裡坐了小片刻,洛羽雲也很快準備好了她的湯羹。 在喝完湯羹後,陳青山明顯感覺他娘的情緒安穩了不少,猶豫了一下,問道:“娘,我們什麼時候可以修習《引氣入體》啊?” 《引氣入體》是一門感氣心法,顧名思義,這是修仙界中最基礎且不可或缺的心法。 它雖然口訣簡單,但修煉出的靈氣中正平和,能夠溫養修習者體內的脈絡,等修習者突破練氣一層,得到溫養的脈絡便足以支撐修習者參悟其它厲害的心法。 不過《引氣入體》這門基礎心法盡管能溫養脈絡,但也局限於此了,一來它修煉的靈氣效率實在是太慢,二來修煉出的靈氣不堪大用,遠遠比不上其它心法。 通常隻有尋不到心法的散修才會將其視若珍寶。 “急性子!”洛羽雲打趣地掐了一把陳青山的臉,“還要兩日。” 這不怪陳青山著急,眼下三年之期已過,修仙之路就在腳下,卻遲遲沒個著落。 莫說陳青山這般年歲的少年,就是來個釣魚老叟也受不了這樣的折磨。 聽見洛羽雲確切的回答,閣內沒有具體情報的人也都心安許多。 陳盡關二人沒有在這過多停留的打算,他們帶著陳青山認識了家族藏放心法、功法和秘法的藏書閣;存放丹陣符器的珍寶閣;族人間相互探討修煉上疑難的文淵樓;接取族中y君堂;相互售買的平市…… 最後,二人又帶著陳青山尋到了一處小山包,山包上的布局比山腳要簡陋多了。 幾間木屋,一座閣樓,這便是山包上的全部布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陳青山沒有嫌棄,這裡的條件雖差些,但還是要比小山村強多了,他隻是對奢華的沐君閣轉變到簡陋小木屋略有些不適。 這些小木屋裡的布置也都是大同小異,陳青山隨意地挑定一間走了進去。 木屋不大,功能卻很齊全,近門的兩個角落裡有一座灶臺和一方木架,旁邊各開著一扇紙糊窗。 木架正對的角落則是一個土炕,炕上隻有一張塞著棉絮的被褥,這裡比起沐君閣可謂天差地別。 好在木屋的正中間鑲有一塊五尺長的陣盤,上下共兩層。 下層形狀似圓,有八邊,呈墨青色。 上層則是完整的圓,較下層略小,覆蓋在下層中心,呈天青色。 並且上下兩層均畫有密密麻麻的湖藍色篆文。 按陳盡江所說,這塊陣盤是小山包上最珍貴的寶物,沒有之一。 這是微型聚靈陣,恰好容一人修煉,放入兩枚靈石便能日夜不停運轉七日。 陳青山有些興奮,在沐君閣中他沒有完全荒廢時間,還是有去參悟那些陣法典籍的。 陣法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為器陣,一類為法陣。 器陣,是利用靈物作為陣眼,按照特定的方式繪製篆文,以靈氣為引,便可激活陣法,通常這類陣法都可隨身攜帶,很是方便。 靈陣,是激發自身靈氣用符筆在天地中繪製篆文,通常是可以利用溢散在天地間的靈氣進行維係,唯一遺憾的是,這類陣法是不能便捷攜帶的。 很顯然,這座微型聚靈陣是屬於器陣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