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聲東擊西(1 / 1)

懊惱歸懊惱,快速清點了一番後,陳武望著新得的兩百六十三匹戰馬,還是不由咧嘴笑出了聲。   但一想到還有幾乎等同數量的馬匹或死活逃後,他又覺得太過可惜,江東很缺馬,可以說每一匹戰馬都十分珍貴。   臨走之前,他又望了一眼地上的那些馬屍,再次嘆了口氣。   隨後一行人便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了方才設伏之地,按預定的方向、先往巢湖北岸行去,看看還有沒有立功的機會。   ......   從皖縣領兵行進到合肥城下的過程中,李術的心情可謂是跌宕起伏。   一開始得知新任揚州刺史沒敢去歷陽上任,而是將州治遷移到合肥時,他還覺得對方是對自己感到了畏懼。   而與上次攻殺嚴象時相比,他的部眾數量如今已經翻了十餘倍,這讓他覺得再殺個劉馥肯定也是輕而易舉。   可令他難以置信的是,才剛到合肥城下,並未放在眼中的劉馥就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軍隊行進至合肥的那個傍晚,李術見天色漸黑,便沒有急於攻城,而是打算命部眾在城外十餘裡處,背對著巢湖紮營修整一晚。   誰知到了二更時分,所有人睡得正香,夜間值守之人也開始犯困時,一支騎兵突然從後方巢湖的方向突襲而來。   不過李術的部下也不是什麼烏合之眾,沒有出現被夜襲就潰逃的情況。   值守的士卒們很快反應過來,趕忙敲響了梆子、提醒營中所有將士、有敵人來夜襲。   但等軍中各級軍官整好隊列、嚴正以待時,那些夜襲之人卻已然自行退去了。   臨走前,還不忘對李術和其祖上進行了一番親切地問候。   此事讓李術感到大為光火,因為實力不足,他才向孫策那樣的一方軍閥示好,但那至少說出去不丟人。   可劉馥什麼身份?不過曹操手下的一名文士,治下也不過九江一郡之地,這等實力,竟敢羞辱於他,簡直是找死!   被憤怒沖昏頭腦的他,甚至忘了思考為何巢湖附近會有一支騎兵出現,隻想立刻下令攻打合肥城。   好在有數名親信的勸阻,他才恢復了冷靜,下令全軍做好準備,天一亮便全力攻城。   經過思考,他認定夜襲之人為劉馥所派,覺得對方肯定是得知了他要攻打合肥的消息,才事先安排了一支騎兵在此埋伏。   事實上,他隻猜對了一半。   劉馥的確派了一千人在外伺機偷襲李術,但那些人基本都是步卒,隻有少數幾人才騎了馬。   方才襲擊並辱罵他的,正是此前擊潰平輿來的輕騎後,趕到巢湖北岸的陳武等人。   孫策的計劃是先暗中通知劉馥,讓其做好防備,又派陳武等人刺激李術,促使其強攻合肥城。   此舉是為了防止劉馥在李術的突襲下被直接攻殺,也避免李術見合肥有所防備後,攻到一半就退兵,若是雙方能陷入僵持,便能給他創造足夠的行軍時間。   至此,孫策派陳武等人先行趕來的目的已經達成。   ......   雖然李術心中滿懷憤怒,但攻打合肥並不像他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城上的守軍看起來不多,可他的部眾已經攻城半個時辰了,合肥城仍仿佛一顆釘子一般,牢牢地插在那裡,這讓他心中十分地不爽。   李術的部下數量也不多,於攻城來說,更是顯得兵力不足。   而攻城之法,不外乎就是那些,但不論是蟻附攻城,還是挖地道,堆土山,城中的劉馥都能派人破解。   如此反倒是讓城外的李術軍損失頗多,看到那些傷亡的士卒,李術心裡十分地難受。   雖然從未想過真正臣服孫策的他,並沒有理會那三千人兵權的限製,但這次他帶來的大多都是最信任的部下,見其中不少人都在攻城戰中殞命了,他自然會心疼。   連續攻城三日後,合肥城城外的溝渠才被堪堪填平,城墻看起來也比原先斑駁了不少,卻依然堅挺。   距離合肥城約莫數百米的地方,一身甲胄的李術,正在觀察著城上的情況。   見那些守軍非但沒有出現混亂,反而互相協作,鬥誌昂揚,他的臉色瞬間變得很不好看,身邊跟著的親信也皆是眉頭緊皺。   過了許久,李術輕聲嘆了口氣,緩緩說道:“看來先前是我小覷了劉馥,以為他和嚴象一樣,若早知他有如此才能,我定然不會貿然來攻。”   親信們聽後對視了一眼,臉上都露出了一絲訕訕之色。   先前被夜襲後,他們曾一起勸說李術暫且不要攻城,等孫策的兵馬到了再說,可李術不聽,執意要自己報受辱之仇。   事到如今,再後悔當初的決定,又有什麼用呢?   李術見親信中沒有一人接自己的話,也大概猜到了他們的心思,於是又開口說道:“暫緩攻城吧,讓人先全力救治那些傷到的士卒,待討逆將軍率軍抵達後,再隨其一同攻城。”   另一邊,孫策領兵外征的消息也送到了駐紮在廬陵與豫章交界處的周瑜那裡。   按照孫策先前的命令,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周瑜立即帶著早已籌備好的糧草輜重,領兵直奔長沙南部諸縣而去。   此時的長沙太守,是南陽人張羨,他出身豪強,在江、湘之間深得人心,且性格倔強不順,因為劉表有些看不起張羨,也不怎麼禮待,他便怨恨起了劉表。   建安三年,郡人桓階找到張羨,對他說:“舉大事應該以義為本,反之就沒有不失敗的,因此齊桓公率領諸侯尊崇周天子,晉文公追殺叔帶又收留周襄王。   如今袁氏違背了這個道理,劉景升又選擇響應他,這是在自取禍端啊!明府該為朝廷立功,以此表明大義,保全福運,遠離災禍,決不能和他們走上同一條路。”   張羨聽後便問:“那麼我該怎麼做?”   桓階答道:“曹公雖然勢弱,但是他仗義起兵,挽救朝廷的危難,奉王命討伐有罪之臣,天下誰敢不服?如今您若能舉四郡,保住三江,等待曹公到來,與他裡應外合,這不是很可行嗎?”   在成功被桓階說服後,張羨立即派人拉攏了荊南其他三郡的太守,隨即一起舉兵反叛劉表。   原本張羨集四郡之力,長沙郡的兵馬還可以抵擋劉表派來的大軍,雙方大戰十餘場無果後,局麵便陷入了僵持。   但就在月餘之前,張羨竟然突然病倒了,長沙郡人心混亂,立刻就被劉磐帶著黃忠打得節節敗退。   不久後孫策也收到了桓階之妻的求救消息,而時間恰好是在得知李術要出兵攻殺劉馥之前。   於是他便想到借李術攻九江來吸引劉表的注意,掩蓋他將要對長沙用兵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