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戰事(1 / 1)

大軍一路疾行至下雋縣,卻見城門緊閉。   劉磐留下的人馬攻下此城還不到十日,由於戰事結束不久,即便劉磐臨走前曾下令善待城中士族百姓,但進駐城內的兵卒為了防止出現混亂,依然看管得很嚴。   城門之上,旗幟飄揚,幾個負責城門看守的士卒神色緊張地望著前方的廬江精甲,一眼就認出了是敵對的江東軍。   眼見著城門就要關閉的速度十分緩慢,其中一名魁梧的士卒焦急地大喊道:“快,再快點,再不關上城門,這些賊人就要強入城中了。”   城門巨大的木軸緩緩轉動,但因為人手的不足,無論這幾名士卒們如何用力,城門關閉的速度依然沒有變化,遲遲無法完全閉合。   此時,廬江精甲已經逼近城下,最前方的士卒已經拔出了腰間的佩劍,疾步沖向城門。他們身形矯健,仿佛獵豹一般,在短短時間內就沖到了城門處。   “沖進去!”一個廬江精甲士卒大喝一聲,率先撲進了城門,砍倒了幾名關閉城門之人,其他士卒紛紛緊隨其後,如同潮水般湧入了城內。   這時,才有城中的守卒們趕過來,見此情形,無不驚慌失措,紛紛拔出武器沖過來抵擋。   然而,廬江精甲的士卒們明顯更加訓練有素,他們迅速占據了城門的有利地形,對攻來的城內守卒形成了包圍之勢。   沒過多久,戰況也被傳到了城外的孫策那裡。   孫策親自坐鎮中軍,聽到前線急報後,他微微一笑,心中暗道:“劉磐啊劉磐,你怎麼也不會想到、我會突然領兵出現在你後方吧!”   他立刻下令大軍跟進,務必一舉拿下下雋縣城,避免有城中人逃出、將消息傳到劉磐那裡。   大軍在夜色的掩護下迅速逼近城池,而城內的戰鬥依然激烈進行著。   在這場混戰之中,剛經歷過張羨軍與劉磐軍戰火的城內士族百姓、一時間基本都被嚇得驚慌失措。   有些人試圖逃出城去,但四麵城門都已有孫策派去的人把守,根本沒有機會出城。   無奈的他們隻能希望孫策能夠讓自己安然無恙,絲毫不想成為這場戰亂的犧牲品。   隨著孫策軍越來越多兵的加入,城中劉磐留下的守軍逐漸應接不暇,氣力不支,戰鬥隻持續了不到半個時辰,便以孫策軍的勝利而結束了。   孫策留下其餘各部人馬,隻帶著周泰和孫河率領的親衛營進駐城內。   之後更是當著城中百姓的麵,明令禁止了部下進行任何殺戮和破壞,並宣稱隻要沒有人出城,便不會動城中的任何錢財和糧食,此舉立即就讓下雋縣城內的士族百姓都對他產生了好感。   等到處理好雙方戰死的士卒和俘虜後,孫策來到了城墻之上,看著腳下狼藉的街道和仍有些驚魂未定的城中百姓,心中感慨萬分。   他明白,戰爭帶來的痛苦和損失是無法估量的,但他也明白隻有通過戰爭才能統一天下,才能在未來阻擋民族災難的發生。   他下令呂蒙率部留下繼續安撫百姓,順便帶人盡快修復被破壞的城墻和建築,以防劉表再派軍隊前來荊南支援劉磐。   同時他也派人將情況傳達給了周瑜,告訴他可以按照計劃開始行事了。   安縣城,周瑜收到孫策的消息後,立即率軍北上。   為了抵抗劉磐和黃忠率領的大軍,張羨與張懌此前已經將長沙郡南部這些縣中的兵馬基本抽調光了,最多也隻留了百餘守軍。   這些城中守軍遠遠望見周瑜萬餘人的大部隊就被嚇得龜縮城內了,憑他們的那點兵力也造成不了什麼威脅,因此周瑜也就沒有在意他們,大軍徑直朝著臨湘城行去。   .......   臨湘城頭,張懌愣愣地站在城樓內的安全處,望著另一邊指揮守軍作戰的桓階。   劉磐在開始攻城之前,照例先進行了一番勸降,畢竟若是能不費一兵一卒地拿下城池,任誰也不會想著強攻。   “城內的人都聽著,爾等可知道劉荊州在臨行前交代吾要怎樣對待歸降之人嗎?州牧命吾對爾等酌情處置。   現在我對爾等立下承諾,若是降了,城中一切田畝,錢財,以及糧食的歸屬,都維持原樣,隻要爾等放下武器,打開城門,放吾等進城,這些都會說到做到。”   聽到他勸降的話語,張懌緊張地掃視了一圈,想要觀察身邊眾人的反應,他的眼神裡充滿了憂慮,但也帶著一絲期待。   說起來,整個長沙,乃至整個荊南四郡,應該就張懌他爹張羨,還要張懌,是劉表大概率要處死的對象,因為他們父子是這場叛亂明麵上的領導者。   至於其他參與此事之人,除了桓階這個主謀,可能都有幾率會得到劉表寬恕。   而且就憑劉表與蔡、蒯、黃、龐四大士族間的合作關係,隻要與四姓間有著關聯,有其作保,被寬恕的概率或許還能再高上幾成。   現在通過劉磐之口,城內之人都知曉了劉表對他們的態度,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而劉磐的承諾更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因此,張懌十分擔心劉磐的勸降會起到效。   然而,即便張懌心中已經很明白了,但麵對城下的大軍,他還是抱著一絲僥幸心理,覺得自己投降了說不定也能被饒過一命。   他之所以會產生這麼自欺欺人的想法,說到底還是因為劉磐的軍隊在荊南地區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劉表平定荊襄數年,肯定不會放任荊南不由自己掌控,但他那時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不想再與合作的士族一起共治荊南。   於是他便自己招募來了一支軍隊,以熟悉軍事的從子劉磐作為統帥,以抵禦孫策江東人馬侵襲為借口,讓其進駐長沙郡內。   其後劉磐未曾敗於孫策大將太史慈,因此整個荊州都在傳,由劉磐率領的這支軍隊,具有著堪比江東猛卒強大的實力。   如果抵抗他們,很有可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劉磐的話音落下,便聽到了城上的守軍中出現了一陣不小的議論聲,顯然是已經有人產生動搖了,至於那些沉默不語之人,興許還在猶豫。   特別是對於那些縣中豪強來說,比起為了盡忠死亡,能夠活下去,擁有自己的未來,無疑更加重要。   此時,桓階的腦海中也不由閃過了一幅幅畫麵。他看到了自己和家人未來的生活,看到了自己為了抵抗而付出的代價,也看到了投降後可能擁有的安穩日子。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抬起頭,望著劉磐的方向,緩緩將那股“投降”的沖動壓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