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 兵向下雋(1 / 1)

孫策率軍匆匆趕往長沙郡的路上,心中也不免有些焦慮。   畢竟這次行動對於未來的局勢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不能出現絲毫的差錯,否則局勢很可能會發展成歷史上的東吳那般。   與此同時,周瑜率領的部隊已經抵達了長沙郡東南部的安城縣,在大軍紮好營寨之後,他立即派出斥候進行偵查,希望能夠多了解到一些郡中的情況。   數個時辰之後,幾名斥候成功搜集到了一些有用的情報——劉磐和黃忠已經分兵安頓好了北邊諸縣,如今正在聚兵強攻臨湘城,戰事十分激烈。   得知這個情況後,周瑜又命斥候繼續探查。   這時,身邊的一名文士魯肅聽完斥候的匯報後,提議親自前往臨湘城附近,觀察城內守軍與劉磐軍的狀態。   周瑜勸阻無果後,隻得囑咐他不要離得太近,然後安排了一隊護衛沿途保護此人。   送走那名文士後,他的心中開始期待起了孫策的到來。   雖然兩人都還不到而立之年,也已立下了如今這番大多數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功業,但他們並未因此誌得意滿。   若是此番能再下長沙郡,打開荊州的局麵,那他們又將迎來一次地盤的高速擴張期。   待那名文士走遠後,周瑜自言自語道:“先下長沙......”   整個人也不禁陷入了回憶。   那是孫策遇刺後的某一日,周瑜與魯肅相對而坐。   原先周瑜東渡長江,投奔孫策時,魯肅便與他同行,並把家留在了曲阿,他在見到孫策後,也很受賞識,但後來魯肅因為祖母去世,便告別回了家鄉東城去辦理喪事。   之後,魯肅的好友劉曄寫信給他,勸說道:“當今天下豪傑蜂起,憑你的資質才乾,尤其適宜於當今社會形勢,你還是趕快回去接走老母親,不可滯留東城。   現今鄭寶這個人,在巢湖擁有一萬多兵眾,占據富饒的地區,廬江郡許多人都前往依附他,何況我們這些人。看他的趨勢,還會廣聚更多的人眾,機不可失,你應該速去他那兒。”   魯肅同意了劉曄的建議,安葬完祖母,返回曲阿後,當即便整頓行裝,欲前往投奔鄭寶。   可他沒想到的是,周瑜已經提前把他的母親接到了吳郡,並讓人留下口信,讓魯肅去見他一麵。   無奈的魯肅隻好按照周瑜的要求走了一趟,到了巴丘後,周瑜立即鄭重地向他賠禮道歉,表示不該擅自將魯肅的母親接走。   見狀,自覺理虧的魯肅也把劉曄的建議和自己的打算都告訴了周瑜。   周瑜聽後,說道:“過去馬援答復光武帝說過:‘當今時勢,不僅君主可以選臣下,臣下也可以選擇君主’。   如今我主親信賢人智士,接納奇才異能,況且我聽說古代哲人的神秘論證,接承天命替代劉氏者,必定起於東南,推算歷數觀察形勢,最終會造建起帝王基業,與天命相符合,也正在東南。   現在正是有識有誌之士歸附英傑的時代,我正領悟到這個道理,所以你不必把劉子揚的話當作一回事。”   此言成功將魯肅給說服了,周瑜本打算立即派人傳信建議孫策應該多方搜羅像魯肅這樣的人才,以成就大業,不能讓他們流散外地。   可還沒等周瑜的人踏上前往吳郡的道路,孫策發布招賢令,唯才是舉的消息就傳到了附近的縣中。   得知此事後,周瑜十分驕傲地對魯肅說道:“子敬,我主深知人才之可貴,若是以汝的才能,定可受到重用。”   魯肅聽後提醒道:“聽聞討逆將軍不久前辟用了吳郡幾個本土士族的青年才俊,這似乎與其往日的主張相悖啊,公瑾覺得呢?”   因為周瑜的緣故,魯肅也知曉孫策過去的一些想法,例如打壓江東本土士族,培養新士族代替舊士族。   聞言,周瑜當即就皺起了眉頭,語氣有些疑惑地輕聲問了一句:“莫非伯符受到了那些吳郡士族的脅迫不成?”   聽到此言,魯肅有些哭笑不得,孫策手中掌握著那麼多的兵馬,整個天下有幾人可以脅迫他?   不過他也知道公瑾這是關心則亂,於是他出言道:“公瑾多慮了,興許是討逆將軍自己改變了想法,才會啟用吳郡士族。”   周瑜的眉頭未曾展開,可雙眸中已不見絲毫的慌亂,轉而變得如同劍尖一般犀利,仿佛能洞察人心。   “不,子敬,伯符應該是打算行分化之策,先拉攏一批士族安撫人心,再逐步削弱江東的士族勢力。”   魯肅撫須而笑,說道:“公瑾言之有理,近來幾經跋涉,請容我歇息一些時日,再前往吳郡拜訪討逆將軍。”   周瑜聽了點點頭,他也不急於一時。   可等到魯肅即將出發時,孫策派人再次送來了一封親筆信。   “先下長沙郡,然後將防線推到江夏郡長江南岸,再逐步全據荊南之地,進而將交州納入掌控,最後兵進益州,如此大漢土地便有一半落入我主之手。   屆時或可二分天下,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或可爭取更進一步,定鼎天下,子敬認為我主的方略如何?”   魯肅在一開始的愣神過後,心中生出了些許驚奇,沒想到孫策想到的戰略會與他不謀而合。   “如今江東人心不穩,若能得荊南四郡,正可利用其地廣大,屯田養兵,勵精圖治,休養生息,以圖後勢,待數年之後,兵精糧足之時,再行擴張。”   周瑜眼中精光湛然,贊同道:“子敬所言,與我意正相合,且不論荊南之地民心所向,單論其田地之廣,便可養兵二十萬。   此戰伯符也會領兵趕來,子敬就不必舟車勞頓,趕去吳郡與其相見了,到時與我一同行軍,待拿下長沙郡後,自然可以相見。”   “善~”   ......   另一邊,孫策乘坐戰船時,心中不時盤算著征伐荊南四郡時,如何才能最省時省力,長時間的精神緊繃,讓他趕到極其地疲憊。   終於,在戰船即將抵達下雉的前一日傍晚,實在挺不住的他在交代了同船的軍士不要打擾喧嘩後,自己回到了船艙之中倒頭就臥,沉沉睡去。   由於先前的命令,這一睡,便睡到了翌日日上三竿,待他醒來時,隻覺得整個人神清氣爽,精神抖擻。   之後又用過了一頓飯食後,他感覺先前那種體內力量爆棚的狀態又回來了,這讓他對於此戰的勝利又多了幾分信心。   半日後,孫策帶著全軍在下雉縣邊境整好了陣列,等待命太史慈派來看守戰船的士卒到來。   隨後孫策一聲令下,萬餘人隨他一同朝著下雋縣的方向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