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紘聽後翻身下馬,上前回了一禮,一番淺談後,讓對方留在縣府、轉任縣丞幫助他治理。 憑借他的資歷與名聲,那縣令當即便一口應下,看那樣子非但沒有怨言,反而還很高興。 接著在縣丞的帶領下,張紘一邊觀察著城池的狀況,一邊朝城中走去。 建業既然是孫策親自下令建造的新城,那張紘肯定是要花費一番功夫,並且建到一定規模的。 首先整個建業城必須修得足夠大氣,東西城墻至少要有大約六裡,而南北城墻則要大約五裡。 城墻的厚度則在五米左右,張紘還打算在夯土城墻外再包上幾層青磚,不過眼下城墻夯築的工作都還未開始,包磚也不知多久才能進行。 建業城規劃有十六條街道,每條街道的寬度大致為十米左右,城池中軸線上的街道,孫策親自起了名字,叫做朱雀大街。 這一條街的兩邊,規劃是打算建上宅院,到時候給孫策手下的重要臣屬每人分一套,當然,根據職務的大小,麵積也有不同。 縣城中心的一處小院,是目前修建的比較完整的一處房子,這處小院是張紘打算建造成孫策將軍府的一部分,當然,僅僅隻是很小的一部分。 當然,眼下這處小院暫時北張紘當作了自己的官署和住宅,每日吃食休息也是在這裡。 小院正堂中,諸人紛紛落座。 晚飯算是比較豐盛,每個人身前的案幾上都擺著四葷四素八碟菜,一碟烤羊腿,焦黃的脆皮,鮮嫩的裡肉,欲滴的汁液,讓人胃口大開。 一碟清蒸鰣魚,魚身銀白,肥嫩鮮美,爽口而不膩,輔以香醋和薑末,味道更是難以讓人割舍。 據說當年光武帝的好友嚴光,嚴子陵就曾因難舍鰣魚之美而拒絕了光武帝的入仕征召,說起來這嚴子陵倒可以算是孫策的半個同鄉,因為嚴光後來便隱居在富春山下,葬於富春山,所以富春山又被稱為“嚴陵山”。 又因為富春江邊有嚴子陵的釣臺,所以鰣魚又稱為子陵魚,春江鰣魚以唇有朱點者為上品,據說係嚴子陵用朱筆點過,至今,在富春江邊還有嚴子陵的祠堂。 除了烤羊腿和清蒸鰣魚,其餘菜品味道也都相當不錯,酒是孫策帶來的精品江東大曲,要比之前的江東大曲度數更高,味道更好。 而且這頓晚飯的廚子可是跟著縣令很多年的,廚藝自然也是上等。 張紘首先舉起酒杯,與眾人共飲了一杯,這代表著晚宴的開始。 他拿起一把精致的銀刀,從焦黃誘人的烤羊腿上切下一片,刀尖一插,便塞進了嘴裡,輕輕的嚼著,不由暗暗點頭,這味道果然是相當不錯! 吃得差不多了,張紘也陷入沉思之中,此次修建建業書院,孫策不但為他安排了充足的人手,提供的物資也極為豐富。 在他看來,孫策對於秣陵縣的規劃可能是未來江東的第一大城,甚至有與雒陽相較的意思。 可洛陽城的規模是長九裡,寬六裡,因此被稱為“九六城”,而孫策治下現今並沒有那麼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張紘對於秣陵城的規劃縮減到了長六裡,寬五裡,大約要比洛陽城的規模小了一半。 ...... 張紘出發前往丹陽郡後的第三日,便有一隊人馬在孫策的將軍府外停下了腳步。 隨後隊伍中一長一少走到了前方,來到了府門前。 其中那位年長者對著門口的侍衛說道:“在下乃長沙劉氏族長劉泌,有求於將軍,還請各位幫忙通報一聲!” 聽到他的話後,門口的侍衛立即將此事稟報給了孫河,孫河出來後看著兩人皺了皺眉頭,指著劉泌身旁的少年問道:“這是何人?” “此乃在下外甥寇封,是為羅侯之後,寇氏嫡子。”劉泌恭敬答道。 孫河“嗯”了一聲後,說道:“我可以去問一聲,至於主公願不願意見你們就不得而知了。” “多謝這位大人,在下日後必有回報。” 沒有理會劉泌此言,孫河進去向孫策稟報道:“主公,府外來了一長一少,都是長沙人,說是有事相求,其中一人是長沙羅侯寇氏之後,您要見見他們嗎?” 孫策想了想,說道:“帶他們去正堂吧!” 先前離開長沙時,荊南四郡聯軍除了武陵郡的金禕領三千人逃跑外,其餘兵馬都被解決了,再加上當時長沙士族的態度,他本以為太史慈要不了多久就會帶兵拿下荊南四郡之地。 但或許是收到了江東內部山越大亂的消息,又或許是得到了劉表的利益允諾,就連原本歸順了孫策的長沙士族都有了反心,更別提其餘三郡還沒投誠的那些士族了。 他們竭盡全力地阻止太史慈征伐荊南的腳步,不但是長沙內部經常出現動亂,其餘三郡的太守也分別收到了當地士族的大力支持。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如此重重困難之下,用兵能力十分出色的太史慈也是絲毫沒有辦法,隻能先在長沙穩住陣腳,現在長沙寇氏找來,說不定徹底拿下荊南的一個突破口,羅侯寇氏,這在長沙郡那可是響當當的存在,若非寇氏分裂,其至少在長沙是一方霸主的存在。 很快,劉泌和寇封就被孫河領到了正堂,而孫策已經在那裡等著他們了。 見到孫策,劉泌立即拱手行禮道:“長沙劉泌,見過將軍。” 至於寇封的反應更大,他直接跪在地上,對著孫策拜道:“長沙寇氏嫡子寇封,見過將軍。” 聽到寇封的自我介紹,孫策有些驚訝,因為原本的歷史上,寇封後來做了劉備的義子,不過後來劉大耳也不講究,竟然將其賜死了。 原本劉備無子,因此過繼寇封為義子,想要讓寇封來繼承家業,可寇封過繼之後,劉備又有了劉禪,那麼問題來了,是親兒子繼承家業好,還是義子繼承家業好?劉備當然是選擇了親兒子。 而寇封性格剛猛,又以氣力過人、英勇善戰而揚名,又比阿鬥年長,所以在軍中也有了自己的勢力,萬一劉備死後,寇封不服,這可如何是好,然後,就有了賜死寇封。 在賜死寇封這件事上,諸葛亮和劉備其實是各有計較的,前者想要除掉寇封,是害怕劉禪掌權之後,自己背上一個殘害先主義子的惡名,而後者除掉寇封,則是為了給親兒子鋪路。 總之,寇封就是個悲劇,可以說從劉禪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 ……
第五十章 長沙來客(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