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結果(1 / 1)

等到結束麵試之後,孫策不由得暗暗嘆了一口氣,終究還是那些青史留名的人,更有能力一些。   士子們走出建業書院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回建業城內自然是來不及了,再加上麵試的結果翌日便會出來,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他們也不願離開。   孫策坐在麵試廳中思慮良久,旋即起身抓起身前的筆,龍飛鳳舞地寫下了十個名字,赫然便是經過麵試後總成績的前十名。   寫完後,他對張紘等人說道:“此次考核的前十名便如此定下了,剩下的名額,麻煩諸位連夜擬好!”   說罷,其就朝大步朝廳外走去,他自然也不會回建業城裡,而是去了張紘早就安排好的小院歇息。   當孫策走後,眾人一擁而上,紛紛想要上前看看孫策定下十人的名字。   最後,還是張紘攔下了眾人,隻見他率先拿起孫策留下的那張紙,從上到下看來一遍後,交由眾人傳閱。   “老夫早就說了,前十必有胡偉則,果真讓我猜對了!”   “向朗也沒有意外讓人失望啊!”   ......   看完後,眾人紛紛忍不住討論了起來,似乎這些人能得前十,有他們的一份功勞似的,在張紘的提醒下,他們才停止了各自的顯擺,隨後連夜將剩下的個名額擬好。   書院的入學考核至此便完全結束了,翌日建業書院外的磚墻上,貼出了入選士子的榜單,總成績排前兩百的士子名字按著順序一個個地寫在榜上。   這個名單出來之後,倒也讓人無話可說,畢竟如此結果可以說是已經照顧到了方方麵麵,其餘眾人,按照孫策的意思,有一部分是出身江東士族的,有一部分是出身淮南士族的,有一部分是出身荊州和益州士族的,有極少數是出自孫氏宗親的,剩下的都是出自寒門。   僅僅從這榜單上來看,倒也應得上孫策在外宣傳的“不論門第,唯才是舉”。   不過,這也僅僅是在外人看來而已,有心之人,仔細瞧瞧,便也能看出點東西來,比如說孫翊這個最後一名,麵試後總成績竟然躍居到了前兩百名。   問題肯定是有的,於是乎,有心人經過詢問,得知了孫翊是孫策的同胞弟弟,一些質疑也就暫且銷聲匿跡了,沒辦法,誰讓人家出生好呢?   孫翊如今還是可以好好培養的,更何況,歷史上有著“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和“吳下阿蒙”的典故,若是能把這個忠心的弟弟扳回來,想來以後必定能成為孫策的臂膀。   ......   書院考核塵埃落定了,兩日後,建業書院便會正式開學,三年之後,這兩百名學子隻要通過了結業考核,便會立時授官。   至於下一次的入學考核定在什麼時候,孫策原本是打算每年一屆的,可是在張紘等人的勸阻下,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改為了三年一屆。   原因有二,一是孫策目前治下雖然缺少預備人才,卻並不需要每年都補充這麼多人,三年一補,倒是恰到好處;二則是如果每年一試,士子們也許便不會如從前那般重視了,相反三年一試,士子們會更加珍惜這樣的機會,畢竟若是一旦錯過了這一年的機會,下一次就得等到三年後了。   書院考核結束後,孫策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就目前來看,以書院考核作為推行科舉的試驗,還算比較成功。   從各個方麵反饋來的消息看,不論是士族寒門,對此還算是比較認同,相比於所謂的察舉製,以考核作為任命官員的依據,顯然更容易服眾。   士族會為家族子弟更容易做官而開心,寒門子弟也會為有了為官的途徑而感到欣喜,雖然錄取的寒門士子相比其總人數來說不值一提,不過總算聊勝於無吧。   通過此次書院入學考核,孫策成功地進一步加強了自己在江東的統治,如此一來,孫策終於讓麾下的士族寒門一同歸心了。   換句話說,若是孫策的政權被推翻了,這些士族和寒門就需要考慮,新的統治者是否會承認考核製度,新的統治者還會繼續延續這個製度。   未知的答案一般不會被人們所挑選,因此,這些士族和寒門大概率會選擇在孫策的領導下,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由於距離入學沒有多少時間,家裡離得較遠的士子們都來不及趕回家中報喜,隻好寄出書信通知親人自己進入了建業書院,而家裡距離近的士子們,若是時間夠走上一個來回的,定然是要回家顯擺一番的。   正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得以入學的學子們雖然尚未富貴,可進了建業書院,三年後就是九成九的預備官身,也算是準富貴了,有幾分得意也是正常。   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鼓勵了他人前來建業書院,對孫策來說是一件好事。   ......   時間過得飛快,兩日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   家裡較遠的士子們,倒是好好遊覽了一番建業附近的景觀,江邊山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常常是成群結隊的士子們,吟詩作文,好不快活。   回家的士子們,此時也差不多紛紛趕回了建業,一個個看起來都神采飛揚,麵色紅潤,想來在家中地位已然不同。   鐘山北麓,除了那些入學的士子外,還有不少的百姓前來看熱鬧,整個鐘山北麓,都是建業書院的範圍。   從山腳望去,一條蜿蜒的石階直通山上,石階兩旁,各種亭臺樓閣遍布山間,書院內外,早已經被大量的侍衛司士卒所嚴密管控起來,山腳下,巨頭上雕刻的“建業書院”四個大字,飄逸有神,讓眾多士子為之心折。   孫策今日並沒有穿著甲胄,隻是素衣青衫,烏黑的長發挽在腦後,隨意的站在那裡,便讓人感到了一股子巨大的壓力。   所有士子士子在心裡都清楚,那就是江東之主、後將軍、吳侯孫策!   孫策微微一笑,作為這片土地上的主人,他有必要進行一次開學宣講,目的嘛,當然是要讓這些士子們明白,誰為他們提供了進學的機會,誰讓他們能夠做官,以及他們應該為誰效忠。   站在牌坊下的孫策,看著牌坊外,站的整整齊齊的兩百名士子,緩緩開口說道:“諸君皆是當世人傑,歷經三日考核,一日麵談,憑成績站在了這裡,想必有人會問,我是誰?   吾乃孫伯符,是我給了你們在建業書院進學的機會,也是我給了你們在三年後一展才學的可能,我會負擔你們在書院內三年的花銷,更會給三年後的你們鋪就金光大道,而你們則是未來替我施政地方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