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不刮窮鬼的錢!誰有錢刮誰的!(1 / 1)

劉徹疑惑地看了看身邊的桑弘羊,後者笑而不語,看來是想讓他自己去解開這謎題。   他笑著搖了搖頭,這桑弘羊揣測上意有一套啊,聽人解釋,當然不如自己體會有趣。   當即,劉徹拍了拍衛青的肩膀,示意其退讓到一邊。   “這位小兄如何稱呼?”劉徹行禮問道。   “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孤兒,無名無姓,社丞見我矮小,給我起了個諢號,叫武大!”   武大說完之後,身後的二三子跟著笑了起來,劉徹看得出來,這諢號是反過來取的。   “我是茂陵縣的行商,聽人說起清明北鄉今年很熱鬧,特意來看看,剛才多有冒犯。”   “既然是來設肆的行商,那就是清明北鄉的客人,談不上冒犯,剛才也是我等唐突。”   五短身材的武大說話非常爽朗,與劉徹印象中的私社子弟很不同,他對清明北鄉的印象更好了一些。   “敢問這城管卒又是什麼卒役,我在茂陵縣可從未聽說過,這是長安縣新征的嗎?”劉徹不解問道。   “我等不是縣寺卒役,是萬永社的子弟,這城管卒說的是這個……”年輕人說著指了指自己的手臂。   劉徹這時才注意到,這些城管卒的衣袖上全都套著一個赤色袖箍,上麵就寫著城管卒這麼幾個大字。   “社丞說了,萬永社如今在北城郭管著一鄉四裡的集市,所以社中子弟都可稱為城管卒。”   “城管?”劉徹在心中咀嚼著這個字眼,如果不是提前得知樊千秋的底細,他定然以為此子曾當過官。   在大漢,不同職責或品秩的官吏,所穿的官服和所佩戴的組綬都有不同的形製。   就拿最常見的鄉亭和街亭中的求盜來說,在外出巡視的時候,都會穿著求盜衣。   一方麵可以在明麵上威震宵小和歹人,另一方麵也可在危難之時獲得官民協助。   萬永社讓子弟們帶上這個赤色袖箍,恐怕也有這層考量在裡麵。   能想到這個法子的人不會少,難能可貴的是這樊千秋很有分寸。   此子並未大張旗鼓地搞出整套服飾,隻是加了一個小小的標識。   合乎禮製,並未僭越!   倘若樊千秋讓這些城管卒穿上統一的服飾,劉徹就要懷疑他的動機了。   “那你等城管卒,在這鄉裡集市中,又肩負哪些職分呢?”劉徹問道。   “我等該管之事頗為龐雜,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武大撓了撓頭,笑答道。   “小兄,我等是外鄉人,想在這清明北鄉做販賣,還請多多指教。”劉徹笑道。   武大上下打量了劉徹等人一番,覺察出對方氣度不凡,立刻猜他們定頗有家資。   他又想起社丞常說的要讓行商旅客賓至如歸,於是,就開始熱絡地詳述了起來。   “我等城管的第一個職責,就是要把守住這鄉門閭門。”   如今,黔首攜帶的貨物隻要超過三十錢的,不管是不是設肆售賣,一律要將去處和來處記錄在案,以便核查。   如果確要進入鄉裡設肆的行商,每日入門時要按比例繳納設肆市租,市租比例不固定,與貨物估值多少有關。   一百錢以下按三十稅一征收,若賣的是一擔三十錢的葵菜,隻需要繳納1錢的市租。   三百錢以下按二十五稅一征收,若賣的是一條一百錢的肉犬,需要繳納4錢的市租。   一千錢以下按二十稅一征收,若賣的是一匹一千錢的駑馬,要繳納50錢的市租。   一千錢以上按十五稅一征收,但是上限有封底,市租最高隻能征收到200錢。   繳納過社肆市租的行商,可領到一麵赤色的三角小旗做證明:住在本鄉裡的行商也要到社中交租拿旗。   大小行商每日開攤社肆的時候,必須將這三角小旗插在肆邊作為繳過市租標記。   若沒有插著小旗而私自社肆,城管可以罰沒肆中所有貨物,並扭送至縣寺處置。   每日日落之後,行商在離開鄉裡之時都必須要勾銷姓名,同時交回當日的市旗。   若有擅自私藏市旗或仿造市旗者,每次要罰百錢,否則就永遠不可入清明北鄉。   這武大說到這裡,就將一麵小旗從懷中拿了過來,遞到了劉徹的手中。   劉徹饒有趣味地左右翻看,發現此物不過是尋常的麻布所製,隻是多寫了稅率。   看來,此物最大的作用就是明標識,方便城管隨時查驗。   行商的流動性極強,又頗為奸滑,平日裡就算未繳市租也會百般辯解自己交過了。   雖然最後也能核查清楚,卻要耗費不少的時間和人力,這樣一來,收租速度極慢。   有了這小小的肆旗作為標誌,一目了然,核查難度會小很多,敢於偷逃市租的行商,自然會變少。   更讓劉徹心有所感的是按貨物價值多少來征收市租的法子,富者多交,貧者少交,簡直天經地義。   要搜刮就要從富人身上刮,貧窮黔首的身上能有幾兩油呢?   這樊千秋的想法,倒是暗合劉徹一直以來的心意。   “這兩個法子,倒真奇巧。”劉徹說著,就看了一眼桑弘羊,後者已經熟練地拿起筆記錄了起來。   “這城管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在那集市中設點協收交易市租。”   鄉裡中自發形成的集市自然不可能像東市那樣正規,但經年累月,開市時間和地點也就相對固定了。   以前,都是社中子弟追在行商屁股後麵征收交易市租,非常被動。   現在不同了,萬永社用木墻將所有集市圍了起來,使其更為固定。   行商的行動範圍一旦被固定下來,這交易市租也就好征收多了。   行商就算要逃漏市租,動靜會更大,難度也更大,也更容易被發現,敢偷逃市租的人自然減少了。   說到底,除了金銀珠寶之類的貴重貨物之外,其他貨物的交易市租不算高,多在五十稅一到二十稅一之間。   行商本就獲利不菲,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上交這些交易市租不算太重的負擔。   以前,偷逃市租輕而易舉,行商們自然會紛紛效仿;如今,危險大收益小,行商們自然也就不逃了。   行商都是最會算賬的人,這筆賬他們算得很清楚。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放到征收市租一事上很恰當:劉徹在心中又點了點頭。   “敢問這位小兄,清明北鄉的四個裡,共有多少個裡市?”劉徹好奇地問道。   “大的裡市有八處,小的裡市有二十餘處。”武大有些不解,不知對方為何突然問得這麼仔細。   “加起來就有三十處裡市……這三十個裡市大概又有多少行商?”劉徹又問道。   “以前沒有數,但樊社丞讓我等每日都要記錄在案,加起來有八百多肆。”武大回答道。   劉徹聽到這裡,眼中一亮,他沒想到這清明北鄉竟然會有那麼多攤。   東市共有三千二百攤,這樣算下來,清明北鄉的攤竟然有東市四分之一那麼多。   可往年,清明北鄉所能收到的市租隻有東市市租的三十分之一。   少了那麼多,看來不是有人私拿,而是收市租的方式有大紕漏。   劉徹雖然還沒有看到萬永社的賬簿,但他的心,跳得有一些快。   這都是朕的錢啊!   倘若天下的裡市都這樣收租,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劉徹想到此處關節,不由自主地擦了擦自己的嘴角。   他抑製住直接問市租數目的念頭,回到最初的問題。   “城管還要做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