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抒忠憤(1 / 1)

季漢北地王 秋風渭水 4713 字 2024-03-16

王頎已經意識到自己卷入了一場驚濤駭浪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丟了性命。   龐會所言沒有證據,但王頎細細一想,又覺得似有征兆。   眼下在南鄭的將領,可幾乎都是鐘會的親信。   還有一件事讓王頎耿耿於懷,那便是在大軍南下伐蜀之時,鐘會令牙門將許儀為先鋒官,為全軍逢山開路,遇水疊橋。   在經過一座橋梁之時,橋麵破洞,鐘會坐騎失蹄,一怒之下,便不顧眾人勸阻,執意將牙門將許儀斬首示眾。   許儀,乃萬年亭侯、武衛將軍許褚之子也。   王頎當時心中費解,現在覺得細思極恐。   正這時,有兵卒來報:“郡守,牙門將楊九求見。”   王頎一愣,覺得這楊九或是反悔,前來討要龐會,心中不禁猶豫起來。   救龐會之前沒想到還有如此驚天之事,現在龐會成了燙手山芋,在自己手中怕是會惹禍上身。   於是他便命人將楊九帶入堂內,且先看這楊九是何說辭。   楊九徑至堂口,蔣舒展臂將其攔住,冷冷道:“摘刀。”   愣了一下,楊九低頭解下佩刀,抬頭問道:“蔣舒?”   “嗯?”   蔣舒剛要伸手抓拿楊九的佩刀,聞聲一愣,疑惑看來。   電光石火,楊九眼中殺機畢露,手中白刃出鞘,順遞刀之勢,乾凈利落地劃過了蔣舒的咽喉。   蔣舒毫無戒備,捂著咽喉驚懼相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這樣身死。   堂內的天水太守王頎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環戍庭院的魏兵火速圍了上來,將楊九當場按翻在地。   “楊九!何故殺我部將?”   魏軍將楊九押入了堂中,王頎厲聲喝道。   楊九不答,長長呼出了一口濁氣,如釋重負。   王頎驚怒不已,正這時,堂側有親兵轉入,來到王頎身旁附耳道:“郡守,龐將軍不見了。”   “什麼???”   壞了,龐會自己跑了,看來他身上還有更大的事。   王頎心中後悔,早知道就不鹹吃蘿卜淡操心去強救龐會了。   隻因前番許褚之子許儀屈死,王頎心中不平,聞龐德之子龐會又要問罪,沖動之下這才出手搭救。   結果打死他也沒想到這裡麵還有汪洋一般的深水,趟進去就出不來了。   悔之晚矣!   王頎麵色烏青,咬牙斥問楊九:“你這廝......”   話還沒說完,就見楊九不屑地嗤笑兩聲,忽然口鼻之中,鮮血噴湧。   王頎拍案而起,渾身猶如雷擊,震顫不止。   撲通一聲,楊九倒在了地上,當場斷了生機。   雲遮月,風動簾,赤血染白發,一夜忠憤抒。   王頎愣在原地久久無言,折了蔣舒、死了楊九、跑了龐會,今夜的陽安關口,風起雲湧。   ......   陽安關東,龐會大汗淋漓氣喘籲籲地站在一處高崗上回望關城。   王頎猶疑不定,龐會便知自己不能在陽安關口久留,必須連夜脫身。   於是他便趁夜越墻而走,東出關城,守軍識得龐會,以為是郡守所放,便未阻攔。   龐會準備翻越紫柏山,進入連雲道再轉褒斜道,一路返回扶風郡,然後直奔洛陽向朝廷示警。   鐘會狼子野心,想置他於死地,哼!等著吧!   自關城一路狂奔,龐會口乾舌燥,於是便解下腰間水囊仰頭暢飲。   飲罷稍歇,隻覺內外舒爽,這一路上十分艱險,水囊必不可少。   隻要活著回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行數百步,四野無人,入山的穀口便在不遠處,正要悶頭加速,忽然覺得唇上溫熱,龐會疑惑,伸手一摸,竟是鮮血。   不及心驚,便覺得喉頭一甜,老血湧上,自口中汩汩而出。   “蜀......蜀......”   話未盡,龐會便瞪眼倒斃,死在了這野丘之上。   天將明時,陽安關的魏軍斥候發現了龐會的屍體,火速將其帶回。   徹夜未眠的王頎站在堂前,眼窩深陷,麵容憔悴。   望著堂前排排躺的三具屍體,手中捏著從龐會身上搜出的衛瓘家信,沉默許久。   此刻,他心中已經確信,龐會所言不假,都督鐘會要擁兵謀反了!   監軍衛瓘一定是有所察覺,欲遣龐會送信,卻不想龐會被鐘邕以戰敗之罪擒下。   但這封能夠攪動風雲的密信,現在落在了他的手中,又該何去何從?   正當王頎猶豫之時,有急報從關城傳來。   “郡守,蜀軍已破白水關,衛監軍敗退關城,鄧征西降敵,關城軍心不穩。”   “啊???”   王頎猶如五雷轟頂,踉蹌幾步,險些栽倒。   白水失守,鄧艾降敵,關城不穩,最重要的是秦涼危矣!   “速......速去馳報南鄭,快去。”   “喏!”   ......   關城外,蜀軍大營,炊煙陣陣。   劉諶在帳中正睡得迷糊,雙耳一動,似有人聲嘀咕。   “冬十月末,師臨關城懾敵,王連日醒遲。”   “卯時,酣睡。”   “辰時,仍睡。”   陳壽正在書案前書寫,忽覺一陣冷風襲來,剛一抬頭,便見竹枕飛來。   躲開一看,北地王正氣鼓鼓地坐在榻邊瞪著他。   劉諶揉了揉眉心,又好氣又好笑道:“承祚,這就不用記了吧?”   陳壽正色道:“身為令史,不可馬虎,事無巨細,悉當記之。”   “滾。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喏。”   陳壽低頭火速提筆記了下來,然後沖著劉諶一笑,一溜煙跑沒了影。   劉諶無奈,起身穿衣,正這時,孟徹至帳前,稟報道:“大王,羅將軍戰報,陰平已克。”   “敵軍兵力幾何?”   “隻有縣兵數百,一觸即潰。”   “甚好,令羅襲稍加休整,從速北上,收回遝中,屯田備戰。”   “喏。”   劉諶心情大好,火速穿好衣裳出帳而去。   大營之中,兵將正狼吞虎咽,這時,西鄉侯張瑛尋來,對劉諶道:“大王,今日攻城否?”   “攻城?不打了,撤軍!”   “撤......撤軍?”   “對,早食之後,全軍拔營,返回白水關。”   張瑛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理解,但尊重,轉身便去傳令。   劉諶打了個噴嚏,已經拿下了白水關,秦涼之路打通,不必再損兵折將強攻關城。   這幾日威懾魏軍,便是做做樣子,迷惑魏軍,讓魏軍以為漢軍要一鼓作氣打通金牛道,反攻漢中。   正這時,陳壽風風火火地跑了過來,看上去是有什麼十萬火急之事。   “大王,大將軍轉呈漢中消息!”   “說。”   “漢中並未完全淪陷,我漢城護軍蔣斌、樂城護軍王含、黃金圍督柳隱俱在率部堅守。”   “消息可靠嗎?”   “大將軍說絕對可靠!”   劉諶眉頭一抖,瞥了一眼陳壽,湊近低語道:“細說。”   “密信已至,鐘會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