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請監軍東歸!(1 / 1)

季漢北地王 秋風渭水 4260 字 2024-03-16

劉諶率五千漢軍自關城撤軍,還駐白水關。   關城的魏軍小小鬆了口氣,但監軍衛瓘卻心情復雜起來。   蜀軍不撤,他大可以監軍名義坐鎮關城督戰。   但現在蜀軍一撤,他作為持節監軍,便不需要留在前線,而是應當返回南鄭總監漢中各路兵馬。   可衛瓘並不想回去,南鄭已經成了豺狼之穴,回去萬一鐘會發難,那可就小命不保了。   站在城頭,衛瓘愁容滿麵,心神不寧。   “監軍,蜀軍已撤,您可以放心返回南鄭歇息了。”   鐘邕尖刻的聲音自背後傳來,聽來頗為刺耳。   衛瓘負手而立,望著白水關的方向沉默不語。   鐘邕便上前並肩而立,在衛瓘耳邊幽幽道:“龐會喪師敗績,已被在下檻送南鄭問罪,您早點回去,興許還能親自主持軍法。”   衛瓘瞳孔驟縮,心中大驚,龐會身上可有他的親筆信,萬一被送到南鄭,到了鐘會手中,那他就完蛋了!   鐘邕難道是暗中奉了鐘會的密令?   “你身居參軍之職,有何權力逮拿軍中大將?即便問罪,也該由本監軍下令!”   “哼,這匹夫曾頂撞於我,早看他不順眼了,衛伯玉,衛氏和鐘氏可都是大族,為了一個莽夫生出嫌隙實在是犯不著。”   鐘邕嗬嗬一笑,根本不以為然。   衛瓘臉色又驚又怒,暗中銀牙咬碎。   這關城之中,都是鐘邕的心腹兵馬,而他這個監軍麾下,隻有一千直屬近衛。   關城,不能待了,得火速離開。   “本將這就走。”   說罷,衛瓘便甩袖下城,立刻召集本部兵卒,出關東去。   守備陽安關口的是天水太守王頎,先到王頎處再做打算。   衛瓘生怕鐘邕的腦袋抽風遣人來截他,所以一出關城便率部馬不停蹄的向東急行而去。   是夜,王頎慌裡慌張地將衛瓘迎進了陽安關口。   衙署內,衛瓘正飛速的扒著陶碗裡的粥飯,時不時瞥一眼坐在一旁略顯局促的王頎。   片刻,衛瓘放下碗筷,用絲帕擦了擦嘴,問道:“孔碩,何故惴惴不安?”   王頎正走神,聞言一驚,抬頭看向衛瓘,腹中之言欲說還休。   沉思許久,王頎將堂內堂外所有的兵卒仆役全部屏退,咬咬牙下定了決心,將衛瓘的密信從懷中摸出。   衛瓘霎時間緊張起來,起身來迅速到了王頎麵前,一把將信蓋在了案幾之上,沉聲低吼道:“龐會呢?”   “死了......”   “什麼?怎麼死的!”   “中毒。”   衛瓘話頭瞬間收住,怔怔望著王頎的雙眼。   中毒?難道是鐘邕使了手段?   不對,鐘邕雖然囂張跋扈,但還沒有到敢殺龐會的地步,否則他也不會將龐會檻送南鄭了。   衛瓘的心中疑雲叢生,看向王頎的目光也撲朔起來。   王頎不會在說謊吧?一念起,衛瓘餘光便開始偷偷觀察堂外。   “衛監軍,負責押送龐會的牙將楊九,夜入衙署,當末將的麵突然襲殺了降將蔣舒,旋即自己又毒發身亡,緊接著龐會遁走,不知所蹤,再發現之時,整個人都已經涼透了。”   “楊九?”   “鐘邕麾下牙門將,查過了,隴西臨洮人,年五十有三,從軍三十載,累功至牙門將。”   “你是說......”   “很有可能是蜀諜,但沒有證據。”   王頎麵色難堪地說出了自己的推斷,讓龐會死在陽安關,想來是提前計劃好的。   但這個楊九履歷清爽,又是鐘邕的得力部下,沒有證據,王頎也不敢輕下論斷,隻能將這個麻煩拋給衛瓘。   衛瓘雙目圓睜,瞬間想到自己麾下的心腹牙將成旭。   從白水關到關城再到陽安關口,蜀諜似乎有點太過活躍了。   楊九為何不在半路殺了龐會?又為何要來殺蔣舒?   衛瓘心中頓時亂如麻團,腦中出現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想法:蜀漢恐也察覺鐘會異心,想要策反鐘會!   否則好端端隱藏了這麼多年的暗諜為何要這般犧牲?   雖然殺了龐會與蔣舒,但遠不如其活著所創造的價值大。   “衛監軍,吾等該如何自處?”   王頎茫然無措地問道,萬一鐘會真的據漢中而反,這可如何是好?   衛瓘見狀,盯著王頎觀察了許久,這才湊近道:“孔碩,你意如何?”   王頎眉頭緊鎖,沉聲道:“我王頎受朝廷封賞,自當為朝廷效命,監軍不必試某,但有動搖,吾當自戕。”   “好!陽安關口內,你部兵馬幾何?”   “一千。”   “嗯???”   “陽安關口有兵五千,乃是護軍將軍荀愷別部,我的兵馬則在荀愷麾下聽調,正在圍困漢城。”   王頎也是無奈,他的兵馬已經被鐘會變相吞並。   之前,鐘會為了獨攬軍權,向朝廷密告雍州刺史諸葛緒畏縮不進,將諸葛緒直接檻送京師,其麾下兵馬也全部被鐘會兼並。   所以麵對鐘會的部署,身為太守的王頎不敢有任何想法,隻能老老實實服從安排。   衛瓘不禁苦笑起來,這一切,原來早有苗頭,隻恨他沒有早些察覺!   事已至此,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別無他法,衛瓘將密信收起,沉思片刻後,決定發數路信使走陳倉道向朝廷告急。   衛瓘親自手書密信一十八封,邀天水太守王頎署名後,揀選心腹親兵三十六人,半真半假,佯作斥候出關報信。   他自己則決定留在陽安關口觀望,並以持節監軍名義令王頎將所部一千兵馬全部安排在東西關門,將城門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有不妙,也好脫身。   衛瓘才安排好諸事,本想好好歇息一番,可沒想到南鄭來的軍令不期而至。   兵卒將一人引至堂外,衛瓘一看,正是鐘會的帳下督丘建。   太守王頎也站起身來,心中預感不妙。   隻見丘建手持鐘會令箭,昂首闊步地走入堂內,行禮道:“都督有令,召衛監軍急赴南鄭議事!”   “發生何事?”   “漢、樂、黃金圍等處久攻不下,而關中之糧輸送困難,故請監軍共商進退之事。”   衛瓘聞言,心中冷笑,真把我衛瓘當傻子不成?   伐蜀不成本就該撤軍,你鐘會獨攬大權說一不二,現在怎麼又想起要與我衛瓘商議?   “本監軍若是不回呢?”   衛瓘意味深長地望著丘建說道。   丘建麵不改色,默默將手中的令箭捧起,說道:“軍令難違,末將便隻好請監軍東歸南鄭了。”   堂中氣氛頓時凝滯,雙方針尖對麥芒。   正這時,衛瓘親兵疾步入內,向衛瓘附耳道:“監軍,外麵被圍了。”   丘建行禮再拜,大聲道:“請監軍,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