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蓮,傳說中的一種神。
相傳不管任何人病得有多重,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吃了就可以立即康復,而且變得生龍活虎。
藍蓮表麵上是一種神,實際上藍蓮就好像沙漠中遠處的一潭清泉,代表了一種希望。
舞臺上,【月上柳梢頭】把話筒固定在支架上,懷中抱著一把吉他。
看這樣子,【月上柳梢頭】反其道而行,沒有表演唱跳歌曲。
哪個歌手會抱著一個吉他跳舞?
抱個美女還差不多。
但即便如此,觀眾依然很振奮。
聽前奏,不是他們所熟知的任何一首歌曲的前奏。
要麼是新歌,要麼是改編過的老歌,新瓶裝舊酒。
酒雖然是那個酒,但包裝不一樣,喝起來感受也不一樣了。
下一刻。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你對自由的向往
天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無牽掛
……”
歌詞沒有豪言壯語,曲調亦無跌宕起伏之處,隻是訴說著惟有超然的人生才能釋然,了無牽掛才能去追逐自由與信仰。
“穿過幽暗的歲月
也曾感到彷徨
當你低頭的瞬間
才發覺腳下的路
……”
電視機前的衛清風心中一驚,不知道為什麼,他心底有一種熟悉感。
這種熟悉感,仿佛前世見過。
但仔細想,又想不起任何蛛絲馬跡來。
林以真目不轉睛盯著電視屏幕,歌詞帶有佛學思想啊。
縱然灑脫,現實生活難免讓人困惑,彷徨無助時,不知道未來將通向何方,此時不妨停止昂首闊步,低下高傲的頭顱。
當你低下高傲的頭顱,就會發現,路就在腳下。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遠
盛開著永不凋零
藍蓮
……”
萬年老二席爽爽蹙眉,這種風格的音樂,她有種熟悉感。
在哪裡聽過了?
奈何,她一時也想不起來。
不過這首歌確實很不錯,適合流行,將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神曲。
王子昊看著電視,有些羞赧的感覺,跟看著徐美麗錄他埋頭的視頻一樣,怪不好意思的。
但觀眾的反應,讓他很欣慰。
將來,激勵著這些人或後來某些人走下去的,就是今晚這朵盛開在心中的那朵承載著希望的藍蓮。
也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憧憬著靜靜綻放的藍蓮,一切世俗的紛擾都暫時遠離,內心世界變得透徹而純凈。
曾經指引著王子昊前方路的,就是這朵靜靜綻放的藍蓮。
全漢偉輕嘆,這首歌曲清新雋永,作者用詩一般的歌詞來吟唱生活。
歌詞裡有淡淡的哀愁、隱隱的傷痛,卻沒有沉淪和怨尤。
蔡依依端坐電視機前,聽《藍蓮》聽得很有感覺。
她曾是個唱跳俱佳的活力女孩,剛出道時,論身材遠不是
但最後,她卻做到了最好,始終如一,全金屬職業歌手。
當紅的時候,也沒接過戲,三心二意。
記得剛出道時,麵對聚光燈下的嘲諷與輕看,她的應對方式是讓自己變得好一些,再好一些。
她拚命學習各種舞蹈,鋼管舞、絲帶舞和鞍馬……
每天訓練十幾個小時,近乎瘋狂地學習高難度動作,四肢與腰部全是傷口。
於是後來,蔡依依的每一場演唱會,都是一場視聽視覺盛宴,而且絕不會讓歌迷們有重復感。
她說:“一場新的演唱會,音樂可以不重編,舞蹈可以不重跳,就這樣開演唱會,但是我不願意。”
那個年代,評判一個歌手能力的還不是流量與粉絲數量,而是音樂原創力與演唱實力。
當同時代的女歌手們回歸家庭,早已不惑之年的蔡依依至今仍然活躍著,因為她還未嫁人。
而她的音樂作品不再局限於愛情,越來越呈現出多樣性的內涵,包括人生與社會思考。
《藍蓮》這樣的歌曲,對蔡依依觸動很大,歌詞雖然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可平凡的話語仿佛能直達靈魂的深處,唱出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大智若愚。
歌詞中還帶有“禪”的韻味,能夠點醒失去了方向感的人們,讓人豁然開朗。
沒有電貝斯那刺激的和弦音,僅僅以吉他那清爽的聲音和音量不大的鼓點做為伴奏,更能凸現出這首歌的整體意境。
一句“當你低頭的瞬間,才發現腳下的路”唱出了無數人生哲理。
人們一直在忙著生存,忙著賺錢,可曾靜下心來思考,自己腳下的路走的是否正確?
人生應該充滿希望,不時回顧一下人生的方向,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這就是《藍蓮》要傳達的主題。
它歌唱的是一種堅定不移追求夢想的寶貴精神,整首歌雖然是以一種平靜祥和的口吻唱出來,但卻震撼了千萬人的心靈。
總有歲月是猙獰的,總有理想要破碎,總有光芒被黑暗吞噬,總有凋零暗暗降臨……
但那又怎麼樣,沒有什麼能夠阻擋理想照進現實,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光芒在黎明無盡延伸,也沒什麼能阻擋美麗的哪怕在角落,仍然放肆盛開。
“人生啊。”蔡依依長嘆息,大齡剩女,多數都是有“缺欠”的。
這個缺欠,與優秀無關。
蔡依依的缺欠就是看得太透徹,鉆了牛角尖。
曾有個大爺,救了個落水女孩,然後默默離開。
當記者找到他時,他含淚說出了一生的遺憾,說十歲的時候,親眼目睹妹妹溺水身亡。
五十七歲了,還經常夢裡哭著醒來。
蔡依依也有個遺憾,她曾有個弟弟,聽話,讀書很好。
他們家在鄉下,弟弟當年考上了城裡的初中,但因為市裡的學費和住宿費、生活費比鎮上貴,家裡人讓弟弟在鎮上讀書。
弟弟想去城裡讀書的,說不能在鎮上讀。
當時,父親做點生意,倒也有這個能力,但外麵養有女人,沒同意。
後來,中考剛結束,背著包,提著行囊要回六公裡外家裡的時候,還沒出鎮,弟弟就被火拚的兩撥混混誤傷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