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氳整個海藍星的霧氣隨著改造的進行不斷散去,而在“行星編纂藍圖”的工作徹底完成以後,一個擁有近百個城市,並且相互之間基礎設施完備的海藍星就這樣呈現在整個艦隊麵前。 海藍星的體積相當於地球的1.5倍左右,所以對於地球來說都不算多的數百座城市對於海藍星來說更是九牛一毛。 對於一顆星球來說,就算整個焚風艦隊的十億成員全部在其上定居,也不是什麼難以容納的人口數額。所以這百餘座城市全部被安置在同一塊大陸上,在保證了相互交流的便利後盡可能的留存了足夠的自然環境。 雖然黃金時代外加兩萬五千年的技術積累足以讓艦隊隨心所欲的改造一顆星球,但從人類上古時代就開始流傳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仍然在影響黃金時代的遺民們。 更何況,有了落腳點,焚風艦隊就不必擔心人口膨脹問題,可以放心大膽的繁育後代,而新生的孩子又會成為探索海藍星其他地方與支持艦隊星際探索的主力軍。 隨著黃金遠征回歸銀河係,焚風艦隊的行動方針與考量方麵也與以往遨遊於群星有所不同。正是基於如此種種考慮,艦隊才做出了落腳於行星建設固定家園的決定。 按照預計,艦隊會以全員公投,過量抽簽的方式,在海藍星留下30%不願再繼續航行,或想要體驗星球生活的成員。這一數額並不恒定,後續會隨時間產生變化,但也無需現在考慮。 在此之外,艦隊會另外留出30%的部隊在整個科洛尼亞星係之間進行遊弋。早先在格拉諾夫星對於人類歷史的了解已經整理成文,發往艦隊全體的通訊設施上。這個宇宙並不安全,而人類也早已不復往日榮光。如果想要一個和平而安寧的生活,就必須用自己的雙手來爭取和捍衛。 這批留守部隊中的一部分會承擔起其他星球的開發和維護工作,在海藍星改造工程進行的過程中,科洛尼亞星係其餘星球的作用也大致被擬定完成。在啟航之前,最後堡壘號會完成初步的星球改造工作,而後續工作的進行則會轉交給兩艘專司工造的工程巨艦“火神”號和“山神”號。 當然,這些人同樣可以與在海藍星上定居的成員進行輪替,這是艦隊的本職工作,適當的休息可以更好的保持戰鬥力。 - 首批離艦成員已經開始登機,準備前往即將成為他們家園的星球親身體驗。沙羅本也打算前去暌違已久的美麗星球上簡單散步,卻在查看了一下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之後放棄了這一念頭。 原因無他,艦隊的第二項工作,是“建造星門”。 星門,全稱“縱橫群星之門”,是遠征艦隊在兩萬五千年的孤獨航行中對超時空傳送技術與超光速航行技術所做的又一次迭代升級。星門能夠直接扭曲現實宇宙,將始發點與目標點的空間相連通,以達到快速抵達目的地的效果。 它的原理,通俗來講類似於在一張紙上畫兩個點,然後將這張紙對著使兩點互相接觸,使用範圍為整個銀河係。而由於其隻涉及物理宇宙的變化,所以焚風艦隊可以在其中隨意穿行,而不必擔心引發任何亞空間注意。 這項技術已經超過了目前人類所能理解的極限,即便放在黃金時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先進。為了這項技術,焚風艦隊的五支科研團隊通力合作,在三千年間窮盡無數次一生又從蜂群網絡與素體建造中攜帶著記憶輪回重生,才最終達成了這項科學的真實。 三千年日日夜夜的研究耗盡了科研團隊所有的精元,最終,在完成這項研究後,星門科研團隊全體,向焚風艦隊提出了“永眠”請求。 與艦隊成員常見的保留記憶再塑軀體的“蛻生”不同,“永眠”意味著軀體與意識的盡數消亡,逝者的精神訊號將不會回歸意識網絡,而是會隨著肉體生機的逝去一同消散,獲得永恒的平靜。 一切挽留都是徒勞,作為指揮官,沙羅清楚這一點。於是這項請求被毫不拖延的通過了。“永眠”當天,焚風艦隊全體成員,全部停下工作,對這個功勛卓越的科學家團體致以崇高的默哀敬禮。 “如果黃金時代延續至今,應該也不過當下盛況吧。” 在離開格拉諾夫星來到科洛尼亞星係進行星球改造的這幾天裡,沙羅腦海中總是止不住這樣想。而看到麵前正在建設的巨大星門時,這個念頭又一次揮之不去的出現在他腦海中。 - 最後堡壘號緩緩地開到科洛尼亞星係正中,海藍星附近的太空。透過艦橋的玻璃,可以看到這片寬廣的星域正中,一個橫亙數千公裡的巨大建築正在形成。 星門並不隻是單純的一個門,它的功能部分之外是一個巨大的正十二邊形空間站,將星門的工作部位劃分成十二等分,負責對整個星門進行維護和控製,同時還能兼有太空港口職能。 星門橫亙數千公裡的設定為的是能讓整個焚風艦隊進行快速支援。而空間站的設計最大容納量接近千萬人,涵蓋了戰艦維修、後勤補給、科學研究等一係列相關職責。作為艦隊出發或者歸來時最便捷的檢修與補充。 同時,這座空間站也為艦隊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有一個安寧而穩定的工作環境,總好過跟著艦隊一起在無盡的宇宙中顛沛流離。 火神號與山神號兩艘長達五十公裡的工程巨艦在太空中緩緩地行進著,這是一項完全沒有危險的工作,所以除開派出的大量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建設之外,星門“火熱的”施工現場還有許多穿著雪白宇航服的人類工程人員,他們借助火箭靴和綜合性宇航服中的測繪設備實時跟進太空站的建設,確保不會因為一些失誤而造成不必要的工程損失。 能夠攜帶記憶輪回的“蛻生”極大程度的提高了人類的上限,漫長的生命賦予了人類充分學習的可能,而黃金時代的知識又如同無盡星海一般深遠繁多。於是,在長生的生命裡,焚風艦隊的每一位成員,多少都可以身兼數職。哪怕是閑暇時捎帶手的學學,在不斷延續的生命中也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目前這批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員,實際上隻是今日火神號與山神號上負責執勤當班的人而已,並非專業的工程人員。 隻是空間站建設而已,不是什麼高精尖技術,即便是執勤人員想來也足夠了。 - 最後堡壘號正不斷遠離星門空間站所在的位置,往卡爾邦尼所在的位置前進。 在與海藍星改造同時進行的星球命運討論中,卡爾邦尼被定義為智庫世界與花園世界。這裡將作為“傳奇王國”存在,地上部分用於修建醫院、學校、基礎生活設施與牧場。簡而言之,一切優先為了卡爾邦尼的生態環境。 而對於卡爾邦尼的地下世界部分,開發案卻陷入了僵局。最後堡壘號在進一步的探測中知悉了卡爾邦尼地下世界掩藏有大量秘銀,這種獨特的金屬對亞空間裂縫有極強的鎮壓彌合作用,但如何開采尚未得到妥善解決。 有趣的是,如果造物主真實存在,那麼他似乎真的將卡爾邦尼作為自己用心捏造的一個小玩具。隨著更加精細的行星級勘測的展開,最後堡壘號探測到了更多傳說生物的生存痕跡。這些生物的外觀與習性幾乎能與上古時代人類文明神話中所提及的一一對應,譬如五色巨龍,譬如挖出了規模堪比地下城的地底世界的狗頭人與地精,甚至還有漂流在雲層之中,生存手段尚且不明的雲鯨。 大概是一些情懷作祟,焚風艦隊不想以人類的手段暴力改造卡爾邦尼的和平。目前擬定的高原世界開發方案,是建立一座座城邦式的城市,盡可能的不對其原有的世界架構造成影響。 不過,如果能和那些傳說中的巨龍做個交易,獲得它們的幫助,倒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但說到底,卡爾邦尼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優先完成秘銀的采集。在收錄了格拉諾夫星的史書之後,焚風艦隊的理事會就總是擔心亞空間邪魔的侵擾。有了秘銀這項必要材料,理事會就可以製作現實穩定錨,將亞空間力量牢牢地隔絕在整個科洛尼亞星係之外。 - 斯普拉頓現實穩定錨,是黃金遠征艦隊“灰燼騎士”在大約五千年前發明。彼時,航向西北的灰燼騎士艦隊正在被高烈度而漫長的惡魔拉鋸戰所困擾。這些亞空間邪魔無法在物理宇宙被徹底殺死,而它們持續不斷的騷擾與攻擊已經逐漸超過了灰燼騎士艦隊所能自我補給的極限,整個艦隊麵臨生死攸關的局麵。 現實穩定錨技術早在黃金時代人類進行空間科學研究時就已有過藍圖,但受限於材料一直無法落實,所以才一直被擱置。受到亞空間威脅的灰燼騎士艦隊首先重啟這個項目,但同樣也被缺乏原材料的問題所困擾。 好在一切還未無法挽回,在一場突圍行動中,灰燼騎士艦隊發現了一顆埋藏有秘銀的星球,補充了現實穩定錨技術缺乏的實際材料階段,現實穩定錨迅速得以投入使用,將艦隊從覆亡邊緣挽救回來。 作為在河外星係最早遭遇亞空間勢力的艦隊,灰燼騎士艦隊隨後便把艦隊互聯通訊中補充完成的這項技術全麵共享給了友軍。而不出所料的,其餘遠征艦隊也先後遭遇了亞空間勢力的攻擊。 灰燼騎士艦隊於八百年前,按照目前的人類帝國紀年法也就是第四十個千年的最初幾年於河外星係失聯,他們的最後通訊由相距最近的遠征艦隊“幽夢”截獲,但出於某些原因,幽夢艦隊拒絕將這條通訊所包含的信息在艦隊之間進行共享,並且不再回復任何艦隊通信。 - 待到“縱橫群星之門”建造完成,已經是一周之後的事了,由於從無到有的建設不能使用“行星編纂藍圖”來加快進程,所以這座空間站是由兩艘工程巨艦、上百艘補給艦與數以萬計的人工智能賽博人夜以繼日的建造而成。現在,第一次測試即將開始。 在這一周之內,最後堡壘號完成了三顆星球的基礎改造工作,隨後便一直停泊在海藍星近地軌道的空港之中補充能源。雖然最後堡壘號能源儲備足夠,但事分輕重緩急,神幽星、夜火星與黛煙的開發優先級並不高,而納爾維亞則是因為其星球內核的強磁力所牽涉的準備工作太多而被被迫暫緩。 截至目前,涅柔斯與卡爾邦尼的建設都已經開始,焚風艦隊理事會還專門抽出時間前往度假星球涅柔斯,放鬆的休了兩天假。 不得不說,在純天然的海洋裡遊泳確實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體驗。沙羅已經不記得他上次在星球水係中遊弋是什麼時候了,也許很久,也許已經被遺忘了。 純粹享受生活是一種悲哀,而無暇享受生活又是另一種悲哀。 “縱橫群星之門,第一次躍遷測試,請全體艦員做好準備。” 廣播中動聽的女聲播報著躍遷相關事項,目標是科洛尼亞星係隔壁的另一個名為“雅恩”的星係。初次測試的落點不能太遠,以防出現無法返回的情況,而一旦測試無誤,之後焚風艦隊就可以向著更遠的地方繼續前進。 一批先遣艦隊已經利用這一個周的時間快速趕往雅恩星係,如果躍遷落點無誤,那麼兩支艦隊將在雅恩星係內匯合。 “星門即將開啟,請全體艦員做好準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最後堡壘號與一支由一百多艘艦船組成的測試艦隊已經在星門前列好隊形,透過艦橋舷窗,沙羅看著那正十二邊形的空間站蔓生出一道道淡青色的光,從邊緣向中心不斷匯聚,並最終連綿數千公裡,填充了整個空間站內環的空缺,發著幽幽的青光,像一層膜。 “測試正式開始,請有序穿越星門,預祝實驗成功。” 最前麵的驅逐艦與護衛艦開始行動,而陣列中央的巡洋艦、戰列艦、空天母艦與最後堡壘號也隨之跟上。實際上,艦隊跨越星門時會發出一些能量光幕獨有的聲音,但這些響動無法穿越真空,故而整個行動都安靜而肅穆。 前方的艦船都已經穿過了星門,很快就到了最後堡壘號。沙羅忍不住深吸一口氣,看著旗艦龐大的船身逐漸沒入星門。 青光在眼前逐漸擴大,直至覆蓋整個艦橋的舷窗,隨後又猛地消失,視野又變得清明。仿佛潛水又浮出水麵,一個嶄新的星係近在眼前。 沙羅積蓄在胸中的那口氣被暢快的吐了出來,實驗成功了,不遠處正對著的便是那支一周前出發的先鋒艦隊。星門是有效的,艦隊不會因為家園的存在而被窮困於一個星係之內,也不會因為無家可歸而在銀河係中還要顛沛流離。 星門成功建立的意義,不亞於焚風艦隊重歸銀河係。自此之後,艦隊的力量可以自由的蔓延到銀河的每一處地方,所有人類的敵人都會被無情的剿滅。 人類必將光復黃金時代的榮光,沙羅向來如此堅信,現在,他的信心更添了幾分。
第八章 建立星門(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