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囈語 二(1 / 1)

道雨的魚 九隻虎狐 3805 字 2024-03-16

剛認的好姐妹有難,自稱受文學熏陶,教養滿滿的桃螢怎麼能袖手旁觀。   油光可鑒的嘴唇微微開啟,為錦河接下話題。   魚江米酒,魚缸米酒,相傳是八千多年前我們炎靈一脈率先在母親河魚江周邊定居,開始大規模種植粟米開始。   據史料記載,以及挖掘出的成片古遺跡群裡的物品來分析。   在八千三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收獲的糧食就已經開始有了大量盈餘。   粟米吃不完怎麼辦,那時的保存技術又不好。   哪怕挖坑造地窖,建造堅固厚實的米倉,裡麵的米最多也隻能保存五六年。   有一次洪水爆發,一座陳米倉被水泡了,人們躲在房子裡,要麼是不敢出門,要麼隻能優先搶救那些貯藏新米的倉庫。   那座放置陳米的倉庫被發現時,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   人們本來打算放棄這批粟米,結果卻發現被泡掉的米倉,不知是何緣故,竟然散發淡淡奇異的香氣。   每年被雨水毀掉的米倉也不是一座兩座,隻有這一座可能是運氣好,裡麵的粟米沒有黴變變質,而是發酵,形成了最早期的酒釀。   於是,八千多年的酒文化由此開始。   月玲看著桃螢侃侃而談的自如模樣,兩眼放光。   哇,好厲害,這幅滿腹經綸的從容感,自己也要和桃螢好好學學。   逼格太高了,炫耀的感覺一定很爽吧!   這個我也看過,梨璃用力嚼著嘴裡的羊肉,忙中偷空著說道:   那八千多年隻是有大量成群文物證明的時間,按照專家的估計,實際情況可能至少還要再往前推個一兩千年。   可能我們一萬多年前就開始喝酒了,隻是那時酒還沒有完全鋪開。   那時的技術也相對有限,無法做到把東西保存萬年而不徹底腐化。   沒錯,前段時間那些挖墳的還專門來找老頭子,和老頭子嘰嘰歪歪了半天。   老頭子,是錦河對她祖爺爺的“尊稱”。   哦,有什麼新發現嗎?幾人的興趣被提起,梨璃適時捧哏。   那些家夥天天在地裡挖來挖去的,好像挖出來一個一萬一千多年前的酒壺,可把那些老家夥們激動壞了。   酒壺,一萬一千多年,真的假的?   我們炎靈一族有明確史料記載和大量成體係文物證明的不是隻有九千年左右嗎?   別急嘛!錦河舔了舔唇角的油漬,抽出一張紙巾擦擦嘴巴,繼續說道:   你們應該知道我們靈人後裔對於歷史時間是有一種自發的特殊感應。   不知道!   周邊幾人一點也不配合,嘴裡塞得滿滿的,搖著頭,含糊不清地同時否決。   那好吧。   錦河轉身拿起一盤羊肉,用銀筷子把大片羊肉撥拉到銅鍋中。   鴛鴦鍋,微辣一半,超辣一半。   邊放羊肉,錦河邊解釋道:   靈人不死這個概念你們還是聽說過得吧!   完全沒有。眾人再次搖頭。   錦河無法,隻好從頭開始普及相關知識:簡單來說,就是靈人已經不再是凡物,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樣,我們稱呼太陽這些發光發熱的大質量星體為“恒”星。   永恒的恒哦,而靈人在普通人眼中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是故,靈人不死這個概念出現。   靈人的壽命已經足以比擬天上的星星,並且擁有多種多樣的延長生命的方法。   在僅僅擁有一天壽命的蜉蝣眼中,人類是簡直永生不死的神靈,短命的蜉蝣幾百代過去,人類卻沒有什麼大的改變。   而在普通人眼中,靈人同樣也是如此,時間的偉力作用在他們身上都會變得微乎其微。   除去一些恐怖到極致的宇宙級現象,凡人的身軀已經超越了塵世間所有普通物質。   而靈人則是宇宙中高級物質能量的代表與象征,他們的軀體本身就是宇宙級現象。   跑題了,跑題了。話題越來越與之前談論的事無關,梨璃好心地開口提醒。   錦河絲毫不領情,不滿地撇撇嘴,接著說道:   知道了,總之你們要知道靈人可以一定程度上影響時間因果就好了。   我們皇族作為靈族後裔,天生繼承了一部分靈人的能力,對於物品身上的年代感有著特別的感覺,能夠感覺出物品存在的大概時間。   在老頭子的感覺中,那具酒壺確實有一萬一千多年的歷史厚重感。   了不得的發現,我們炎靈一族的歷史要一下子大幅度提前兩千多年了。   明明是女孩子,可能是歷史民族教育得力的原因,竟然都對歷史這種看起來枯燥無味還沒什麼用的東西十分感興趣。   得知炎靈一族一萬多年前就開始喝酒,人人振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月玲、桃螢、花彤、紫月,乃至於身為凡人的梨璃都是激動地小臉通紅。   心情一好,手中的酒都更香醇了幾分。   可惜,錦河接下來的話給她們狠狠潑了一盆涼水。   可惜,那具酒壺是在某個不知名的小墓中發現的。   墓主人是八千五百多年前的人物,不過在那個時代也隻是一位小貴族罷了。   地位不高,沒什麼名氣,根本就沒有配套的、成體係的有力資料證明他的身份。   陪葬品大多數也徹底變成了塵土,那些挖墳的想盡辦法也無法復原。   好不容易保存下來的幾個物件,歷史也僅僅隻有八千多年。   那個酒壺應該是那位小貴族的收藏品,其餘出土的文物裡,根本就沒有能與之相對照比肩的存在。   按照考古界的規矩,想要把歷史往前推,不能靠單一的物件。   必須至少要有以萬、甚至百萬為單位的成體係文物,才可以證明那時確實存在過大規模地人群聚集,相應推測出產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文明。   那些家夥最後被老頭子拒絕,隻能垂頭喪氣又精神百倍地回去繼續挖墳,希望哪一天能挖成一萬多年前的成片遺跡群。   嘛,他們想證明民族與文明存在的時間更長一點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在靈族的上層眼中,給每個文明打分,主要或者說唯一重要的指標就是文明的延續長度。   那麼,存在時間越長的民族,在靈族那裡相應地就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嗎?銀鼎在一旁聽了半天,實在忍不住開口提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