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 拂曉,東方的地平線上逐漸顯露出了它那獨有的魚肚白,朝霞正咧著燦爛的笑容朝著這片大地的生靈款款走來。 漢軍的軍旗飄揚在藍天之下,遠方那座高巍而又盡顯威嚴的城池,便是蜀漢王朝的都城——成都。 成都名字的由來根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若是僅僅說成都這座城市的名字,自它建城以來都未曾變過,一直延續至現代社會。 董休不由得感慨萬千,古人的智慧不應當被那些無知的現代人所侮辱,看著眼前方正高大的城墻,錯落有致的女墻,以及眼前那座中間高兩側矮的三扇城門,這種居中對稱的建築設計,不愧是中國古代建築以及中國傳統美學的結晶體啊! 角聲滿天夏色裡,六月盛夏,東方的紅日已然升起,讓一夜清爽的川蜀再度變得炎熱起來,聽著遠處傳來的號角聲,凱旋將士們的心情瞬間由躁動變得平靜下來,貌似角聲就是他們的安魂曲。 城池方向忽然掠過一彪騎兵,董休向遠處一望,為首之人有些眼熟。 那人來到中軍翻身下馬匆匆上前,定睛一看,這不是留守在丞相府的百夫長劉韜嗎。 出征前,劉韜因有過文吏經歷,所以就讓他留守丞相府幫助張裔等人整理前線傳回成都的戰報。 雖然沒能上戰場,但他處理文書的能力卻是得到了留守丞相府眾吏的認可。 “末將劉韜拜見丞相!” 坐在四輪車上的諸葛亮仔細打量著眼前已經有些文吏氣息的劉韜,臉上頓時浮現出滿意的笑容。 他點頭道:“君略,本相得知你隨君嗣等人處理府中事務很是積極得當,爾雖未隨軍出征,但卻也立下文吏之功,待回朝後,爾自有封賞!” 劉韜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文書的能力被丞相這麼看重,一旁的董休也很欣慰的對他點了點頭。 “末將謝丞相!”他激動地下拜道,“丞相,陛下率朝中文武已在城外等候,請丞相起駕!” 董休望著遠處城下頗為顯眼的皇帝華蓋,想必站在華蓋之下的人,便是蜀漢後主劉禪。 見劉禪已等候多時,諸葛亮當即下令大軍停止前進,各部將領馬上隨他麵見皇帝。 劉禪如今年方21歲,正值青春年華,但他的心性卻還是像個孩子一般。 站在城外的他身著華服,頭戴冕旒,滿臉急切地想要見到諸葛亮。 諸葛亮傳回前線捷報的那一天,劉禪全然不顧自己是皇帝的身份,在朝中像個孩童似的極力誇贊諸葛亮的功績。 把當時一直都對諸葛亮心存不滿的中都護李嚴說得無地自容。 當諸葛亮的青羅傘蓋下的四輪車出現在朝中文武眼前的那一刻,劉禪的臉上掛滿了充滿天真而無邪的笑容,在諸葛亮的眼裡,劉禪就是個孩子,而在劉禪的眼裡,諸葛亮就是他的相父。 自從劉備駕崩後,諸葛亮就像劉備活著那樣無時不刻地教導自己,可礙於君臣身份,有些地方諸葛亮是不能插足的。 但諸葛亮不知的是,自他出生以來隨父親劉備顛沛流離,16歲以前從未和父親好好相處過,更不用談什麼叫做父愛。 當他管諸葛亮叫做相父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把諸葛亮當做了自己的父親。 自己雖然貪玩,但每當前線傳來諸葛亮身體抱恙的消息,劉禪都會很擔憂,因為他知道,連年征戰,諸葛亮的身體每況愈下。 他不想再失去這個父親了…… 當他看到諸葛亮笑容盈盈出現在自己的眼前,僅僅半年的時間,劉禪就發現相父的兩鬢又花白了許多。 “陛下!” “相父,相父!朕在這兒吶!” 諸葛亮走下四輪車來到劉禪麵前剛要俯身拜見,卻被劉禪一個熊抱給抱在身上,說什麼也不讓年邁的相父朝自己行禮。 這一舉動把站在身後的李嚴看得老臉通紅。 當初諸葛亮舉兵北伐時,連克隴右三郡,李嚴就勸劉禪下詔發給諸葛亮,讓他見好就收,但劉禪卻以軍中事務皆由相父處置的緣由,拒絕了李嚴的勸諫。 事實上,劉禪心裡清楚李嚴的想法。 兩年前曾有傳聞,李嚴數次發表他個人的偏激主觀意見,認為諸葛亮應當接受朝廷加九錫的賞賜,並且還認為諸葛亮應該加爵為王。 傻子都看得出來李嚴這是要陷諸葛亮於不義。 “咳咳咳!陛下。” 一旁的董允見劉禪有失帝王威儀,在身邊連忙咳了兩聲提醒。 聽到身後董允的咳聲,劉禪這才鬆開兩臂,用兩隻手握著諸葛亮那雙已然粗糙褶皺的手。 “陛下,半年未見可還好嗎?”諸葛亮臉上的笑容絲毫不加掩飾,那是發自內心的笑容。 劉禪緊緊握著諸葛亮的左手不願撒開,那雙真誠的眼睛像個小孩子似的,充滿了純真。 “朕身體好著呢!倒是相父,相父出征半年,兩鬢都白了許多……” 看著眼前的皇帝為自己的身體擔憂,諸葛亮自然感激之至,他緊緊握著劉禪的手,臉上的欣慰之色更甚。 緊接著,諸葛亮拉著劉禪來到眾將跟前,特意對其介紹了這場戰爭的功臣董休。 “陛下,這便是臣在信中經常提及的董休,街亭一役若非董伯善,臣便無顏再見陛下了。” 見諸葛亮當著皇帝和朝中文武的麵這般介紹自己,董休心中頓時一驚,而後連忙向其跪拜。 “末將董休,拜見陛下!” 聽到這個名字,劉禪的腦海中忽然想起三年前南中叛亂,馬忠率軍平定朱褒,隨軍的董休立下了先登斬將的功勞,然後被自己下令調到諸葛亮衛隊營麾下。 當他得知街亭一役董休以丞相府衛隊校尉的身份擊退了數倍於己的敵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還是擊退了由魏軍大將張郃率領的部隊,不由得對董允的這個兒子大為贊賞。 “董愛卿,三年前令郎先登斬將立下平叛之功,三年後又以領軍將領的身份擊退魏國名將張郃,立下我大漢東出之功,當真是虎父無犬子也!” !!! 此言一出,在場文武皆大吃一驚。 這東出之功可不敢隨意提及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眼前的董允。 但其實董允也沒能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會成為這場仗最大的功臣。 可是後來得知街亭一役就是由董休親自指揮,並且還焚毀了張郃後軍糧草大營致使敵軍被迫撤退,他這才相信董休真的打了一場大勝仗。 他打心眼裡為自己這個兒子驕傲。 可這東出之功是什麼概念他當然清楚,那可是為大漢東出長安的戰略方針立下了奠基之功啊! “多謝陛下盛贊,但論東出之功,臣卻愧不敢當!”董休連連謙遜,在這個節骨眼上絕對不是出風頭的時候,那可是東出之功啊,傻子都聽得出來這是在試探自己呢! 從中也不由得發現了一個問題。 要說劉禪是個單純的皇帝,他用親身經歷表明了一切。 誰特麼說他單純,老子非打死他不可! 而這樣的回答,董允算是鬆了一口氣,自家這個兒子還是有些頭腦在內的。 見時候不早,劉禪挽著諸葛亮的手笑容滿麵地下令: “傳朕令,犒賞三軍,起駕回宮!”
第17章 後主劉禪(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