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政治漩渦(1 / 1)

成都城中,百姓皆夾道歡迎,一旁的董休頓時被這種盛況空前的場麵所吸引。   不過,黃英貌似比自己更享受這種受人愛戴尊敬的場景。   “咳咳,孝傑。”董休輕咳兩聲提醒道。   黃英的坐騎不知道什麼時候忽然加快速度,直接越過董休,竄到了他的前頭。   沉醉其中的老黃向右一瞥,好嘛!皇帝的車輦就在身旁,差點兒就越過皇帝車輦跑到前頭,嚇得他連忙拽緊韁繩放慢速度,和董休並排同行。   “嘿,你小子怎麼不早提醒我,差點兒犯了禁令。”黃英抱怨道。   董休聳了聳肩,“誰讓你沉醉其中不知所以了,犯了禁令也活該。”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吵了半天,很快隊伍就來到了成都宮城。   劉禪作為皇帝,理應先行進宮,但他卻並沒有鬆開諸葛亮的手,執意要拉著他的手一同進殿。   諸葛亮這時撒開了劉禪的手,俯身推辭,“陛下乃一國之君,臣雖為丞相,但卻不可越矩,還請陛下先行進宮,臣率文武百官在此等候。”   話說是這麼說,諸葛亮打了勝仗,作為皇帝的劉禪自然要把最高的待遇給予諸葛亮。   但既然諸葛亮怕有人非議,劉禪也隻好微微點頭,隻身一人先行進宮。   諸葛亮站在大殿之下望著離他越來越遠的劉禪,他的內心頓感欣慰,因為當年的那個頑幼無知的太子殿下已經長大了。   “正方,朝中之事多虧你操勞了。”   這時,李嚴滿麵沉悶地走到諸葛亮身旁,二人對彼此心中所想如同明鏡一般,但畢竟同朝稱臣,諸葛亮並不想和李嚴鬧的太僵。   尚書令陳震在出使吳國前曾提醒過諸葛亮,說李嚴“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   李嚴心術不正早有征兆,朝中文武無人不知他的想法,但諸葛亮清楚一旦與之關係惡化,朝中上下必將掀起政鬥風波,殊不知後漢亡因,其一便是朝中政鬥。   為避免重蹈後漢覆轍,諸葛亮選擇了調和矛盾而並非痛下殺手,實屬仁義之舉啊。   李嚴的眼神躲閃不及,支支吾吾道:“啊…啊,丞相北伐才是辛勞…下官與丞相不能相提並論……”   其實,諸葛亮在前線作戰時就曾收到過董允的來信,上麵的內容是李嚴多次讓劉禪下詔北伐大軍班師。   那時隴右三郡剛剛奪下危機仍在,街亭一役大獲全勝才奠定勝果。   李嚴那麼處心積慮地想讓諸葛亮班師回朝,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的心中是什麼想法。   之所以不當麵對他說這些話,是因為礙於多年同朝為臣的情麵。   看來,對於李嚴必須要好好敲打一番了。   站在諸葛亮身後的董休也逐漸明了當下朝中的實際情況,眼前的李嚴為了益州人的利益,不惜代價阻攔諸葛亮起兵北伐,哪怕是犧牲任何人,也在所不惜。   作為東州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維已經徹底固化,隻有完全傾向益州士大夫階層,他才會得到益州本土士人的支持。   朝堂政鬥,讓董休深感周圍暗濤洶湧。   稍有不慎,便會墜入政治漩渦。   當李嚴看到董休的那一刻,他的眼神瞬間從諸葛亮的身上脫離並轉移到他的身上。   “聽聞伯善街亭一役立下大功,真乃我大漢之良將也。”   “李將軍謬贊了,末將隻不過做了為將者該做的事。”董休麵對眼前這個隨時對自己都有可能產生威脅的李嚴選擇了避其鋒芒。   他和楊儀一個德行,都是看不得別人好的家夥。   畢竟,李嚴為了徹底扳倒諸葛亮,假傳聖旨的招數也能用得出來,最後落得個流放梓潼的下場。   後來的楊儀梅開二度,雖然殺死了魏延,但諸葛亮臨終前認為楊儀狂悖自大,不堪大任,有意讓蔣琬做他的繼承人,其結果是作繭自縛,在牢中自殺。   同是為了爭奪權力,二人最終也沒能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而此刻的楊儀正同馬謖等人交談,言語中盡是對董休的不滿,聲稱馬謖數計於丞相,且每每用之,他董休一個校尉,竟然敢冒犯他的長官。   或許是魏延對他看好的緣故,楊儀的言辭更為激烈,但卻被一旁的馬謖喝止。   “威公!夠了。”   “幼常,我這是為你……”   “夠了!不要再說了!”   他們的一番話被董休聽得一清二楚,楊儀這個隻會在背後捅刀子的小人,他遲早有一天會跟他把賬算明白的。   而諸葛亮也注意到了楊儀的舉動,他決定朝議後要找他好好談一談。   過了片刻,身為虎賁中郎將的董允出現在眾人眼前。   “宣群臣覲見!”   聽到群臣覲見的聲音,所有文武紛紛站好,作為百官之首的諸葛亮站在群臣的最前麵緩緩登上石階,身後的大臣們緊隨其後。   董休官階較低,所以站在武官之末。   在後麵的好處就是看不見楊儀這個殺千刀的小人,看見他就忍不住想上去踹兩腳以泄己憤。   好在是自己忍住了這個想法。   現在踹了,那可真就是以下犯上了。   ……   進殿後,群臣紛紛站定,皇帝劉禪滿臉淡然地坐在高高在上的皇座之上,貌似這才是劉禪最應該展現出的一麵。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的大智若愚,讓很多人都看不出來。   甚至有些人真的認為劉禪就是個扶不起的阿鬥呢。   董休可不相信這個蜀漢後主隻會玩世不恭。   歷史上諸葛亮去世後,楊儀和魏延互相指認對方要造反,因為劉禪心裡頭清楚這兩人到底是什麼想法,都想要爭奪諸葛亮死後空置出來的權力。   當二人互相指認對方是叛將的奏報傳到成都後,董允蔣琬二人都懷疑魏延要造反,而劉禪想都沒想就讓楊儀去平定魏延的“叛亂”。   要知道,當時的丞相繼承人已經內定為蔣琬,讓楊儀去平叛,一來是徹底解決魏延這個禍患,二來是要讓楊儀誤以為自己就是丞相指定的繼承人。   諸葛亮病逝,蜀中再無壓製魏延的人,信任魏延隻會迎來武將專權的下場,而信任楊儀既可以消滅魏延這個禍患,又可以憑借他那狂妄自大的性格從而暴露他對權力欲望的破綻。   蔣琬繼任後,楊儀對這樣出乎意料的“不公”安排肯定會發泄自己的不滿,但他沒有兵權,無法像魏延那樣用武力抗議,等待他的隻有死亡。   董休想到這裡,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   如果他的假設成立,那坐在上位的劉禪可就不單單是一個玩世不恭的君主了。   這分明就是一頭扮豬吃虎的獅子啊。   正想著,諸葛亮領頭跪地行禮道:“臣諸葛亮攜文武百官,叩見陛下!”   群臣此刻也席地而跪。   身在武將之末的董休也不例外。   “臣等叩見陛下!”